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教案
生做笔记
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建筑不美吗?
生质疑解答
兴趣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名山大川
学生领读第5段:
生结合课本回答苏州园林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因而不会有修剪成这样的树木。别外,作者也说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也是不足取的。
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姓名单位报名序号
密封线
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正因懂得了这个道理,苏州园林才能在无色中求得花开时节的满园春色。
五、结束语:
有人说:“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而我们今天学习叶老的《苏州园林》,同样希望同学们能从本课悟到更多的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学生举例说明方法
做好笔记
说明文的要点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准确使用的说明语言
5、小试牛刀,训练兵法
教学用具
课件、视频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走近园林
1、导入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在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苏州之美,在园林“江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姓名单位报名序号
密封线
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的园林,以典雅淡朴、小巧玲珑著称,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给人以“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趣,自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享受。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者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的图画呢?
教师明确说明顺序(总分、主次)
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门窗都是工艺美术上品
梁柱栏杆墙壁瓦漏淡雅
4、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姓名单位报名序号
密封线
课题
苏州园林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层次和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
(2)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3)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花草树木——画意美
师问:为什么苏州园林里没有我们常见的修剪成宝塔那样的松柏或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样修剪出来的花更显得明艳照眼?
教师明确: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如颐和园大量使用彩绘有极大的不同,设计者认为“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苏州园林既然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以一个浏览者的身份,用鉴赏家的眼光,去了解叶圣陶先生笔下苏州园林的美,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吧。
2、出示课题及作者:苏州园林叶圣陶
二、走进园林
1.苏州园林是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数量众多,风格不同,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园林风格。
下面请欣赏视频,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观赏后的感受。
你觉得—苏州园林就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思考:大家感到苏州园林很美,那么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感受如何呢?请从文找出一句既能体现作者对苏州园林总体感受,又能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
总结园林美景:“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虽由人造,宛自天开”,从而达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享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根本所在。
四、知识链接
(过渡语)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1)亭台轩榭的布局——自然美在不对称中他们追求一种自然之趣。
(2)假山池沼的配合——艺术美、自然美
A、苏州园林仅仅在建筑物的布局上讲求自然之趣吗?
B、为什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师补充:这就是以假山著称的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全园景物以山为主,全用太湖石堆叠而成,山上道路曲折盘旋,山中洞府曲折幽奇,爬山钻洞如入迷阵。山顶奇峰林立,怪石纷呈,有如群狮会聚,形态各异,故取园名“狮子林”。元代谭惟则在《狮子林即景》中写的:“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就是对苏州园林假山堆叠艺术极好的盛赞。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特点。
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流程
1、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思考探究
3、研读赏析,美点评析
4、锦囊妙计,要点回顾
师明确:如果说“四个讲究”是总写,那么后面接着的四个段落就是按照这四句话的顺序安排的,在内容和结构上前后一一对应,如果任意调换顺序,
学生感受
学生读题
学生说写结合,训练表达能力
生回答
第2段“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生思考
生讨论
姓名单位报名序号
密封线
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另外,7—9自然段从三个小的方面进行介绍。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先从总体上概括说明,再从多方面具体说明,先说明主要方面,再说明次要方面,因此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三、畅游园林
(过渡语)那么苏州园林究竟具有怎样的美呢?请同学们带着鉴赏的眼光畅游苏州园林,选取你认为最美的一处,去鉴赏苏州园林的美。
姓名单位报名序号
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