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知识培训(自己整理)

农药知识培训(自己整理)

精心整理页脚内容农药基本知识一、农药的基本概念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1.23.(的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2)已产生沉淀的药剂的配药法1)在原瓶中搅拌沉淀层使分散均匀,必要时可用水浴(将药瓶放入温水中)加温促使分散,不能再瓶中加水冲稀沉淀层。

2)陈垫层系时候,采用“两步配药法”,沉淀层不能稀释的,建议不要使用。

精心整理页脚内容(3)配药的浓度1)100g药液相当于多少ml水的比重是1,配成药液一般也可把比重当做1.因此,100g药液相当于100ml 计算公式为:重量g=体积ml﹡比重2)用粉锈宁有效成分占种子总量0.03%拌种防治白粉病和锈病,问拌50kg种子需要15%粉锈宁多少克?占31.●●●微生物农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而成的,如BT乳剂、阿维菌素,精纯多抗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

●有机合成农药:即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是目前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农药,如敌敌畏、农斯特、锐宁、阿锐宝等2.按防治对象不同用途分:.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如锐宁、农斯特等。

杀螨剂:用来防治蜘蛛纲中的有害种类的药剂,如高顶(克螨特)、擂螨、阿维菌素等。

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丙环唑等。

杀线虫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如克线磷、铁灭克等。

杀鼠剂:用来防治害鼠的药剂,如灭鼠胺等。

除草剂:用来防治农田杂草的药剂,如刹无松、卓达、草伐等。

生物生长调节剂:用来促进或抑制农林作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三、农药的剂型1.可湿性粉剂WP原料+填料+湿润剂------粉碎加工------粉状农药优点:有效成分一般较高,耐贮存。

2.乳油EC农药原油或原粉------一定量有机溶剂溶解------一定量的乳化剂------分布均匀、透明状的液体农药优点:比较稳定,黏附性和渗透性强;缺点:对环境影响较大,受助剂影响大。

3.水剂AS药剂以分子或离子或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制剂优点:颗粒小,安全环保缺点:对原药要求高,需在水中稳定性好(否则长期贮存易分解失效)4.微乳剂ME与水混合后是透明液体,一般超过一定温度范围是乳状液。

优点:比较稳定,颗粒很小,黏附性和渗透性强;缺点:对环境影响较大,受助剂影响大。

5.悬浮剂SC(胶悬剂)农药原药+载体+分散剂------混合------在水或油中经多次研磨.精心整理页脚内容加工------胶状液体(其重油液悬浮剂专供超低容量喷雾用,水液悬浮剂可供各种喷雾使用)优点:黏附性好,属水基化制剂,安全环保。

缺点:对制剂技术要求高,使用时应先摇匀(技术不过关易产生沉淀)6.水乳剂EW水包油型不透明乳状液体农药剂型,匀化切割工艺而制成,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

7.8.1.2.农药混合使用及增效剂1)农药混用的概念:将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施药方法。

2)农药混用的目的:经济用药,节省成本;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对象;减少施药次数,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发展速度;提高对保护对象的安全性等。

.3)农药混用原则:不影响药剂的化学性质,不破坏原有制剂良好的物理性状;不增大毒性,不减退药效;不降低对作物的安全性;既有增效作用,又能降低毒性,还可提高作物安全性的配方是理想的配方。

4)农药混用中的化学变化:碱性农药及金属盐大多数农药对碱性敏感,尤其是含有酯类结构的药剂,如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等。

所以一般有机合成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如波尔多液等。

酸性农药:化学农药对酸性的敏感性虽然不像对碱性的敏感性那样突出,但有些药剂在酸性条件下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要害。

纯度不高的敌百虫、久效磷、杀虫脒水剂等,会因久经贮藏而而提高酸性,择不宜与对酸性敏感的多菌灵、萎锈灵、福美双系列的多种杀菌剂以及代森锰锌等混用。

5)农药混用中的物理变化乳油间的混用一般不会出现物理性状的变坏,而乳油与可湿性粉剂等混用往往会出现破乳现象(?),使悬浮粒子凝聚而降低悬浮率。

6)混用农药对生物的联合作用农药混用更多地是为了增效,而农药的混合不外乎以下现象:A相加作用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等于混用农药各单季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

一般来说,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进行混配,多表现为相加作用。

B增效作用即农药混用后对有害生物的毒力大于混用农药各单剂单独使用时毒力总和。

一般作用机理不相同的农药进行混配,多表现为增效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药剂混用,增效的同时也有增毒作用。

C拮抗作用农药混用时对有害生物的毒力低于各单剂单用时的总和。

.精心整理页脚内容五、农药主要品种介绍1.杀虫剂1)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从口腔进入杀虫剂从口腔进入虫体的关键是必须通过害虫的取食活动。

