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

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把《SUPER NANNY(超级保姆,又名BB保你大)》中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总结了一下,和大家分享。

超级保姆Jo Frost光顾的家庭都有着令人头疼的小恶霸掌握家里的大局,使得父母似乎无法挽回当家做主的地位。

这些小恶霸,在我看到的案例中,最小的一两岁,最大的约十岁。

Jo的训练为期三周,前两天自然观察家里的情况,不做干涉;观察以后与父母谈话,并制订时间表和规则表;Jo会亲自指导父母一段时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后Jo会离开几日,通过录像监控家中情况;最后,Jo返回家中再进行一周的指导,指出监控时所发现的问题。

Jo的宗旨是惩恶扬善。

惩罚不良行为,赞扬好的行为。

惩罚的时候,声调要低沉,使用有威严的语调。

而赞扬的时候,声调要提高,可以拍掌,“乖孩子!”“做得好!”思过室技巧(Naughty zone technique):思过室是一个单独用来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房间,房间内布置简单,没有电器和玩具。

也可以使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块垫子、家中的楼梯,因此类似的技巧还有“顽皮墙角”(Naughty corner)、“顽皮垫子”(Naughty mat)、“顽皮楼梯”(Naughty step)。

步骤如下:1、之前要预先给孩子警告。

2、如果孩子知道警告还是表现出不良行为,就把他/她带到思过室(或者顽皮墙角等)。

3、蹲下来到孩子的高度,有目光接触,用有威严的声调,解释带他/她到这里是因为他/她的哪些坏的行为。

4、惩罚的分钟数等于孩子的年龄数。

如2岁惩罚2分钟,4岁惩罚4分钟。

期间忽略孩子试图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

5、时间到时,再次解释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道歉。

不道歉就继续惩罚。

道歉则拥抱,并且要赞扬。

这很重要。

没收玩具技巧(Toy confiscation technique):惩罚坏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同时教孩子学会珍惜。

1、告诉孩子只能留下十个玩具,装在自己的小箱子里。

2、设置一个大箱子用于存放没收的玩具。

每表现出一次坏的行为,就没收一个玩具。

3、每表现出一次好的行为,就归还一个玩具。

以上两个是Jo的惩罚技巧。

这两个技巧实际上是要在家庭中建立规则,教会家长掌握家中的大局,也使孩子明白,不好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做错事情不会再得到纵容,这已是无法挽回的事实。

睡觉分离技巧(Sleep separation technique):用于矫正那些无法与父母分睡的孩子的问题。

1、亲亲孩子,说晚安,把孩子送到床上就寝2、坐在床边,但不能有目光接触,不能说话3、如果孩子哭闹,跑下床,把孩子放回床上,但不能有目光接触,不能讲话4、一直重复,等到孩子入睡当孩子发现哭闹或者是任何行为都无法改变自己要单独睡觉这个事实的时候,就一定会乖乖入睡的。

参与技巧(Involvement technique):Jo还使用了一种让孩子乖乖陪父母逛超市的技巧。

以免宝宝到处乱跑,乱拿乱丢东西。

1、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使孩子变的忙碌起来。

比如让孩子帮忙去找一些要买的东西。

2、孩子完成了任务要赞扬,给予一定的奖励。

比如给宝宝一支棒棒糖!团队合作技巧(Teamwork technique):这是使孩子们共同和谐玩耍的技巧,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免孩子们在一起就是互相打闹和攻击。

1、想一个游戏或任务让孩子们共同参与。

2、使他们感觉好像是一个团队一样。

3、游戏中鼓励和赞扬孩子。

4、鼓励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最后对于孩子们共同完成了团队任务给予鼓励。

Jo想出了一个在家中藏了各种纸片的“寻宝游戏”,每个纸片上都有一个问题,问题的答案是家中有的一些生活用品,孩子们要共同努力想出问题的答案,并找到这些东西。

在父母和JoJo的鼓励下,最后孩子们很努力而且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孩子们得到了外出就餐的奖励,非常开心。

去粘贴技巧(Off-the-hip technique):有的孩子老是粘着母亲,哭闹着不肯松开,又不说自己想要什么。

对于这些孩子,Jo使用了“去粘贴技巧”。

1、不要抱起孩子2、蹲下来至孩子的高度,告诉孩子安静下来,问他/她想要什么。

3、如果孩子依然粘着哭闹,离开,忽略。

4、重复直到孩子安静下来。

然后给孩子拥抱。

当孩子安静下来,说出了自己想要什么,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以后再有需要的时候就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想粘着母亲,当他/她认识到母亲不会再纵容自己这个事实,最终会安静下来。

“再见奶瓶”技巧(Bye-bye bottle technique):有一个案例中,Jo看到一个男孩三岁了还在使用奶瓶,就使用了这个技巧让他和奶瓶说byebye。

1、首先找到一个用来替代奶瓶的带吸管的瓶瓶。

还是个漂亮瓶瓶呢!2、向孩子解释他/她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大孩子已经不能再用奶瓶了。

3、当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屈服。

4、扔掉奶瓶。

记得一定要真的扔掉。

很多技巧都是上面这些技巧的变式,如果有遗漏我会再补充。

切记这些都是对于已经发生了不能接受的行为的孩子实施的技巧。

看过SUPER NANNY的朋友会知道不良行为一旦形成,矫正是个很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最重要是防患于未然。

与其日后下大力气费大心思去纠正不好的行为,不如一开始就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给宝宝自由发展的空间,也不能忽略纪律和规则的重要。

