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任务,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我校应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经过三年的学科建设,对于如何在中医院校更好地建设应用心理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凸显专业的特色。

标签: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一、前言
心理学作为探索心理活动规律和现象的科学,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学科。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21世纪,社会各界更是迫切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

中医院校设置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并随之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占据心理学界统治地位的却是实证心理学。

不仅如此,西方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科学,它解释的对象更适用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背景中的人类心理和文化现象[1]。

所以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要以中医院校为依托,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探索、归纳和总结中医药所承载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心理学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挖掘并建立具有东方文化的心理思想,积极主动地为心理学专土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专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科建设始终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众所周知,学科建设的高度决定乃至代表着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

可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的标志,与此同时,在高校二级学院里加强学科建设也是提升办学实力的系统工程、重点工程、创新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工程[2]。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2006年开始积极申报医学心理学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2011年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专业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专业建设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长足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在高等学校日益普遍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都是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3]。

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要想在与师范类、综合类院校的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加强专业的培养质量,而且要重视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通过学科建设带动教学。

学科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材质量工程发挥促进作用。

2. 学科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要想建立一支职称比例合理、学历水平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不能仅靠给予高待遇引进人才,更主要的是依靠教师的工作环境去留住人才。

然而,在学科的建设中,不仅使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水平迅速成长,而且在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也提高了学历结构和职称比例。

学科建设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同时,也使得教师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 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学科建设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提高和改善科学研究环境,主要表现在提高实验研究的条件和加强研究基地的建设。

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研团队创造出高水平的论文和论著;一个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也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优化科研团队的结构,提高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改善实验基地条件和科学研究环境[4]。

4. 学科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学科建设是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基础。

在学科建设中密切关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通过学科建设,努力办出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

三、加强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在学院院领导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应用心理学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虽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但和国内一流的应用心理学科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在学科的建设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关于如何在中医院校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应用心理学学科,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
加强学科硬件建设。

积极争取学校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重视心理学科研实验室的筹划和建设,注重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的基础条件建设,努力改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购买心理学前沿的图书资料,购置用于心理测评的心理量表。

加强学科软件建设。

以科学研究的思路来推动学科建设的创新,注重实证研究,加大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科研力度;以科学研究者的姿态和视角去思考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定和健全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工作效率。

积极努力建设校级和省级心理学专业网络视频公开课,打造优秀课程,按照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中学科团队建设至关重要。

我们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优化科研团队的结构,提高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去校外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知识结构;鼓励学科老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激烈老师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注重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弘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2. 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
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认清学科基础建设与重点建设的关系。

尽管2008年医学心理学专业开设招生,但是,2013年应用心理学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才建立起来,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起步较晚,在这三年的建设里,其学科发展既要全面稳步地向前推进,又要兼顾到对学科建设的重点实现突破。

学科方向的凝炼。

稳定的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保障。

学科的建设方向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所整合。

在学科方向的建设上既要凝练整合又要开拓创新。

在凝练学科方向上,要汲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建设思路,不能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

学科基地的建立。

校外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

要积极主动构筑与医院的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建成5—8个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应用心理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基地。

要秉承“开门办学科”的理念,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各界的合力来共同建设应用心理学学科,提高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学科建设的生命力。

科研项目的提升。

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

衡量学科建设的标准,不但是研究项目的数量,还有研究项目的质量水平和服务社会的功效。

因此,要增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心理学科研项目,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性、应用性的心理学研究。

3. 凸显专业的特色
综合院校、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对于应用心理的学科建设有着不同的建设思路。

以中医院校为依托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突出特点就是要有中医特色。

主要表现在:
交叉学科的创新融合。

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当前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应用心理学学科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应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就是将心理学原理和技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学学可以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中医院校中,可以与中医学交叉融合形成中医心理学、中医情志病学等具有医学特色的专业优势。

学科方向的与时俱进。

学科方向的凝练要与时俱进,注意把握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学科方向的凝练更要有前瞻性,在建设优势专业的同时,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市场需求。

学科特色的协同创新。

特色就是各高校学科建设的竞争力,学科建设的特色
决定了学科建设发展空间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学科特色就是市场的占有力,特色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力。

应用心理学作为我校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学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共同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学科建设特色,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校里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

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三年期满的时期,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做好规划,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找准学科建设的基本定位,整合学科方向,夯实学科基础,优化学科队伍,凸显学科特色,把应用心理学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学科。

参考文献
[1] 郑文清,王红松,杨丽. 探析中医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建设问题[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1):65-66.
[2] 桂世权. 关于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的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3):10-12.
[3] 范会勇. 应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基于钱学森学科结构模型的分析[J].心理科学,2012,35(1):248-252.
[4] 徐文广,夏东伟,刘恩贤. 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研究生,2014,5:49-51.
[5]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11.
作者简介:潘玲(1980.08-),女,辽宁大连人,博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