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此回答2~3题。
2. 对下边两幅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一是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图一中的相权相对分散③A 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③)──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4.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西方人把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视为西方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渊源,它们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明显特点。
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源,它们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此回答5~6题。
5.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关键举措是()A.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B.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部落C.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D.多数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6.法, 也称法律,就广义而言,是由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与《法国民法典》的关系是()A.前者提供了后者所需的一些法律形式 B.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C.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D.两者毫无关系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西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但都没有脱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框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
据此回答8~10题。
7.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8.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在反对外来侵略、进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样,近代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据此回答9~15题。
9.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铭刻这一历史事件的最大功效在于()A.销烟这件事我们不会忘记B.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载史册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10.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①领事裁判权②公使驻京权③协定关税权④设厂权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11.“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12.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①《长征》②《八月一日》③《战略决战》④《渡江战役》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13.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③④14.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走向战略反攻的图片是()A B C D15.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于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D.世界反法西斯力最互相支援和配合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
据此回答16~17题。
16.源于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2008年9月爆发后,马克思及其学说便频繁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上。
这半年多来,马克思著作在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地持续热销,研究、推崇马克思学说的社会活动正在升温。
这一现象说明()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B.只有马克思及其学说可以拯救金融危机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17.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据此回答18~20题。
18.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
”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从专制到民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围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对以下三部法律文件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图一图二图三A.图一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颁布B.图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图三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D.三部法律在实践中完全实现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20. 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同胞2005年选出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熊猫专机”从成都飞抵台北。
“团团”、“圆圆”赴台,受到两岸各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岛内掀起“熊猫热”。
这一事件主要说明了()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隆德县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21.请认真思考下面的5个话题,完成相关任务(8分)话题:①五四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同盟会成立 ④辛亥革命 ⑤中共成立 请回答(填代号):(1)上面5个话题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话题是: (1分); 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话题是: (1分) (2)上面5个话题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只有全对才得分,共2分)(3)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
某文化机构为考查青年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文化素养的历史试题。
请你从上面挑选1个话题(辛亥革命除外),仿照例子,设计相关问题,向该文化机构投稿。
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4分)例如: 话题:辛亥革命问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案: 三民主义。
推荐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2.阅读下列材料:(6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问题。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走什么路?(2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
分别说明“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2分)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2分)23.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
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廷尉李斯议日:“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王诸侯不便。
”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训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
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三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
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敷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级: 姓名: 考场: 座位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