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第二章).ppt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第二章).ppt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分析
主讲教师:李绍山
2019/3/20
1
案例报告格式
第一组国际贸易实务 Nhomakorabea组长: 成员: 讨论结果:
2019/3/20
2
国际贸易实务
第二章 货物的描述
2019/3/20
3
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一
从此案我们可以看出,外贸公司为了达成交易, 不顾工厂生产加工的局限性,对客户的高品质 的苛刻要求,视而不见,强行签订合同,致使 交货期也得非常紧迫,我方处于极为被动的地 位。由此得出,对品质的要求一定要从生产加 工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实际交货的可能性,决 不可以硬性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样做的 后果,只能给自己带来烦恼和损失。
6
2019/3/20
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四
违反包装条款 进口方可以提出索赔
2019/3/20
7
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五
根据来证的意思应将自行车拆散后装入木箱。 由于我方为弄清来意,既未要求对方改证, 也未按来证的规定办,即行装船,从而造成 货证不符。当然进口国家海关要课以罚款和 征收较高的关税(整件与散件的税率不一样, 前者税率高,后者税率低)。对此,我方难 辞其咎,理应考虑赔偿。
2019/3/20
5
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三
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500号规定,除非信用证规定货物的指定数 量不得增减,在支取总额不超过信用证金额 条件下,即使不准分批装运,货物数量允许 有5%的伸缩。但信用证规定数量按包装单 位或个数计数时,此项伸缩则不适用。此案 打字机是以台来计量,属于以上条款的除外 情况,。所以,银行在审查信用证和单据时, 因单证不符拒绝议付。
2019/3/20
4
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二
我方应对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按照有关的法律和惯例,对成交商品的描述,是构成商品说明 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一项基本依据, 它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若卖方交付的货物不符合约 定的品名或说明,买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直至拒收货物 或撤销合同。本案例中的“Cider”一词,既有苹果酒也有苹 果汁的意思,因此,货到目的港后海关以货物与品名不符,对 该批货物扣留罚款,我方应对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贸易实践中,如果出现此种情况,我方应在收到信用证后要 求改证,即对信用证中的品名进行修改,这样既可以做到单证 一致,收款有保障,同时又避免了实际货物与单据上的商品品 名不符,从而遭受海关扣留罚款的不利损失。
2019/3/20
8
国际贸易实务
2019/3/2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