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
(1)直观性
含义:多种感官、感性认识
名言: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
虽博必谬
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地球仪)言语直观
贯彻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2)启发性原则
含义:引导思考、积极探索
名言: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贯彻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3)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学科+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名言:《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
孟子:盈科而后进
贯彻要求:教学要有系统性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巩固性原则
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
名言: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含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接受)
名言: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
《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6)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含义:品德+知识
名言: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
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名言: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因材施教
含义:有的放矢
名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语言传递: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
法
地位:运用最多、最广的教学方法
分类: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优点:效率高,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
确定:不利于因材施教与发挥学生主体性
2、谈话法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
知识的方法
类型: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主动性
缺点: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3、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
优点:集思广益
缺点:需具备一定基础,多在高年级使用
4、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
(2)直观感知:演示法、参观法
1、演示法主体是教师
老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
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
2、参观法
教师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分类: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3)实际训练: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1、练习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
识、形成技能
2、实验法主体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仪器和设备,引起事物
和现象产生变化
3、实习作业法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程度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校内外进行实际操
作和其他活动
4、实践活动法综合能力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多方面实践能力
(4)情感陶冶: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1、欣赏教学法知道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
2、情境教学法入情入境角色扮演
教师引入或创设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
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