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城市规划PPT课件

武汉市城市规划PPT课件

• 规划汉川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38.8平方公里,人 均建设用地不突破100平方米。
• 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关系,突出“全面对接、协调发展”的理念, 实现汉川的错位发展。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公众参与,为规 划修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从城市宏观角度提出阶段性的土地控制总量 和近期建设分量控制,突出强制性控制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产业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增长机制:按照“工业立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 建立“交通依托、点轴布局”式产业空 间布局,构建由“一主轴、三次轴”构成 的产业布局框架。资源环境的城乡一体化协调机制:建立以水系为主体的区域生 态网络,形成“一轴、两带、四片、网状廊 道”的区域生态框架,创建田园水乡 式文化休闲区。人口重布的城乡一体化调整机制:以“二次极化”调整空间网络 体系,按照中心城—中心镇—中心集镇—中心村 四级结构,形成以中心城为骨干, 以中心镇为依托,中心集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镇点网络体系。设施网络的城乡一 体化共享机制:公共服务职能以城镇为核心,建设 三级综合服务中心,即区级中 心、片区级中心和集镇中心。城乡交通运输网络以建设“半小时交通区”为目标, 完善多层次的城乡交通体系,实现主要乡镇之间半小 时内到达。规划探索了没有 充分城市化和区域均衡发展条件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了规划内容由点 向面,由体系向网络、由布局向机制的延伸。
• 汉川城镇体系以市域交通干线荷沙线和新北线为发展轴,以城区(城关、 新河、马口)为核心,以分水、沉湖、刘家隔等 为重点镇,加强南部沪蓉 高速公路和北部兰杭高速联系,以省道荷沙和新北线梯度推进,形成“ⅹ 字形”两条城镇轴。对于城区,规划以相对集中、合理分散、有机 组合的 布局形式,在城区形成“一主一次”的空间布局结构。
.
6பைடு நூலகம்

.
7
控制性详细规划
.
8
东湖科技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全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也是武汉 科技新城(武汉.中国光谷)的主要部分。控规编制区域是开发区 的重点建设区,也是科技新城的核心功能区。规划范围总面积 29.91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03年—2010年。
• 控规区规划建设科技新城的重要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群体的 高度密集区,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总人口在 现状10.1万人基础上,控制在18.6万人以内。
武汉市城市规划
.
1

总体规划
.
2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 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武汉城市建设用
地规模将达到1030平方公里,总人口将达到1180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84%。到2020年,武汉 将实现宜居城市、
创业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的发展目标。未来城
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开放式的空间
• 规划构思: • 汉川总规吸取了武汉市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和武汉城市圈关于汉川的研究成果,
强化战略研究和专题研究,重点研究了武汉与汉川两市发展的相互联动作用,对 城乡协调、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景观建设、生 态保护、旧城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布局意见。 规划内容和空间布置:
.
4
• 汉川作为武汉外围与武汉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唯一被划入武汉城市圈核 心圈层的城市,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本次总规范围分为市域、城市规 划区、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范围:即汉川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汉川市辖仙女山办事处、汉川经 济技术开发区以及14镇6乡,总面积1663平方公里。城镇体系规划为其主要 内容。城 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三镇两场一区一乡一办事处“,即现有仙女 山办事处、汉川经济开发区、马口、城隍镇、庙头镇、马鞍镇、汈东和汈 叉养殖场的全部用地,总面 积412.8平方公里。城区范围包括仙女山办事处、 汉川经济开发区和马口、庙头部分区域,约128.2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 规划建设范围为91.57平 方公里,马口规划范围为35.37平方公里,是总规 的重点规划范围。
• 深化科技新城总体规划的整体布局,以开发区“丁”字形布局结 构为依托,形成“一区两主四副”的中心布局体系,和“一个科 技商贸区、四个产业园区”的园区布局框架。
.
9
• 适应开发建设的不确定性,提出建议用地性质、替代用地性质、 待批用地性质、禁止用地性质4个适建级别,在规划管理中,可以 通过审批程序上的不同要求来实现。
市域城镇体系和新农村建设、工业用地布局、住宅建
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特色、城市水资源综合保护
利用、城市能源保障、防洪体系、人防工程等重大基
础设施布局进行了系统安排. 。
3
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 汉川市作为武汉外围与武汉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唯一被划入武汉城市圈核心圈 层的城市,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汉川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年)》吸取 了武汉市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和武汉城市圈关于汉川的研究成果,强化战略研究 和专题研究,重点研究了武汉与汉川两市发展的相 互联动作用,对城乡协调、产 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景观建设、生态保护、旧城 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布局意见。规划以充分的研究为支 撑,在内容上增加了基础资 料汇编和5个专题报告,并和武汉市经济研究所合作完成相关主题,规划成果内容 完善充实。
.
5
武汉市汉南区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
• 在汉南区乃至武汉市,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地区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解决城乡二元体下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的主要选择。受汉南区规划局委 托, 编制了《武汉市汉南区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规划区域总面积287平方公里。规 划提出了汉南区“从边缘郊区走向节点新区”的发展定位,以及“融合、先 机与 多元”主导的发展策略,并提出了“一轴三极、三心四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整 体框架。
布局结构,以“双快一轨”的交通走廊为 支撑,沿常
福、汉江、盘龙、阳逻、豹獬、纸坊方向布局6大新城
组群,建设四新、鲁巷、杨春湖3个城市副中心和常福、
盘龙、阳逻等6个新城组群中心。规划控 制主城外围、
都市发展区两个生态保护圈和大东湖、武湖、府河、
龙阳湖、青菱湖、汤逊湖等六条放射型的水系生态廊
道。此外,总体规划还对全市的公共服务设施 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