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新校(望岳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新校(望岳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如图,声音监测器上波形的振幅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声音监测器B处的响度较大,所以声音监测器B离声源近。
7.科学家们在对蝙蝠研究的过程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但他们意外地发现蝙蝠仍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儿影响。这是因为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_____,并根据其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此种超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普通声音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m处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m/s。
二、选择题(3分*8=24分)
10.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21.小明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B.闹铃声音的频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__________,小明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1)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该小组同学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当小组同学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
(3)当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该小组测量记录如下表所示,当光斜射入水和空气的分界面时,会出现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的现象,叫做全反射。分析数据得出:当发生全反射时,光是从_____
A.水斜射入空气中B.空气斜射入水中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β
0°
11.3°
22 1°
8.天鹅湖公园“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垂柳成荫”的“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进入水中。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8.在图中,画出△ABC在镜中所成的像.(做出必要的辅助线)
19.请在图中画出从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20.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但要从月球上看,这颗卫星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3.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4.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路程比为3∶5,所用时间比为2∶3,那么两人速度比为_____。若他们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乘车,后一半时间内走路;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乘车,后一半路程内走路。假设甲、乙两人所乘车辆的速度均为v1,走路的速度均为v2,其中v1>v2,则_____先到终点(选填“甲”“乙”“同时”)。
【答案】①. 350 ②.能
【解析】
【详解】(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
=350Hz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6.在空气均匀且温度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的一个音,并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可以得出:监测器______(A/B)离声源近。
A. B. C. D.
13.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
14.战国时期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答案】①.直线传播②.反射③.虚像④.折射
【解析】
【详解】[1]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形成了“树荫”,所以“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3]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形成树的倒影,所以“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倒影”是树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8*2分=36分)
1.合肥已经进入地铁时代,目前正在建设的4、5号线的列车最高设计时速为9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该速度值合为_____m/s。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 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11.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12.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 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哪个是正确的
7.科学家们在对蝙蝠研究的过程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但他们意外地发现蝙蝠仍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儿影响。这是因为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_____,并根据其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此种超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普通声音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天鹅湖公园“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垂柳成荫”的“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进入水中。
【答案】①.静止②.运动
【解析】
【详解】[1]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它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相对于月球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从月球上看,卫星是运动的。
3.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4.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路程比为3∶5,所用时间比为2∶3,那么两人速度比为_____。若他们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乘车,后一半时间内走路;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乘车,后一半路程内走路。假设甲、乙两人所乘车辆的速度均为v1,走路的速度均为v2,其中v1>v2,则_____先到终点(选填“甲”“乙”“同时”)。
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Hz,人类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6.在空气均匀且温度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的一个音,并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可以得出:监测器______(A/B)离声源近。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_________(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音,由此现象________(可以/不可以)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2.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其中竖直放置的光屏EF可绕其上ON所在直线方向前后折转。
A.皮影戏B.水中倒影C.潭清疑水浅D.空中彩虹
1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小方桌的边长为0.970m,后来把该尺与标准尺校对发现它的实际长度是1.005m,则小方桌的每边的实际长度是( )
A 1.003mB. 0.975mC. 0.967mD. 1.030m
16.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答案】①.超声波②.等于
【解析】
【详解】[1]蝙幅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来飞行的,所以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以此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而超声波也是声音,只不过与次声、可听声振动频率不同罢了,所以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与普通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等的。
2022~2023学年合肥五十中新校(望岳校区)(上)期中试卷
八年级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填空题(18*2分=36分)
1.合肥已经进入地铁时代,目前正在建设的4、5号线的列车最高设计时速为9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该速度值合为_____m/s。
【答案】①.列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90km②.25
【解析】
【详解】[1]速度是表示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因此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列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9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