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05-2020)文本

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05-2020)文本

**市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05---2020)文本**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8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条例》的要求,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范围是城市规划区,面积3583km2, 规划范围内的河流均为饮马河水系,主要包括伊通河及支流、雾开河及支流共19条大、小河流,及小II型以上的水库35座。

第三条本规划的期限为2005—2020年。

第四条本规划由文本、图纸及说明书组成。

第五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曲的各项涉及防洪工程的规划及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第六条规划目标通过防洪工程建设,使**市城市规划区内的伊通河、新凯河、小河沿子河、东新开河、鲇鱼沟、永春河等19条河流及35座小Ⅱ型以上水库的防洪工程能够达到其各自的防洪标准及治涝标准。

各河流的防洪标准确定如下:伊通河干流南、上、中、下段为二百年一遇,伊通河北段为百年一遇;双阳河城区段、小河沿子河为五十年一遇,其他河流均采用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

各河流的治涝标准:平地均采用一年一遇暴雨标准,坡地排水采用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

第七条规划原则1、确保重点、统筹规划的原则。

2、防汛和抗旱相结合的原则。

3、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4、遵循洪涝规律,体现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的原则。

5、防洪规划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6、建管并重的原则。

7、《**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明确提出了**市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把**市建设成为适宜居住的生态园林城市,因此在编制规划方案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尽量恢复自然景观,充分利用生态水利工程措施,达到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第八条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防洪安全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城市防洪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深化城市防洪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洪水利用、河道水质监测和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城市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使城市水环境得以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防洪工程建设规划第九条近期防洪工程建设规划1、伊通河干流南段防洪工程规划在总体布置中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和伊通河风光带设计的需要,充分利用堤防、河道、滩地、岛屿的有限空间,修路、蓄水、绿化、造景。

规划范围从伊通河南三环路桥(黑嘴子桥)至高速公路桥,河道行洪长度3.47公里。

2、鲇鱼沟防洪工程规划修建防洪截沟一条,将高速公路以上的地面径流截到小河沿子河,截沟防洪标准20年一遇。

3、永春河(开运街桥至102国道桥)防洪工程规划规划治理河道长4.846公里,采用拓宽河道、增加河道泄洪能力,以及局部河段裁弯取直的工程措施,并配合城市景观建设增加的壅水和绿化工程。

4、双阳河城区段防洪工程规划对双阳城区段的双阳河、石溪河、黑顶子河、杏树河进行综合整治,对河道进行扩宽、清淤,同时对河道两侧无堤段要建堤,有堤但不达标的要对堤防进行加高培厚。

主河槽清淤深度0.3~0.8米,河道拓宽后,主河槽宽度达到30~100米。

5、其它河流防洪工程规划对新凯河、东新开河、富裕河、伊丹河以及伊通河北段进行防洪建设,采取清理河道,堤防建设、险工险段建设等措施,同时给合自然环境要求,确保上述河流防洪能力满足规划要求。

第十条远期防洪工程建设规划对雾开河、靠边王河、碱草沟、大南河、东风河、泉眼沟、四间河、西新河以及三间河进行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确保沿河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一条小型水库防洪工程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的三家子、小城子、杜家、四间、张家粉房、团山、富强等35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建设需要,建设城市景观。

第四章治涝工程规划第十二条伊通河南段治涝工程规划伊通河**市城区南段两岸排水面积33.68km2,两岸根据地形变化和道路、桥梁等因素划分为10个排水分区,其类型为坡地排水和平地排水两部分。

1、102国道北伊通河左岸第1排水分区:南起新规划的102国道,北止新建的南三环路,西侧从西部台地岭下,到东侧的伊通河堤防边,南北长1200m,东西宽700m,排水面积79.0hm2,设计排水流量2.39m3/s。

2、102国道北伊通河右岸第1排水分区:南起新规划的102国道,北止新建的南三环路,东起自然分水岭,西到规划的伊通河边,东西长1300m,南北宽1200m,排水面积148hm2,排水设计流量3.63m3/s。

3、102国道北伊通河右岸第2排水分区:南起102国道,北止规划的后三家子回水堤入口处,东侧为后三家子回水堤,西到规划的伊通河边,呈三角形,边长大约为200-300米。

排水面积3.9hm2,排水设计流量0.16m3/s。

4、102国道南伊通河右岸第3排水分区:南起现状红嘴子桥公路及后三家子回水堤,北止102国道,东起自然分水岭,西到规划的伊通河边,南北长400m,东西宽500m,排水面积21.5hm2,排水设计流量0.62m3/s。

5、102国道南二机砖宿舍伊通河右岸第4排水分区:南起第二机砖厂车间,北止现状红嘴子桥公路,东起自然分水岭,西到规划的伊通河边,南北长800m,东西宽750m,排水面积60.0hm2,排水设计流量1.78m3/s。

6、102国道南二机砖车间伊通河右岸第5排水分区:南起高速公路,北止第二机砖厂车间,东起自然分水岭,西到规划的伊通河边,东西长1500m,南北宽1000m,排水面积150.00hm2,排水设计流量2.98m3/s。

7、102国道南北红嘴子伊通河左岸第2排水分区:南起北红嘴子村,北止机砖厂2号桥公路,东起自然分水岭,西到规划的伊通河边,东西长600m,南北宽800m,排水面积0.50km2,主要排除坡水。

