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师:上课。
(师生问好)同学们,常言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苏州园林凝化为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风姿。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来领略它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艺术风采。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排除了字词障碍。
作为说明文,我们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把握这篇文章呢?生1:抓住事物特点。
生2:理顺说明顺序,还要看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3:说明文语言要准确,要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也总结了一下。
请看大屏幕。
(出示目标)1、学习从多个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2、揣摩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领悟园林之美,感悟生活之美。
生:(一生读目标)师:首先,我们来一睹苏州园林的风姿。
(出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师解说)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以景取胜,景因园异,小中见大,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简直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师:这样迷人的景观,叶老是怎样运用文字展现出来的呢?请大家用中、快速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生:(用中、快速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5分钟后)师:相信大家已经读完了课文,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很好!请大家齐读一下。
生:(齐读)师:那么,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不讲究对称;假山和池沼;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门窗注重图案美;极少使用彩绘。
师:这位同学读书很仔细,一口气找了这么多。
不过,他在概括时标准不够统一,有的概括出了具体的美,有的只点出对象,如:“假山和池沼;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分别什么特点?谁来说一下。
生:假山和池沼追求自然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花墙和廊子讲究层次。
师:好,请看大屏幕。
作者就是从这七个方面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展开说明的。
(大屏幕展示):亭台轩榭不讲究对称假山池沼追求自然美主花草树木着眼在画意图画美近景远景讲究层次每一角落都注重图画美次门窗注重图案美极少使用彩绘。
总说分说师:作者在进行说明时先在第二段概括的介绍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图画美,然后从七个方面具体说明,这是怎样的说明顺序?生:由总到分师:对。
(点击鼠标,完善屏幕内容)课文在围绕图画美展开具体说明时,先从四个主要方面详细说明,然后从三个细小的方面说明,这是怎样的说明顺序?生:从主到次师:(点击鼠标,完善屏幕内容)所以,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总到分,从主到次。
(同时板书)师:生活中不但要发现美,还要善于表现美。
叶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用他的生花妙笔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展现出来,让我们如临其境,通过读课文,你能为大家当一次导游?下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出示大屏幕:如果你是导游,你最想把苏州园林的哪幅画面介绍给大家?(请结合课文内容来解说)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师:(提示:解说时,一定要用导游的语气,抓住某个画面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解说。
)(5分钟后)好,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谁第一个代表你们小组为大家做导游?生: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来到苏州园林。
请看这里的建筑:东边有了一个亭子,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
这就不同于我国的古代建筑,我国的古代建筑,绝大多数是对称的,好象是图案画,而苏州园林却是美术画,它讲究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好,请继续欣赏下一个景点。
师:好!这位同学出色的解说让我们了解到了苏州园林建筑的特点。
你口才很好,以后满可以在这方面谋求发展。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刚才这位同学在解说亭台轩榭不讲究对称这个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你听出来了吗?生:拿苏州园林和我国的古代建筑作比较,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而我国的古代建筑,绝大多数是对称的。
师:他听得很仔细,并且表述也很准确,你听出来了吗?生:他说:“我国的古代建筑,绝大多数是对称的。
”中“绝大多数”用得准确,它说明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多数是对称的,并不是全部。
师:很好。
下面,谁再来当导游?生: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来到苏州园林。
请看苏州园林的角角落落,这里每一处都注意图画美。
你看: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开窗正对的白色墙壁那儿,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这样,游览者即使在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好,请继续欣赏下一个景点。
师:好。
刚才这位同学抓住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生:举例子。
举了阶砌旁边、墙上、白色墙壁那儿注重图画美。
师:你能分析一下举例子的作用吗?生:举例子能具体有力的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
师:作者在举例时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一些动词用得很好,你能说一下吗?生:“栽”、“蔓延”、“补”师:我们齐读一下。
生:(齐读)师:在说明文中,除了客观的说明外,可以采用生动的描写,这样使说明更生动形象。
看,我们刚才从三个方面对各位导游进行了评价:1、抓住了事物什么特点;2、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哪些语言准确。
下面,谁再为大家当导游?其他同学注意从刚才这三个方面评价。
生: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来到苏州园林。
请看这里的假山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让人在攀登的时候,只觉得身在山中。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像这样池沼宽畅,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像这样水面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池沼和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样,从每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好,请继续欣赏下一个景点。
师:好,谁来点评一下?生:他的解说抓住了假山池沼追求自然美的特点。
生:他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如:“像这样池沼宽畅,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像这样水面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池沼和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通过举例,具体有力的说明了假山池沼追求自然美的特点。
生:他在解说时,注意了语言的准确性。
如:“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中“大多”一词说明并非全部,准确的说明池沼在引用活水方面的特点。
生:“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艺术”和“技术”用得好。
师:这位同学很留心语言的遣词造句,谁能体会一下这两个词用得好在哪里?生:“技术”只限定在技能方面,而“艺术”还突出了其美感,更突出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师:我们同学在当导游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已经掌握了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谁能说一下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生: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点,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生: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什么?比如:本文作者在进行说明安排材料时,非常条理,这是为什么?生:因为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的顺序。
师:对。
所以,在阅读说明文时,还要理清说明的顺序。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齐读“说明文阅读思路与方法”。
生:(齐读)说明文阅读思路与方法:1、抓住特点2、理清顺序3、辨析方法4、揣摩语言师:请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与写作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师:同学们,苏州园林以它的图画美折服了中外游客。
其实,美是无处不在的。
请你用你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以《我们的学校》或《话说沂南》为题,说一段话,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恰当的语言准确介绍。
(出示沂南四中校园图片及沂南风光图片)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熟悉吗?生:我们的学校师:请你在这些图片的提示下,抓住学校主要特征说一段话。
生:我们的学校主要特点是它的对称美。
看,学校有三座楼,呈“品”字型分布,以中心硬化甬路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甬路两旁栽有整齐的垂柳,像等待阅兵的卫士,这一点与苏州园林不同。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学校的对称美进行说明,特点抓得很准。
并且巧妙的与苏州园林做了比较,真是活学活用。
你还发现学校有什么特点,说一下。
生:我觉得我们学校融自然美和对称美于一体。
对称美刚才这位同学说过,我就不重复了。
自然美表现在学校前面的小花园。
你瞧:绿油油的草坪上,弯弯曲曲的蔓延着几条小路,像蜿蜒的山间小道。
加上几座蘑菇式的小亭子,走在这里,像是漫步在山间,别有一番情趣。
师:很好。
咱们同学都抓住了学校的特点,用恰当方法准确介绍。
时间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儿,回去以后,可以将它写下来。
也可以选另一题目《话说沂南》,抓住咱们沂南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来写,突出它“齐鲁小敦煌”和“山东小延安”的风采。
师:同学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我们拥有一个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人类又用勤劳智慧为自己营建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用眼睛、用双手、用头脑、用心灵去发现美、感受美、爱护美、改善美,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创造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
师:好,下课。
谢谢同学们!附:板书设计:苏州园林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图画美总分打比方准确主次举例子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