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病毒》。
这部分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教材在第四章介绍了细菌、真菌后,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
在学生学习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物进化、生态系统和生物技术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细菌、真菌后转入对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的学习。
在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上它能使学生经历猜想、体验、探究等过程,启迪学生的探索灵感和创新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能让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鉴于这种认识,本章单独成一个课时,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学习的预备知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混合编班后,学生无论在学习成绩还是心态方面都出现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其共同点就是好奇心强、敢问敢讲,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进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针对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水平的不同,形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欠缺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多采取合作学习、互助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形态大小;
描述病毒的结构组成和繁殖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探究认同病毒既可能导致疾病,也可被用来为人类造福,从而尝试运用辩证的思维观察、认识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采用了“135”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为主,在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下,使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3分钟
播放视频,提问:这个视频展示的是什么内容呢?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学生举手发言,引出狂犬病病毒。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病毒》,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种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接下来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知识抽象、枯燥,用一段视频导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
(二)自主学习——8分钟
PPT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求:快速阅读本节课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限时10分钟。
(设计意图:只有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学生才能有目的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在此期间我在各小组中间巡回,以便进行个别指导。
)
大部分同学完成后,开始订正检测题,较简单的题目请原双语版同学回答。
涉及到的病毒的发现,病毒形态、大小、种类这些内容,在自主学习环节可以解决。
(三)小组合作讨论——5分钟
大屏上展示5个问题,通过各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更深入的研究病毒的相关知识,限时5分钟。
讨论结束后举手回答,回答完毕后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质疑、补充或者评价。
第一个问题病毒的结构组成?病毒与其他生物的细胞哪些不同?让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展示动物、植物细胞和病毒的示意图,学生思考病毒的结构特点:没有细胞结构。
第一个问题回答完毕,设置一个小提升
完成导学案第四部分。
这一道题:把之前学过的细菌、衣藻、酵母菌、病毒进行观察对比,学生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细胞结构生物体和无细胞结构
病毒的认识,举一反三,突破重点)
和第二个问题“病毒是怎样生活的?描述病毒的繁殖过程。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等学生回答补充完毕,我将以多媒体展示病毒的繁殖过程动画,以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明确病毒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复制、装配、释放。
(设计意图: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解决问题,再辅助以多媒体的直观效果,便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病毒只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在细胞内繁殖。
)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说病毒是生物?学生结合已储备的的知识,对“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这一基本特征重新审视和思考,加深对生物的理解。
第四个问题“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展示自己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清楚地知道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人类怎样利用病毒来造福,明确对事物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强调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意识,杜绝传染病。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
(四)达标检测——5分钟
完成导学案第五部分。
学生通过进一步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这是我们教学的最后一环节,也是紧张的、愉快的学习之后的巩固和提升。
(五)、说板书
病毒
形态、大小、种类:
结构: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
生殖:...
疫苗:
(设计意图:板书以知识构建图的形式展示出来,知识点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
)
七、教学反思
本节《病毒》,是对具有细胞结构生物体的深层次学习,让学生明白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可以正常生活、繁殖;另外通过对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卫生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1、课的设计合理,思路清晰;2、采用由简到难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是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3、幻灯片设计清晰;4、课堂时间把握合理。
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兼顾所有学生,有些同学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这一点我将在课后练习的布置作出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