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起认识登革热培训课件

一起认识登革热培训课件

Other Aedes: v Ae polynesiensis v Aedes niveus group (monkey)
No Image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8
携带病毒
发病前1d和发病后5日 被叮咬
埃及伊蚊:
东南亚
白纹伊蚊: 广东广西
临床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毒增殖
潜伏期3-15d 通常5-8d
8-10d
叮咬
健康人
一起认识登革热
9
1/8/202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病与布雷指数有关 雨季为发病高峰季节 广东省5~10月流行,其中8、9月份为高峰 有一定的周期性(4~5年)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0
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居多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
6
病原学
• 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不耐 热,5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可灭活
• 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 • 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7
No 传播媒介
Image
v Aedes aegypti
埃及伊蚊
v Aedes albopictus
白蚊伊蚊
• 今年登革热病人症状多不典型,普遍多见高烧、 四肢酸痛、头痛为主, 5~7后部分病例有轻
度皮疹。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4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5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6
重症登革热的特征
• 临床特征:

严重的出血、血浆渗漏及器官损伤
• 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登革出血热(较常见)
2、广州市
截止2014年10月13日24时止,我市共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确诊病例27375例, 病例分布为白云区8249例、海珠区4835例、越秀区4084例、荔湾区2954例、番禺 区2678例、天河区2604例、黄埔区901例、南沙区367例、增城市222例、萝岗区 197例、花都区244例、从化市40例。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8
重症登革热的预兆
• 退热期前后病情恶化 • 严重腹部疼痛 • 持续呕吐 • 四肢湿冷 • 昏睡或易怒/烦躁不安 • 出血(黑便或呕吐咖啡样物) • 少尿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9
治疗
目前无有效疫苗预防,也没有特效药物杀死登革 热病毒
一般治疗及隔离: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 退热为止。
广东省历年疫情概况
8000
7000
6812
6000
5000
4000
3000
2894
2000
1000 374 371
359
2
4
0
1576
2 632 480 290 401 365
1010
82 49 23
397 87 19 139 49 47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内容
疫情概况 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疫情应急控制 如何预防登革热
天河区 广州市 广东省
登革热流行病学 登革热症状体征 登革热的治疗
登革热疫情控制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清积水 宣传教育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
一、疫情概况
1、天河区
截止2014年10月13日,天河区累计2604例,占全市累计病例9.51% 累计发病前五名的街道为:五山街(348例)、员村街(292例)、 兴华街(233例)、车陂街(233例)、冼村街(172例)。沙东街发病:73例
截止10月14日止,死亡病例5例,死亡病例特点:年纪大,合 并有其他基础病
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3
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
• 共报告1332例。 – 本地感染1249例 – 输入性83例
累计住院病例455例 其中重症病例14例,均痊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报告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4
病例数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2
3、广东省
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2446例,病例分布为:广州(27400例)、佛山(
2799例)、中山(465例)、江门(375例)、珠海(296例)、东莞(194例) 、深圳(181例)、肇庆(165例)、阳江(131例)、湛江(122例)、清远( 102例)、汕头(78例)、揭阳(33例)、潮州(32例)、茂名(28例)、河源 (17例)、惠州(13例)、云浮(6例)、韶关(5例)、汕尾(4例)

登革休克综合症

其他重症病例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7
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 1.二次感染患者
患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免疫记忆维持1~4年, 例如今年患病患者如果明年再患此病其他血清型,则症状 较今年重,发展为重症登革热患者机率大很多。
2.伴有基础疾病者
3.儿童
4.65岁以上的老人
5、营养不良者
年份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5
二、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 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发热(迅速升高,可达40℃,多为弛张热) 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 皮疹(针尖样,四肢为主)
实验室特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重症病例:严重内出血、休克等。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要的传染源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1~4年免疫力,对异型病毒仅有短暂免疫力
(在1~4年内再次感染登革热病毒的其他亚型,临床症状较第一次 感染时重,2014年显示以Ⅱ型为主)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1
有利于DF流行的因素
➢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 ➢自然气候 ➢伊蚊密度
屋内处积水容器 居民养花、养莲 建筑工地积水 水缸积水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2
典型登革热
• 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 • 热程3~7天; • 热型多不规则或双峰热; • 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三痛”); • 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
便秘等。
1/8/2021
一起认识登革热
13
典型体征
• 多样性皮疹 •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三红”) • 表浅淋巴结肿大 • 束臂试验呈阳性 • 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