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情绪的作用_拓展_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的作用_拓展_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高正亮 童辉杰△【摘要】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Fr edrickso n的拓展-建构理论解释了积极情绪体验不但反映个体的幸福,而且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期的适应价值。

即积极情绪具有两大核心功能:瞬时的拓展功能,可以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长期的建构功能,可建构个体长久的身体、认知、社会等的资源。

通过两大功能,积极情绪促使个体产生螺旋式上升并增进个体幸福。

【关键词】 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积极心理学Rol e of Positive Emotions:The Broaden-and-buil d Theory.Gao Zhengliang,T ong H uij ie.Colleg e of education,Soochow U niv er si-ty,Suz hou215123,P.R.China Selig man曾指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相对于传统临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更为为,认为反社会者存在低皮层觉醒水平,比正常人活动减退,存在一个“刺激饥渴”的慢性阶段。

“成熟化延迟”由Hill和W atterson提出的攻击行为脑电图慢波异常的假说,并得到纵向研究认同。

Dustman等对222位正常男性从其4~90岁进行脑电图频谱变化研究,在中央区和枕区发现儿童时期 波、 波相对活性逐渐减少,成年期相对稳定;在整个生存期限中 波相对活性平均在6~24岁时逐渐增加,接着逐步衰减; 波在4~8岁时相对活性最小,随后稳定增加[16]。

L indber g等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杀人犯两侧枕区 、 波相对活性比正常人显著增加; 波全面减少,以枕叶为甚,结果提示反社会人格障碍杀人犯存在脑成熟延迟。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脑电图研究结果提示攻击行为产生存在脑功能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对攻击行为的评估预测有一定指导作用。

但脑电慢波增加与攻击行为相互关系的解释还停留在假说阶段。

回顾文献,缺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的脑电图资料。

如发病前脑电图存在普遍异常,其暴利行为与患病后的暴力行为有无相关性的研究将是有意义的。

笔者推测脑功能损害及异常是暴力攻击行为的病理基础,而精神分裂症与暴力攻击行为可能互为因果。

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6 参考文献[1]钟志慧,刘剑涛.伴有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6):292-293[2]沈祥安.67例有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地形图初探[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5(6):342[3]姜小琴,谢斌,诸索宇,等.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脑诱发电位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39-42[4]Saver J L,Sallow ay S P,Devinsky O,et al.Neuropsych i atry of ag-gression[M].//Fogel BS,Sch iffer R B,Rao S M.Neuropsych iatry.Baltimore:W illiams and w ikins,1996:523-548[5]Convit A,Czober P,Volavka teralized abnorm ality in the EEGof persistently violent psychiatric inpatien t[J].BiolPsychiatry,1991, 30(4):363-370[6]W ong M T,Lumsden J,Fenton G W,et a1.Electmencephal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and violence ratings of male patients in amaxi-mum-securitym ental hospital[J].Acta Psych i atry Scand,1994,90(2):97-101[7]Raine A,Buchsbaum M,LaCasse L.Brain abnormalities in murder-ers indicated by pos i 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BiolPsychiatry, 1997,42(6):495-508[8]Hoptm an M J,Volavka J,Weiss E M,et a1.Quantitative M RImeasures of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patients w 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or sch i z oaffective disorder[J].PsychiatryRes,2005,140(2): 133-145[9]Volavka J.Aggression,electroencephalograph y,and evoked poten-tials:a critical review[J].Neuropsychiatry,1990,3:249-259 [10]Silverman D.Th e electroencephalogram of cri m inals:Analy-sis offour hun dred and eleven cases[J].Archives of Neurologyand Psy-chiatry,1944,52:38-42[11]E lli n gson R J.T he incidence of EEG abnormality among patientsw ith mental disorders of apparently nonorganic originsa criti cal re-view[J].Am J Psychiatry,1954,11:263-275[12]Raine A,Venables P H,Williams M.Relationship betw een centraland autonomic measures of arousal at age15years and criminality at age24years[J].Arch Gen Psych iatry,1990,47:1003-1007 [13]Convi t A,Czobor P,Volavka teralized abnormality in theEEG of persistently violent psychiatric inpatients[J].Biol Psychia-try,1991,30:363-370[14]Gatz ke-Kopp L M,Raine A,Bueh abaum M,et al.T em-porallobe deficits in m urderers[J].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1,13:486-491[15]Lisa M,Gatzke-Kopp M A,Adrian R,et al.Temporal lobedeficits murderers[J].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1,13: 486-491[16]Dustman R E,S hearer D E,Emmerson R Y.Life-span changes inEEG spectral amplitude,amplitude variabil ity and mean frequency [J].Clinical Neurophysiology,1999,110:1399-1409(收稿时间:2009-09-17)中国.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江苏) 215123 △通讯作者关注的是如何增进心理幸福感,而不是矫治心理缺陷。

为此,由Selig man 建立并领导的积极心理学网络,着重于在3个方面的探求:一是积极的特质,强调优点、美德、智力和运动等优秀的个人特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者有Georg eVaillant,Robert Ster nberg ,Peter Salovay 和M ayer 等;二是积极的制度,包括民主、牢固的家庭和自由的探究;三是积极的情绪,主要的研究者有Deiner ,Suh ,Lucas 等,密歇根大学的Fr edr ickson 在此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1]。

由上观之,积极情绪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1 积极情绪积极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于积极情绪的确切概念,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R ussell 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得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2]。

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

F redrickson 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3]。

关于积极情绪的类别,T omkisn 认为积极情绪应包括兴趣(interest )、快乐(joy )。

Fr edr ickson 在早期认为,积极情绪可以分为一些一般性的元素,包括快乐(jo y )、兴趣(interest )、满足感(content)和爱(love )[4],后又把自豪(pride),感恩(g rati-tude )加入积极情绪[5]。

由此可见积极情绪是一个涵盖较广的范畴。

关于积极情绪的理论研究领域,目前影响最大的理论当属扩展-建构模型,它由F redrickson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Fr edrickson ,Joiner M .T ug ade ,F .Lo sada 等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

2 拓展-建构理论拓展-建构理论解释了积极情绪的进化适应价值,呈现了积极情绪促进个体向上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拓展功能和构建两大功能是模型的核心部分。

2.1 拓展功能 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包括拓展个体注意、认知、行动等的范围[6]。

Fredrickso n 认为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均具有进化适应的意义。

消极情绪能使个体在威胁情境中获益,当个体体验到生命受威胁时,消极情绪会使个体产生一种特定行动的趋向(如体验到恐惧时,流经肌肉群的血液增加,从而为逃跑作好准备),并窄化个体的思维行动资源,从而使个体更加专注于即时的境况,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以求得生存。

而积极情绪具有完全不同的适应价值,当个体在无威胁的情境中体验到积极情绪时,会产生一种非特定行动的趋向,个体会变得更加专注并且开放,在此状态下,产生尝试新方法、发展新的解决问题策略、采取独创性努力的冲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