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儿歌》教学设计

《有趣的儿歌》教学设计

《有趣的儿歌》教学设计
选用篇目《小白兔》《瓜儿谣》《好孩子》《夜深了》《比尾巴》以及“来字歌”和“问答歌”。

教学设想小学低年级是语言习得的黄金阶段,利用不同的文章样式和不同的语言形式,以达到阅读兴趣的激发、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发展是本组群文阅读的着眼点。

儿歌内容简单、通俗易懂、节奏轻快,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学生喜欢的语言形式。

教学中力求做到兴趣先到,学练结合,主动参与,实践为主,努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诵读儿歌,并利用语言样式续编、创编儿歌。

通过读、诵、演儿歌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字头歌”“问答歌”的特点,并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编儿歌,激发创编的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阅读儿歌、童谣的能力,有大量诵读儿歌的经历,并且能按节奏诵读,根据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在原有兴趣、能力的基础上完成本次训练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诵读儿歌,使学生感受儿歌的童趣和明快的节奏,激
发诵读和观察生活的兴趣。

2.利用两组不同样式的儿歌,引导学生发现“字头歌”和“问答歌”的特点,并初步培养创编儿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儿歌的特点,初步感受创编儿歌的乐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猜图游戏,激发兴趣
活动引入看图猜动物的游戏。

(屏幕上露出兔子耳朵一部分)提示别着急,你猜的到底对不对?再看看是什么动物?(露出完整的兔子耳朵)。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结根据动物的特点果然猜得又快又准。

再看看这幅图,你能想起背过的哪首儿歌吗?好,让我们跟着大屏幕一起读一读《小白兔》这首儿歌吧!(播放多媒体动画。

)渗透学习任务多好玩的儿歌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读几首有趣的儿歌。

(板书课题。

)提示“趣”是半包围结构,走字做偏旁,里边是取字。

它原来的意思是快走取东西,在这里是好玩,有趣的意思。

“歌”字注意“欠”字边,将两个字书写一遍。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游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二、整体感知,走进儿歌
师(出示三首儿歌的题目及配画。

)这些儿歌哪里有趣?好玩在哪呢?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请同学们先来读读《瓜儿谣》。

(出示儿歌《瓜儿谣》。


1.拿起小书单,快速找找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

2.师范读,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3.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引导怎么才能把儿歌读得有趣,有韵味呢?带着想象再来练一练。

4.朗读展示。

要求仔细听,看看哪读得好。

小结想象读是读儿歌最好的方法,再自由练习读一读。

5.带着想象打节奏诵读。

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尝试。

提示注意要轻轻地打节奏哦!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读儿歌,旨在教给学生读儿歌的方法。

在读读、认认、演演的实践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像这样有趣的儿歌还有两首。

(出示《好孩子》《夜深了》。

)该怎么读呢?
6.出示“阅读小贴士”,教师强调先自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者同学。

先自由练读,并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儿歌。

(随机指导。


7.小组展示朗读《好孩子》。

注意倾听是不是读得正确、
流利、有节奏。

(学生评价,教师随机引导。


引导多勤劳的孩子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大家也来读一读。

小组展示《夜深了》。

(学生评价,教师抓住生成点,随机点拨、引导。


8.引导发现仔细观察这三首儿歌,有什么共同点?(出示三首儿歌)提示组织好语言,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末尾是“瓜”字的儿歌,也叫瓜字歌;末尾是“子”字的,就叫……末尾是“了”字,就叫……这些儿歌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字头歌。

(板书字头歌。

)字头歌末尾的字都相同,也就是末尾韵母都相同,一韵到底,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韵味,这和我们一年级学过的押韵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读儿歌、小组读儿歌、展示表演读儿歌使学生在趣味诵读中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

并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发现字头歌的特点,初步激发学生创编的意识。

三、创编儿歌,享受乐趣
1.多么有趣的字头歌,我们也编一首字头歌,好吗?
情境引入听说森林里的小兔子开了一间小铺子。

同学们看看它都卖些什么?(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量词汇报货物名称。

)好,快动脑筋编一首“子字歌”
送给兔老板。

(学生口头自由创编。


指名编儿歌。

师生评价,修改。

启发编出不同的“子字歌”。

教师小结同一幅图,可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编出不同的儿歌,会编的同学真是了不起的小作家!
2.兔老板太高兴了,为了奖励大家,送一首“来字歌”给你们,自己读一读。

3.比较“来字歌”和前面读的几首儿歌有什么不同?
明确“来字歌”还叫做“问答歌”(板书来字歌)。

4.师生合作续编儿歌。

请看小雪花也想来,谁能帮它走进来?学生续编儿歌。

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对答呢?(自由组合练习。


5.再玩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什么叫鼠不是鼠?
什么叫猫不是猫?
提示就这样看着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回答。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图,同桌两人一个问一个答。

(屏幕出示图片牛――蜗牛、虎――壁虎等。


教师小结像这样有问有答的儿歌就是问答歌。

看看问答歌还有什么形式。

(出示《比尾巴》师生共读。


6.采用有问有答的方式练习朗读。

7.比较三首问答歌,发现它们都有什么不同吗?(一问
一答或先问后答。


【设计意图】采用“问答歌”的续编,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并在不同形式的续编儿歌游戏中引导学生发现“问答歌”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和创编的兴趣。

8.创编关于“秋天”的儿歌。

引导刚刚过去的秋天,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秋天吧!(播放秋天美景图)提示看秋天叶子落了,果子成熟了,庄稼怎么样了?天气呢?大雁飞走了。

快用儿歌把这些美好的景象记录下来吧,?动笔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独立创编儿歌。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修改,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编儿歌――续编儿歌――想象编儿歌使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创编儿歌的乐趣,激发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总结提升,激趣延伸
儿歌中的秋天那么美妙,儿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8年的奥运会,2018年的春晚都是用儿歌做开场的。

现在我们就一同欣赏邓鸣贺小朋友带来的一首儿歌。

学生欣赏《节日歌》。

引导多么浓的中国情,中国味呀!以后多找一找儿歌来诵读好吗?你还会发现儿歌还有节日歌、颠倒歌、游戏歌、摇篮歌等很多很多种类。

课下请同学们多背儿歌、编儿歌,用儿歌记录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记录我们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总结儿歌种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建立创编儿歌的自信心,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编辑/赵卓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