以胃毒、内吸作用的为主的农药以此种方式进入昆虫体内。

●从体壁进入体壁是以触杀作用为主的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重要屏障。

农药溶剂●2Aa2-3bc常用的重要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广谱的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在土壤中挥发性较高,对地下害虫效果好;鞘翅目、鳞翅目害虫及害螨,瓜类苗期敏感辛硫磷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击倒速度快,可防治地下害虫及鳞翅目害虫的幼虫,见光易分解,瓜类、豆类、甜菜、玉米对辛硫磷敏感。

.三唑磷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杀卵作用明显。

制剂不稳定,对鱼、蜜蜂有毒害作用。

杀扑磷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对介壳虫有特效,对螨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果园中浓度不可太高,否则会引起褐色病斑。

敌敌畏高效、速效、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咀嚼式口器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其用途广泛,蒸汽压较高,对害虫有极强的击倒力,对瓢虫、食蚜蝇等天敌及蜜蜂具有杀伤力,在一般浓度下对高粱、玉米易发生药害。

B氨基甲酸酯杀虫剂a特点: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杀虫剂广,一般不能防治螨类和介壳虫类,但可以有效防治叶蝉、飞虱、蓟马、棉蚜、棉铃虫、玉米螟等。

大多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性比有机磷农药低,对鱼类比较安全,对蜜蜂高毒。

b杀虫机制与有机磷类农药相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作用靶标也是乙酰胆碱酯酶;即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破坏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

c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异丙威触杀作用,有一定的渗透和传导活性,且速效性强,主要用于水稻防治水稻飞虱和叶蝉,并能兼治蓟马,不可与敌稗同时使用,须间隔10天以上,该药剂对芋有药害,不得使用。

灭多威作用迅速,触杀和胃毒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极佳的杀卵剂,并能渗透到植物体内,随体液由下往上移动。

丁硫克百威克百威的低毒衍生物,杀虫谱广,有内吸性,能防治蚜虫、螨类、跳甲、卷叶蛾等。

C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精心整理页脚内容a特点:高效低毒,易降解;具趋避、触杀作用,击倒作用强;易产生抗药性;多数无内吸作用;杀虫效果多表现负温度系数;分子结构中加入氟原子,提高杀螨活性。

b作用机理:●一种物理性神经毒素,对害虫有三种作用——趋避、击倒、毒杀。

●主要作用于神经轴突部位,抑制神经的传导。

●昆虫中毒后的症状表现——兴奋、麻痹、死亡。

C●●●●●●●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同其他菊酯类农药相比,其化学结构中增添了3个氟原子●杀虫谱更广,活性更高。

并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同时具有很好的杀螨作用。

联苯菊酯.●杀虫杀螨剂:胃毒和触杀;作用迅速,持效期长●低温下更能发挥药效,春秋两季使用。

高效氟氯氰菊酯触杀和胃毒,多种鳞翅目幼虫有很好的效果,杀卵、趋避作用。

溴氰菊酯触杀作用,兼有胃毒、趋避和拒食作用,鳞翅目幼虫有特效,对螨类无效,穿透性很弱,仅污染果皮D其他类型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如硫丹等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如杀虫单、杀虫双等甲脒类杀虫剂如双甲脒等氯化烟酰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合成的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

如灭幼脲氟铃脲、噻嗪酮等。

a作用机理抑制乙酰胆碱受体——害虫麻痹死亡b主要特点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作用,易被作物吸收,并向顶分配,有根吸作用,同时还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c防治对象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如蚜虫、飞虱、蓟马、椿象等,同时对鞘翅目的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高猛对跳甲的防治。

d主要品种吡虫啉、啶虫脒e其他类型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细菌性,胃毒,产生细菌毒素,药效较缓慢,残效期、10天左右,温度愈高,取食愈多,效果愈好。

提前两三天使用,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鳞翅目的幼虫。

●阿维菌素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

胃毒和触杀,驱避性。

.精心整理页脚内容●四聚乙醛很强的引诱力,春秋雨季,秧苗播种或移植后,低温(1.5℃以下,)或高温(35℃以上)因蜗牛活动力弱,影响防治效果。

●丁醚脲杀虫杀螨剂,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在紫外光下转变为具杀虫剂虫活性的物质,宜在晴天时使用。

用于棉花、水果、蔬菜和茶树上,抗性的蚜虫、大叶蝉、和椰粉虱等,控制小菜蛾、菜粉蝶和夜蛾的危害。

●氟铃脲杀虫和杀卵活性,而且速效,抑制害虫吃食速度,有较快的击倒力,用于●●(胃●●2.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

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

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1、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

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

如波尔多液、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锌、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保护性杀菌剂一般不具有内吸传导性?)2、治疗性杀菌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