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于学好其它学科有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数学给许多学生的印象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学生怕学,甚至厌学,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努力提
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力求改变这种现象。

一、何为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教学一段时间后,获得了具体的发展
和进步。

如学生对知识和技能从不会到会,从知少到知多,从解决问
题能力较弱到较强,最终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教学是否有效,是
指学生有没有学会或学得怎么样。

二、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升学科知识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指的是所任教学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
素养。

如果教师只有半瓶水,那么给学生的就微乎其微了。

因此,教
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一)钻研任教学科,丰富本体性知识
数学知识结构中,既包括具体知识,也包括数学方法论知识,也就是说,既要了解具体的概念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何,又要知道从一
个知识到另一个知识是怎样过来的,知识之间从方法论上的关系是怎
样的。

因此,对知识结构的研究非常有利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深
入理解和认识。

(二)养成读书习惯,积累文化知识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

教师
为了顺利实施有效教学,应该博览群书,具有渊博的知识,用自己的
才情影响学生。

三、实现有效教学,老师必须提升教材解读和处理能力
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老师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材解读能

(一)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
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中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
创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避免对学生灌输,径直获得答案。

例如,我在“一元一次不等式�M与盈余问题”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要为我们七年级新生安排住宿,如果每间住4人,则20
人没床位;如果每间住8人,则最后一间宿舍不满也不空,问宿舍有
几间?学生有多少人?在备课时,我认为学生的难点应该是找不等关系,然而在教学中,学生找不等关系没有丝毫障碍。

实际上,找不等
关系是这节课的新问题,而学生的困难却是在将最后一间宿舍的人数
表示出来。

学生的困难不在于新知识,而困难在于教师看来已经学过、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上。

(二)兼顾预设与生成的内容
教材是静止的,但课程是动态的。

“凡事预则立”,教师精心备课能
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又应该具有课堂生成意识,能够灵活
地应对学生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契机,灵活地调整教学行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的第一课时笔者所使用的沪科版教科书给出
了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某班同学在植树节时植樟树和白杨树共45棵,已知樟树苗每棵2元,白杨树每棵1元,购买这些树苗用了60元,问
樟树、白杨树苗各买了多少棵?教科书中,这一问题的提出旨在揭示
知识的价值,既当遇到求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时,可直接设两个未知数,
使得列方程更容易,而方程组的解法放在第二节。

其实当这样的实际
问题解决后学生会对问题的解更感兴趣。

而这种安排仅仅将实际问题
当作“情境”,在学生感到有趣后,却又不给学生深入探究的机会。

而笔者这次根据课堂气氛,调整了教学思路,给了学生大胆探索的机会,发现学生竟然给出了方程组的解法,经过类比概括,得到了两种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四、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升课堂教学调控与管理能力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活动。

(一)营造相互信任的课堂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取得成果的保障。

教师
信任学生,学生信任教师,有了教和学的默契。

诚然,现在的学生自
我意识增强,越来越难教,教师应明确每个学生的需求,反思自己是
否尽力去关心他们,建立信任的基础和前提是师爱。

(二)发现课堂教学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机会释放他们的学习天性。

教师应适时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课堂教学的能动性还包括
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合理调控教学节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巧妙处
理失误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须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恰到好处
地调整教学程序,确保课堂教学顺畅地实施。

五、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是信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今日教育的必经之路。

有效教学关注
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

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直接而且深远。

这就要求教师顺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认识到师生关系要平等,在培
养创新人才的征途中,教师要不断改革管理方式,推动创新教育和教
学的不断前进。

(二)掌握现代技术
对教师而言,教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深入到课堂,课程等多方面。

新时代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师还
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创造与创新中发展课程。

六、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深
刻的总结与反思。

通过反思能力的发展,教师的自主、自觉意识增强,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斐然。

教学反思能力的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它不但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
方法,更是改进教学实践的必经之路。

正如几何空间中的坐标系为描
述每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样,教师的反思为
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教师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有效教学过程是教师“学会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的互动
过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互相影响,“以学促教,以教促学”。

有效教学是大胆探索教学互相促进的教学思维,因此,教师要通过学
生与自身的有效链接,使学生和教师保持可持续的持续性和终身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