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人 教 版 化 学
C( 石墨 ) + O2(g)= CO2(g)
H 2(g) + 1/2O 2(g) = H 2O(l)
ΔH2=- 393.5 kJ· mol
-1
-1
ΔH 3 =- 285.8 kJ ·mol

③ 根据盖斯定律求反应 C(石墨)+2H 2(g)= CH 4(g) ④ 的ΔH 4
化学反应原理
已知 25 ℃、101 kPa 下,1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 48.40 kJ 热量。则 C8H18 的燃烧 热为 ________________。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解析 ] 注意燃烧热为燃烧 1 mol 物质所放出的热 量。 1 g C8H18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 48.40 kJ 热量,则 1 mol C8H18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8.40 kJ· g
第1章 第三节
[解析 ] 方法一: 因为反应式①②③和④ 之间有以下 关系: ②+③×2-①=④ 所以 ΔH4= ΔH2+ 2ΔH3-ΔH1 =- 393.5+ 2×(- 285.8)- (- 890.3) =- 74.8(kJ· mol 1)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方法二:也可以设计一个途径,使反应物经过一些 中间步骤最后回复到产物:
-1
C.- 244.15 kJ· mol-1
D.+ 244.15 kJ· mol-1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解析 ] ①×2 得:2C(s)+ 2O2(g)===2CO2(g) =- 787.0 kJ· mol
-1
ΔH4
人 教 版 化 学
把 ② 逆 向 进 行 得 : 2CO2(g) + 2H2O(l)=== CH3COOH(l)+ 2O2(g) ΔH5=+ 870.3 kJ· mol- 1
化学反应原理
人 教 版 化 学
第1章 第三节
(3)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 ×其燃烧热 (4)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 量,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生成物 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5)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 E 生成物-E 反应物 (6)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 cmΔt
ΔH2=- 44.0 kJ· mol
1 求算 H2(g)+ O2(g)===H2O(l)的反应热 ΔH. 2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解析 ] 根据盖斯定律,则 ΔH=ΔH1+ ΔH2 = (- 241.8 kJ· mol )+(-44.0 kJ· mol ) =- 285.8 kJ· mol 1。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1 对于反应: H2(g)+ O2(g)===H2O(l)可以有两个过 2 程实现: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1 H2(g)+ O2(g)===H2O(g) 2 H2O(g)===H2O(l)
ΔH1=- 241.8 kJ· mol
-1
-1
人 教 版 化 学
要点一
盖斯定律的应用
利用盖斯定律进行问题分析时,常用加和法和虚拟途径 法。 1.加和法 (1)方法 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变化。
(2)举例 已知: ①2H 2(g)+O 2(g)===2H 2O(g) ②H 2O(g)===H 2O(l) Δ H 1=-483.6kJ /mol
-1
人 教 版 化 学
× 114 g= 5518 kJ。 [答案 ] 5518 kJ· mol- 1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已知 H—H 键的键能为 436 kJ· mol- 1, Cl—Cl 键的 键能为 243 kJ· mol-1,H—Cl 键的键能为 431 kJ· mol-1, 则 H2(g)+ Cl2(g)===2HCl(g)的反应热等于 ( A.- 183 kJ· mol C.- 862 kJ· mol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如图所示:
则有:ΔH =ΔH 1+ΔH 2+ΔH 3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3)实例 如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 P4(s,白磷)+ 5O2(g)= P4O10(s) ΔH1=- 2983.2kJ/mol 5 1 ② P(s,红磷 )+ O2(g)= P4O10(s) 4 4 ΔH2=- 738.5kJ/mol 要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虚拟如下 过程。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案例精析 【例 1】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1=-393.5 kJ· mol
-1
①C(s)+ O2(g)===CO2(g)
②CH3COOH(l) + 2O2(g)===2CO2(g) + 2H2O(l) =-870.3 kJ· mol
-1
- -1 -1
人 教 版 化 学
[答案 ]
ΔH=- 285.8 kJ· mol-1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 的 ΔH,但可测出下边几个反应的热效应: CH4(g)+ 2O2(g)= CO2(g) + 2H2O(l) kJ· mol
-1
ΔH1=- 890.3 ①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点评 ] 计算化合反应的反应热时, 可根据化学方程 式去计算或者根据元素守恒去计算。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已知 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3kJ· mol- 1,现有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 生成 18g 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A. 445.15 kJ C. 438.9 kJ ) B. 254.5 kJ D. 264.4 kJ
化学反应原理
人 教 版 化 学
第1章 第三节
根据盖斯定律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3.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的注意事项 (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 必须乘上该数。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 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 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 ΔH 的“+”“-” 号必须随之改变。
ΔH2
人 教 版 化 学
1 ③H2(g)+ O2(g)===H2O(l) 2
ΔH3=- 285.8 kJ· mol
-1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则 2C(s)+ 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 (焓变 )为( )
-1
人 教 版 化 学
A.+ 488.3 kJ· mol
B.- 488.3 kJ· mol
-1 -1
)
-1 -1
人 教 版 化 学
B. 183 kJ· mol
D. 862 kJ· mol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解析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 排除 B、 D; ΔH= E(H—H)+E(Cl—Cl)- 2E(H—Cl)。 [答案 ] A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解析 ] 方法一
Na 与 Cl2 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
人 教 版 化 学
1 下: Na(s)+ Cl2(g)= NaCl(s) 2 1mol Na 反应后生成 1mol NaCl 的摩尔质量是 23g /mol ,设生成 1mol NaCl 的反应热为 x。 1. 0g: 23g/ mol=- 17.87kJ: x x=- 411.01kJ/mol
化学反应原理
3.意义 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的计算以下情况(不能直接测定)的 反应热: (1)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 (2)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 (3)有些反应的产物不纯
问题探究1:若一个化学反应由始态转化为终态可通过不同
的途径(如图),
,则ΔH
与ΔH1、ΔH2、ΔH3、ΔH4、ΔH5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ΔH=ΔH1+ΔH2=ΔH3+ΔH4+ΔH5。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③× 2 得: 2H2(g)+ O2(g)===2H2O(l) kJ· mol
-1
ΔH6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 2C(s) + 2H2(g) + O2(g)===CH3COOH(l) 488.3 kJ· mol- 1。 ΔH7 =-
人 教 版 化 学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2.注意事项 (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 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 全进行时的反应热。 (3)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1 ① H2(g)+ O2(g)===H2O(g) 2 1 ② H2(g)+ O2(g)===H2O(l) 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1= ΔH2 C. ΔH1<ΔH2 )
ΔH1= a kJ· mol
-1
ΔH2= b kJ· mol- 1
人 教 版 化 学
B. ΔH1>ΔH2 D.无法比较
化学反应原理
第1章 第三节
方法二
1g 据 Na 元素守恒,生成 的 NaCl 晶 23g/ mo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