(转帖)我喜欢5巧嘴宝宝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语言智能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八大智能之一。

语言智能,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能力,对词义和词序的敏感性,以及良好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个具有很高语言智能的人能用语言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与人交流非常清楚,相信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个能说会道的巧嘴宝宝。

让宝宝能说会道的秘技从胎教开始培养巧嘴宝宝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5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听觉,开始能听见外界的声音,所以胎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给宝宝听各种各样的声音,音乐、儿歌、故事以及说话的声音都可以为培养巧嘴宝宝奠定良好的基础。

准妈妈和准爸爸一定要记得肚子里的宝宝其实是能听见的,有好听的故事、好听的音乐、好玩的话题别忘了和宝宝一起分享。

营造能激发宝宝表达欲望的环境宝宝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感知和探索这个世界,身处能激发表达欲望的环境能让宝宝的语言智能得到迅速发展。

1.没有语声的环境不可能激发良好的表达欲望婴幼儿的语言环境是成人与婴幼儿共同构成的相互交流的情境,成人对婴幼儿语言智能发展的关注和婴幼儿自身言语活动的自发倾向创造了一个动态的、婴幼儿自己也参与其中的环境。

婴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儿对成年人的话音刺激非常敏感,从宝宝出生第一天起,成人就可以将语言融入日常的生活照料中,多和宝宝说话,让他有可以模仿的榜样。

2.玩具是激发宝宝表达欲望的有效武器宝宝天生喜欢玩具,当宝宝开始呀呀学语时,我们尽量多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摆放宝宝感兴趣的玩具、物品和材料,就可以从玩具和物品的名称、颜色、形状等特征开始激发宝宝表达的欲望。

3.用语言的魅力激发宝宝的表达欲望婴幼儿对有节奏、押韵的语言特别敏感,美好的语言既可以提高宝宝的语言鉴赏能力,也可以激发宝宝的表达欲望。

爸爸妈妈可以多陪宝宝看电视、看书等,创造亲子共读的语言环境,宝宝在欣赏文学语言魅力的同时,也能产生强烈模仿和表达的欲望。

4.开阔的眼界增强宝宝的表达欲望表达是需要素材的,多带宝宝走出家门,到动物园、公园等地方,宝宝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感知到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表达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

为宝宝创造表达的机会从听到说,宝宝需要实践的机会。

当宝宝开始咿呀学语时,我们就要尽量鼓励宝宝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从单字到词语,从单词句到双词句,再到简单句及语法的掌握这个语言发展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成人的引导。

如果宝宝做个手势,我们就将水递到他的手上,那么以后他渴了的时候就会做这个手势,而不是用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这样他学会说“我要喝水”这句简单的话语可能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只是因为我们在无意中剥夺了宝宝表达的机会,扼杀了他表达的欲望。

保护宝宝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每个宝宝在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都会有很积极的想要表达的愿望,这时候,父母给予宝宝积极正面的鼓励,保护宝宝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就能帮助他在语言发展方面上更进一步。

1.耐心宝宝的表达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在宝宝说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倾听的耐心,等待他把意思表达完整。

不要在宝宝还没说完的时候,就打断孩子的话语,这会严重挫伤孩子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在宝宝表达出现障碍的时候,我们不仅不能打断,更不能代替宝宝说出他的意思,而是应该鼓励他:“不着急,你慢慢讲,我在听呢。

”宝宝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和关注,就会对自己的表达充满自信。

当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对话甚至和宝宝辩论,让宝宝最终能用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鼓励安全、轻松的氛围,适当、及时的鼓励能塑造宝宝的自信,这是语言智能发展的重要前提。

当宝宝说出一个完整的词语、或者一句完整的句子时,每当宝宝有进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也能大大提高宝宝的自信,促进宝宝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3.引导宝宝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表达方式,这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地给予正面的引导,不能充耳不闻,因为这会让宝宝继续错下去,但是我们也不能直接告诉宝宝“你这样说不对”,因为这会挫伤宝宝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向宝宝示范正确的说法,并注意观察宝宝以后的表达方式,如果还是没有纠正,我们再继续示范、强化,这样不仅可以不露痕迹地纠正宝宝错误的表达方式,还能保护宝宝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Tips:给宝宝做规范的语言示范在和宝宝交流时,成人应该尽量给宝宝做规范的语言示范,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就去模仿宝宝的语气说儿语,比如将“吃饭”说成“吃饭饭”,“汽车”说成“嘀嘀”,这种低水平的语言交流不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

儿语是因为宝宝语言能力低才出现的,如果成人也用儿语和宝宝交流,宝宝就会习惯用儿语来说话,以后要摆脱就比较困难。

只有在成人的正确示范下,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增强,儿语现象才会很快成为过去。

五种游戏不适合宝宝玩生活中有的一些游戏不适合宝宝玩,这些游戏会对宝宝造成较大的伤害,例如:捏鼻子、坐飞机、拔萝卜、转圈子、找“小鸡鸡”等等。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宝宝不适合玩的五种游戏。

宝宝不适合玩的五种游戏:宝宝不适合玩的五种游戏:捏鼻子有些人见宝宝鼻子长得扁些,或想逗宝宝笑,常用手捏宝宝鼻子。

危害性:这么做不利于宝宝健康,因为宝宝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外力作用会引起损伤或出血,甚至并发感染。

宝宝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位置又比成人低,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如果成人手上粘有感冒病毒,这样捏鼻子最容易使宝宝染上病毒性感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