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旋喷桩技术交底资料
技术交底(附页)
2、施工准备
⑴场地平整
正式进场施工前,进行管线调查后,清除施工场地地面障碍物,不能清除的做好保护措施,然后整平、夯实;同时合理布置施工机械、输送管路和电力线路位置,确保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⑵桩位放样
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定旋喷桩施工的控制点,埋石标记,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桩位,并用竹签钉紧,一桩一签,保证桩孔中心移位偏差小于30mm,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桩位标志。
5、试喷
旋喷管下插到设计深度后,必须先试喷,确保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旋喷。
6、旋喷提升
当喷射注浆管插入设计深度后,接通泥浆泵,然后由下向上旋喷,同时将泥浆清理排出。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浆后再逐渐提升旋喷管,以防扭断旋喷管。为保证桩底端的质量,喷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在原位置旋转10秒钟左右,待孔口冒浆正常后再旋喷提升。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钻机发生故障,应停止提升钻杆和旋转,以防断桩,并立即检修排除故障,为提高桩底端质量,在桩底部1.0m范围内应适当增加钻杆喷浆旋喷时间。在旋喷提升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土层,调整旋喷参数。
10、若喷浆压力可能会影响到既有线行车安全及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则停止施工,由项目部召开会议解决。
三、试桩准备工作
1、试验目的
在正式施工前通过本试桩试验,来确定合理的流量、转速、提升速度和浆液耗用量,确定工作压力、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水泥掺入比,校核复合地基承载力。由此确定本标段的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参数,以确保正式施工时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质量。
(1)制浆机应略高于贮浆罐上口;
(2)高压泥浆泵进浆口应加设滤网,并稍低于贮浆罐出口;
(3)高压泥浆泵与旋喷管间应用高压胶管连接。
安装完毕后应再次检查高压设备、管路系统,确保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密封完好,并尽量缩短高压贮浆管的长度,控制在20米以内为宜。
2、设备试运转
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转试验,确保状态良好、运转正常。
交底人(签名)
年月日
接
底
人
施工负责人:年月日
领工员:年月日
安全员:年月日
质检员:年月日
工班长:年月日
技术交底(附页)
试验桩数为3根,其水灰比采用1.0。
(2)16米、18米、20米桩长的试桩全部采用25%(83.41kg/m)、27%(90.08kg/m)、30%(100.09kg/m)进进行试桩。
(5)制、贮浆液设备的制备浆液能力满足注浆要求。
(6)设备运转平稳,操作人员配合默契。
3、钻进
钻孔前,应测量每根钻杆长度,按顺序编号,并在嘴上一根钻杆壁上用红油漆标出深度控制红线。以地面水平测量和设计桩底标高为依据控制钻进深度,确定钻
交
底
人
接
底
人
技术交底(附页)
杆入土深度。钻进、提升旋喷速度、喷浆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
二、技术参数
1、桩长20米、18米、16米各试桩9根、桩长8米试桩9根。
2、桩径:路基软基处理高压旋喷桩桩径0.5米,框架中桥高压旋喷桩桩径0.6米。
3、布置形式:本次试桩布置在设计桩位上,布置形式按设计要求。
4、水泥掺入量:
(1)框架中桥试验桩水泥按25%(120.01kg/m),26%(124.91kg/m),27%(129.71kg/m)掺量进行试桩,每种水泥掺量
2、试桩设备的选用
采用一台XP-20B 型底架高压旋喷桩机及XPB-90D型注浆泵进行试桩工作。其正常钻进搅拌深度为20m,可以保证设计桩长的要求。严禁没有水泥用量计量装置的搅拌机投入使用,必须采用流量泵控制输浆进度。
3、试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
高压旋喷桩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交
底
人
接
底
人
4、下旋喷管
导孔成孔后,应对孔位、孔深、垂直度进行检查后,提出钻杆,下插旋喷管。旋喷管下插前,应检查各部位连接是否紧密,密封圈是否封闭,并采用红油漆在管壁上明显标示出下插深度控制红线。下旋喷管采用边射水便下插的方法进行,防止喷嘴堵塞。射水下管采用低水压,水压力不超过1MPa。旋喷管下插至设计深度0.5m时停止射水,利用自重作用上下串动沉至设计深度。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萧甬铁路绍兴县成区段改造工程
单位工程名称
路基
施工位
路基基础
作业项目
高压旋喷桩
交
底
内
容
质
量
要
求
高压旋喷桩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间距(纵横向)
±50mm
2
直径
≥500mm
3
垂直度
1%
4
桩长
≥设计要求
操
作
方
法
及
注
意
事
项
一、概述:DK24+074.17-DK24+104.17桩长16米,桩间距1.6米,正方形布置、DK24+143.47-DK24+173.47桩长18米,桩间距1.6米,正方形布置、DK24+411-DK24+442.88桩长20米,桩间距1.6米,正方形布置、DK24+442.88-DK24+472.88桩长20米,桩间距1.5米,正方形布置、DK24+123.82框架中桥下地基加固桩长8米,中箱下桩间距1.6米,正方形布置、边箱下桩间距1.4米,正方形布置、箱身四周一排紧密布置。本次试桩为避免浪费,全部在加固区内进行,若试桩不合格则在原桩位旁进行补桩。
1、钻机就位调整
钻机组装就位后,对桩机进行调平、对中,调整桩机的垂直度,保证钻杆应与
交
底
人
接
底
人
技术交底(附页)
桩位一致,偏差应在20mm以内,钻孔垂直度误差小于1%;钻孔前应调试空压机、泥浆泵,使设备运转正常;校验钻杆长度,并用红油漆在钻塔旁标注深度线,保证孔底标高满足设计深度。
辅助设备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6、水泥土室内标准养护条件下强度要求:28d抗压强度值不小于3MPa。
7、试桩的地点在设计位置自由选定。
8、施工过程采用跳打桩,即一根桩结束后下一根桩要隔一根桩的距离,待2d后已施工的桩有足够的强度后再继续施工。
9、施工时选用15-25MPa的喷浆压力,提升速度在20-30cm/min,现场施工中来确定具体参数来指导正式施工。
设备试运转应满足以下要求:(1)钻机(旋喷管)转速、提升速度符合要求,误差在10%以内。
(2)设备工作电压、电流稳定,电压保持在380V±15V,电流值不差过额定值。
(3)输、注浆液管路、水管路畅通,无渗漏;闸阀使用正常;压力、流量等仪表应显示正确。
(4)高压泥浆泵电机达到设计转速,能保持设定泵压,泵压误差在±2Mpa以内;浆液排放量应符合设计流量。
⑶修建排污和灰浆拌制系统
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10~20%的返浆量,将废浆液引入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清水根据场地条件可进行无公害排放。沉淀的泥土则在施工结束后一并运走。沉淀和排污统一纳入全场污水处理系统。灰浆拌制系统主要设置在水泥附近,便于作业,主要由灰浆拌制设备、灰浆储存设备、灰浆输送设备组成。
四、试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