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和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和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背景与目的:现代免疫学和分子学研究证实98%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HRS(Hodgkin and Reed Stemberg)细
胞来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B淋巴细胞标记CD20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HRS细胞的表达率为5%到58%,CD20表达在CHL的预后意义仍有争议,CD20 在中国CHL的预后意义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CD20在中国CHL 细胞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 方法:收集1995年1月到2004年12月本院治疗的70例初治CHL石蜡标 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行CD20,CDl5和CD30染色。以高于10%的HRS 细胞胞膜表达CD20作为阳性标准。采用SPSSl6.0为分析软件,临床和实验室 参数CD20表达率的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部分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2l例(30.0%)CHL HRS细胞表达CD20阳性,年龄>45岁的CHL 患者CD20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年龄<45岁患者,53.3%Vs 23.6%(P=-0.026)。26 例CHL(37.1%)表达CDl5阳性,70例CHL均表达CD30阳性。中位随访时 间58.3个月,CD20(+)组和CD20(--)组CHL 5年无失败生存分别为76.2%和
prognostic
scope,
IPS)的概念。本研究旨在探索国际预后分数对中国晚期HL的适用性,利用IPS 区分出对常规化疗疗效差的高危晚期HL病例,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我们对1980年1月一2004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初次治疗的
141例晚期HL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确诊时病人不良预后因素的数目计算IPS。
一TT T—
HRS
硕士学位论文
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及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77.6%俨0.48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和92.5%(卢0.006)。多因素分析
显示年龄和分期为CHL无失败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1.本研究中CD20在CHLHRS细胞的阳性率为30%。
cell mediastinal germ
tumor,PMMGCT)与原发性腺生殖细胞瘤有相似的组织学和血清学特征,
但它们在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明显不同。PMMGCT虽然发病率低, 但其主要发生于年轻男性,对社会劳动力影响较大。顺铂(DDP)为基础的联 合化疗使患者预后明显好转,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认识具有重要临床 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PMMGCT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诊治方法和 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7月--2007年9月初次治疗的52例PMMGCT 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5例病人仅接受手术治疗,其余病人接受DDP为基础 的化疗联合手术和/或放疗。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用 log.rank检验,采用COX部分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52例PMMGCT男性49例,女性3例;年龄9—64岁,中位年龄 22.5岁。精原细胞瘤:11例,非精原细胞瘤共41例。I期:2例,H期:29 例,IliA期:16例,IIIB:5例。32/49(65.3%)乳酸脱氢酶升高,28/48(58.3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升高,22/43(51.2%)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3-subunit human
硕士学位论文
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及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FFS和OS均显著优于MOPP治疗者。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MOPP化疗为 晚期HL无失败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B症状,MOPP化疗,白细胞增多 为晚期HL总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结论: 1.IPS对中国晚期HL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能区分出对常规方案疗效差 的初治高危晚期HL;
2.高危晚期HL患者接受MOPP化疗生存比接受ABVD化疗差,推荐接受
ABVD方案或更强的方案化疗; 3.B症状,MOPP化疗为晚期HL无失败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B症状, MOPP化疗,白细胞增多为晚期HL总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国际预后分数;预后
第2章CD20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RS细胞细胞CD20阳性率显著高于年龄<45岁患
者。 3.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为影响CHL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
素,但未能证实CD20是初治CHL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预后;CD20;
免疫表型
第3章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背景与目的: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rimary malignant
硕士学位论文
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及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及 原发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分析
专业:肿瘤学
硕士研究生:付晓红
导师:林桐榆教授
中又捅要 中文摘要
第1章国际预后分数对中国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适用性研究
背景与目的:目前的标准治疗可治愈约60%晚期霍奇金淋巴瘤(Hodgldn’s lymphoma,HL),晚期HL国际预后因素课题组研究总结出初治晚期HL的7个 不良预后因素:男性,年龄≥45岁,Ⅳ期,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低血 红蛋白,低白蛋白,并据此提出了国际预后分数(international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 部分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按IPS分组计算生存率并进行生存率比较。 结果:141例晚期HL 5年无失败生存率(failure
free
survival.FFS)为59.9
%,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71.1%。IPS=O一1,2,3和IPS/>4 病例组的5年FFS分别为67.5%,66.4%,64.3%,40.6%;5年OS分别为82.9 %,76.6%,73.6%,49.6%。低危患者(IPS=O--2)和高危患者(IPS≥3)5 年FFS分别为66.9%和52.4%,Log.rank检验P值为0.016;5年OS分别为79.8 %和61.8%,Log.rank检验P值为0.004。不论患者采用ABVD或MOPP治疗, 低危患者的5年OS均优于高危患者。高危晚期HL患者接受ABVD治疗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