10年一遇设计流量5.11m3/s,20年一遇设计流量7.60m3/s,(P=5%)24小时洪量18.0万m3。

8、截沟第1排水分区:南起谢家沟,北止南三环路,西起自然分水岭,东到台地岭下,南北长1000m,东西宽250m,排水面积0.47km2,10年一遇设计流量1.80m3/s,20年一遇设计流量2.66m3/s,该区域属坡地地形,大部分地面高程在200 m之上,沿山坡开挖一条截沟将水截入谢家沟,截沟长1000m,断面形式梯形,边坡1∶1,底宽1.0m。

根据地形可以自排,排水出口在在谢家沟左岸0+621处。

9、截沟第2排水分区:南起机砖厂2号桥公路,北止102国道,西起自然分水岭,东到台地岭下,南北长1200m,东西宽200m,排水面积0.22km2,10年一遇设计流量 1.05m3/s,20年一遇设计流量1.54m3/s,该区域属坡地地形,大部分地面高程202-220m之间,沿山坡开挖一条截沟将水截入谢家沟,截沟长1000m,断面形式梯形,边坡1∶1,底宽 1.0m。

根据地形可以自排,排水出口在在谢家沟右岸0+100处。

10、截沟第3排水分区:南起京哈高速公路,北止北红嘴子村,西起自然分水岭,东到规划的伊通河边,东西长1000m,南北宽500m,排水面积0.17hm2,10年一遇设计流量0.98m3/s,20年一遇设计流量1.45m3/s,该区域属坡地地形,大部分地面高程高于大部分地面高程202m,沿山坡开挖一条截沟将水截入谢家沟,截沟长1000m,断面形式梯形,边坡1∶1,底宽1.0m。

根据地形可以自排,排水出口在伊通河左岸堤防2+195处。

第十三条鲇鱼沟治涝工程规划鲇鱼沟按规划区排水管网设置排水入口,按道路划分8个排水分区,每个排水分区设1处穿堤涵洞。

第十四条永春河治涝工程规划永春河治涝工程根据道路布置和就近接入、就近排出的原则划分成15个排水分区,排水设施包括2条暗渠、13个排水涵管。

1﹟暗渠吐口位于华光街上,飞跃路与前进大街之间的一部分雨水通过暗渠接入飞跃路与华光街相交处的桥内,然后再通过暗渠由此吐口排入永春河。

1﹟暗渠排水面积337.83hm2,排水流量10.6m3/s,断面尺寸为1.8×2m2。

2﹟暗渠吐口位于三号街上,飞跃路与前进大街之间的另一部分雨水通过暗渠接入飞跃路与三号街相交处的桥内,然后再通过暗渠由此吐口接入永春河。

2﹟暗渠排水面积450hm2,排水流量51.7510.6m3/s,断面尺寸为2孔2×3m2。

第十五条双阳河治涝工程规划双阳城区排水系统按地形趋势分成13个排水分区,各排水分区主要数据如下:1、贾家桥河东分区:石溪河右岸,集水面积1.6km2,设计流量1.60m3/s,自排、强排相结合。

2、贾家桥河西分区:石溪河左岸,集水面积1.12km2,设计流量1.12m3/s,自排。

3、小河沿子分区:石溪河右岸,集水面积0.2km2,设计流量0.22m3/s,自排。

4、造纸厂分区:石溪河右岸,集水面积0.17km2,设计流量0.19m3/s,自排。

5、长双公路河北分区:石溪河左岸集水面积3.29km2,设计流量13.34m3/s,自排。

6、长双公路河南分区:石溪河右岸集水面积0.59km2,设计流量1.79m3/s,自排。

7、教育新村分区:石溪河右岸,集水面积0.8km2,设计流量2.43m3/s,自排。

8、郭家街分区:石溪河右岸,集水面积0.90km2,设计流量3.78m3/s,自排。

9、北石桥分区:杏树河左岸,集水面积1.08km2,设计流量1.18m3/s,自排。

10、西桥河西分区:杏树河左岸,集水面积0.51km2,设计流量0.59m3/s,自排。

11、西桥河东分区:杏树河右岸,集水面积0.75 km2,设计流量3.24 m3/s,自排。

12、北山道口分区:双阳河左岸,集水面积0.49km2,设计流量0.53m3/s,自排、强排结合。

13、南岗分区:双阳河左岸,集水面积0.77km2,设计流量0.84m3/s,自排、强排结合。

第五章非工程措施规划第十六条防洪指挥系统规划**市防汛指挥系统依照国家防总提出的全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的精神和指导思想,以及吉林省水利厅关于防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市防汛特点和需求进行规划建设的。

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通讯和防汛指挥决策支持四大部分。

**市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分两期实施。

其中建筑工程、硬件设备购置、应用软件开发、数据整理及地图矢量化、设计及安装调试拟在近期(2005~2010年)实施;水情信息采集系统、防雷系统、实施监控系统在远期(2010~2020年)实施。

第十七条超标准洪水预案(一) 伊通河超标准洪水预案1、超标准洪水标准超标准洪水确定为500年一遇、1000年一遇两种洪水,相应流量为2221m3/s和2381m3/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