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精)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精)

上、苏、杭考察报告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上、苏、杭考察报告
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
地点:上海、苏州、杭州
二、实习目的
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三、实习要求
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
1、上海部分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中国第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个性多样的建筑,还有万国建筑群等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的智慧。

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

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这里既有传统建筑的召唤,也有当今时代的大跨度展示。

它从中国青铜器的早期文饰中抽象而出,有以现代构图加以创作,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让人耐看,引起遐想。

在灯光设计方面,涉及无紫外线射灯、无紫外线日光灯、光导纤维射灯和带红外自动感应调光控制器的射灯等多种灯具,强调灯光的照射间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温等需要精心的计算和调试,从而达到真
实还原文物本来风采的目的。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四座拱门挺拔耸立,象征向四面八方开放,同时又有回聚。

2、苏州部分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友谊路,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的园主人为吏部侍郎史正志,园名“渔隐”。

后几经兴废,到清乾隆年间归宋宗元所有,改名“网师园”。

网师园占地0.4公顷,平面略呈丁字形。

主景区居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建筑物和游览路线沿水池四周布置。

以下主要通过照片及写生来做报告。

网师园建筑密度高达30%,人工建筑过多势必影响园林的自然天成之趣,网师园却能把这一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以致置身其间并无囿于建筑空间之感,却能体会到一派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不愧是江南名园,中国名园!
山塘街:苏州除了有古典园林闻名中外,她那美丽的水乡也令所有去过的人回味无穷。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许多名人、名事相关。

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

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

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

拙政园:全园占地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本次实习参观重点在中西部景区,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3、杭州部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东南第一州’之誉。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
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

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泞处有5米多,最浅处不到1米。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
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

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泠印社坐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

这是一个台地园,走在园中,体会起承转合的景观序列,倘若称入口处及柏堂为起景,则转景部分为山川雨露阁和四照阁,蜿蜒而上至园中高潮部分:华严经塔这个院落,最后的下山路线则为合景也即结尾部分。

这里的每栋建筑均有良好的景观,且置身园中至高处,又能远眺西湖美景,可谓借景
柳浪闻莺公园全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

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

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连苏堤,西接环湖西路,解放前曾是一潭死水,解放后对其进行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恢复和发展历史可承的景色,组成六个景色,其中牡丹园是本次实习的重点,并对牡丹亭进行写生。

总之这六个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色。

花港观鱼原本很小一块地方,发展至今天的大型城市公园,可谓不易。

曲院风荷公园位于西湖西北隅,是西湖环湖绿地中一座最大的、并以夏观荷为主的名胜公园,全园的布局突出“碧、红、香、凉”四个字,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

公园的水面设计突出风荷的景色,而在公园的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设置上突出“曲院”的意境。

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

五、实习心得与总结: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

去一个城市,就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民俗风情,作为专业综合实习,更要通过实习来加深专业知识,增强我们的实际空间感受和
对江南园林艺术、城市景观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实践能力,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积累素材,为更
深一步的学习和以后工作打好基础。

刚下火车,就被这里明媚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所吸引,这也让我感受到杭州空气质量的良好,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杭州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工作确实到位。

我们本次实习重点在西湖景区的新十景和旧十景。

西湖旁边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而且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我第一天晚上随小组的其他组员一起游赏了西湖夜景,美丽动感的音乐喷泉,温和舒适的湖风,艺人优美的江南小调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也即将踏入社会,这次专业综合实习,对我来说也算是一个实地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和江南园林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可谓“世界园林之母”,而江南私家园林作为三大流派之一,其造园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我们现代景观人员在以后的设计中,一定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造园的精髓,在对历史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也是我本次实习的一个总结。

我感慨古人的精湛艺术,也感谢他们留下的这笔宝贵的财富。

作为一个景观专业的学生,我也更要汲取精华,学习造园理念,为自己以后的设计之路做铺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