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任安书优秀PPT课件

报任安书优秀PPT课件

太史公:司马迁所任官职。司马迁28 岁接任父亲的职位,担任太史令。古 代书信常在开头先列具写信人的官职 姓名。
再拜:拜两次,表示恭敬。 言:陈 述。 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 曩:从 前。 者:表示停顿。
推:推荐。 进:引荐。 贤、士:有才 德的人。 为务:作为应当做的事情。 务,事、任务。当时司马迁任中书令 (由宦官担任,掌管推选人才和文书 等),能较多地接近皇帝,任安希望 司马迁利用自己的条件向皇帝举荐人 才。
重点分析
引决:自杀。 况仆之不得已乎:何况我已经(到了) 没有任何办法可想(的地步)呢? 隐忍:克制忍耐。
幽:包围、囚禁。 粪土:指监狱,即受屈辱的地方。
私心有所不尽:指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成。 文采:指文 章。
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 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内容与形式梳理。
重点分析
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在地上画个圈子做牢狱,也一定 不能进去。势,那种情势。 这句是说牢狱的恐怖。
原文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yuán)
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qiāng)地,视 徒隶则正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 不辱者,所谓强(qiǎng)颜耳,曷足贵乎!
“今仆不幸… …仆于妻子何如哉?”这句是说,自己没 有家人可牵挂,对妻子、孩子的情分也不深。
原文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 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léi)绁 (xiè)之辱哉?
重点分析
颇:很。 识:明白。 分:界限、原则。 沉溺:陷身、陷入。
原文
且夫臧(zāng)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 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 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第二段第三层 原文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wù)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 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 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重点分析
顾:顾念。 妻子:妻子和孩子。 至:至于。 激于义理者: 被正义、真理所激发的人。 不然:不这样。指心中有理 想的人与常人不同,不会“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重点分析
西伯:周文王的封号。 伯(也):方伯,即一方诸侯之
长。殷纣时他是西方诸侯之长,故称。 拘于羑里:
据《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载,周文王曾被殷
纣王拘禁。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北牖城。
李斯:战
国末年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人。帮助秦始皇统一全国,
任秦丞相。秦二世时,李斯被赵高陷害,最后被腰斩、灭
素所自树立:平素自己用来 立身的。指从事的职业和所 处的地位。
第二段第二层
原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 之所趋异也。
重点分析
或:无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于:比。 用之所 趋:意思是为什么去死。用,介词,因。之,代词,代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不同情况。
原文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 其次诎(qū)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 (chuí)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 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 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原文
意气勤勤 恳恳,若 望仆不相 师,而用 流俗人之 言,仆非 敢如此也。
重点解析
意:用意。 气:语气。 勤 勤恳恳:诚恳的样子。 若: 如果。 仆:司马迁对自己 的谦称。
而:好像、同……一样。 流: 这里有顺从、追随的意 思。 俗人:指一般世俗之人。
原文
请略陈固 陋。阙 (quē)然 久不报, 幸勿为过!
报任安书
司马迁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 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 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 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一、阅读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 记〉》,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重点分析
伏法受诛:接受法律的 制裁,接受死刑。 亡:丢失。 蝼蚁:蝼 蛄和蚂蚁,泛指微小的 生物。
原文
重点分析
而世又不与能死 节者比,特以为 智穷罪极,不能 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 立使然也。
死节者:坚守自己的节操 而死。 比:并列。 特:副 词,只、仅仅。 智穷罪极: 指方法用尽,因为罪行实 在太重而无法开脱。
思考: 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
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 开的呢?
复信目的: 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
“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
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 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 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 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 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 “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 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 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 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 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 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三、教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有表情地诵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朗读课文,将注释下的注音、 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并划出有疑难 之处。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第一段
原文
太史公牛马 走司马迁再 拜言。少卿 足下:曩 (nǎng)者辱 赐书,教以 慎于接物, 推贤进士为 务。
重点解析
桎(zhì)梏(gù)。
季布:季布原为项羽将领,屡次
困辱刘邦。项羽死后,刘邦悬赏捉拿季布。季布剃光了头,颈带铁
圈,改变姓名,卖身为鲁人朱家的奴隶。
灌夫:汉景帝时,
灌夫平七国之乱有功,为中郎将。武帝时被诬下狱、灭族。 居室:
少府所属的官署名,是当时贵族犯罪后的拘声闻邻国,及罪至罔(wǎng) 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 也?
重点分析
罪至罔加:罪名临头,法网加在身上。 一体:一 律、一样。 安在其不辱也:“其不辱也安在”的倒装。
原文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 怪乎?夫人不能蚤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 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殆为此也。
重点分析
勇怯,势也:勇敢或胆怯,是在不同形势下显示 的。 强弱,形也:强大或软弱,是在具体情况下表现的。 审矣:明白了。夫: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 蚤:通 “早”。 斯:指示代词,这。 殆:副词,大概、恐怕。
③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 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 么要这样写?
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 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 “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 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 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 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 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 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 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 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 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也”。
吕后死,吕禄等人谋反,周勃与陈平等诛灭吕氏亲族,迎立文
帝。 权倾五伯(bà):权势很大,超过春秋时的五霸。伯,通
“霸”。 请室:汉代囚禁有罪官吏的监狱。周勃后来被诬告谋反,
下狱治罪。
魏其:魏其侯窦婴,汉景帝时为大将军,武帝时被诬下狱处
死。 衣赭衣:穿红褐色的衣服。古代囚服为赭色。衣(赭),名
词用如动词,穿。 三木:指加在颈、手、足三处的刑具,即枷和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 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 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 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 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 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信的内容
三族。 具于五刑:受遍五种刑罚。至于他受了哪五种酷
刑,未详。
淮阴:淮阴侯韩信。韩信先被刘邦封为楚王,后有人告他谋
反,刘邦假做南游,到陈地,韩信来见,被逮捕。后被赦,封为淮
阴侯。 械,手铐、脚镣一类的刑具。
彭越、张敖:彭越,
汉初功臣,封梁王。张敖,汉初功臣,张耳之子,父死,袭为赵王。
二人都因被诬告谋反,下狱定罪。 绛侯:西汉功臣周勃的封号。
重点分析
交手足:手脚被捆绑。 交,交叉,这里可译为“捆
绑”。
榜:鞭打。 头枪地:用头碰地。
徒隶:狱卒。 步。
及以至是:等到了这种地
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已经在监狱中受尽凌辱)还 要说没什么可耻辱的,这只能说是厚脸皮罢了。耳,语 气助词,而已、罢了。 曷:即“何”,表示疑问。
原文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yǒu)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 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jī),大将 也,衣赭(zhě)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 受辱于居室。
重点分析
先:祖先。
理,纹理,指皮肤。
不辱辞令:不做言而无信的事。辞令,酬应、答对的言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