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东盟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城规划说明书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研究院2008年08月前言东盟国际物流城位于南宁市西侧沙井分区中部,隶属江南区政府管辖。
近年来,在市委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宏观经济形势趋好的大环境下,江南区抓住机遇,坚持发展,调整结构,优化环境,突出创新,积极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
随着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江南区经济呈大幅增长、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作为华南、西南、东南亚三大经济圈的中心,沿海城市同内地城市的经济区域结合处,南宁拥有日趋完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这同时也为南宁经济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好的基础条件。
在此背景下,全面启动的东盟国际物流城建设,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要求入区的企业源源不断。
着眼长远,以合理化布局东盟国际物流城为起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与战略要求,立足当前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培育后发优势;以注重前期的招商引资、强调特色市场的培育、发展骨干企业,规划东盟国际物流城,使之成为江南区乃至南宁市的财源工程、示范工程和阳光工程,将成为江南区乃至南宁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外向型经济的主要基地、招商引资的重要区域,也会成为南宁市城市建设中独具特色的发展板块。
受江南区政府的委托,我院承接了《东盟国际物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经过现场调研、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同市、区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座谈和交流,通过多次论证与修改,初步确定本规划方案。
本次规划是在南宁市总体规划和总体框架的原则下,结合江南区分区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对东盟国际物流城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进行深化,将为物流城的前期建设项目选址和下一步更详细的规划,以及前期启动、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提供规划和决策依据。
在本规划工作过程中,得到了江南区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在此表示感谢!城市建设研究院2008年8月目录一、项目背景 (1)二、区位分析 (1)三、次区域分析 (1)四、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五、现状分析 (2)六、规划依据 (2)七、规划原则及规划理念 (2)八、总体布局分析 (3)九、交通系统规划 (4)十、景观分析 (5)十一、日照分析 (7)十二、附表 (8)一、项目背景东盟物流城简介: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上的枢纽;, 南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中草药资源、旅游资源。
南宁东盟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城(简称“东盟物流城”),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27.0公顷(约3405亩),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486万平方米。
东盟物流城由纺织服装、皮革皮具、化工塑胶、五金工具、机电配件、建材装饰、电子电器、汽车摩托配件、医药与器械、日常用品等工业原料及相关产品专业物流市场,保税仓、监管仓、普通仓等物流仓储设施,写字楼、商务中心、多功能展示展览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宾馆、酒店、酒吧、会所、电子网络、物业管理、广告宣传、中介服务等物流商务配套设施,以及住宅、公寓、宿舍、超市、购物中心、酒楼餐饮、娱乐休闲等生活配套设施所组成。
集展示、交易、信息交流、仓储、配送、货运以及金融结算等功能于一体,提供办公休闲娱乐全方位服务。
东盟物流城将成为立足南宁、面向泛北部湾地区、辐射东南亚,品种齐全、现代化程度高的工业原材料及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现代综合商贸物流中心和高端生产服务业基地。
二、区位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各国。
地理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与东盟各国各项合作的不断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加快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和国际金融资本向广西地区转移的步伐,为广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已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南宁市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也是连接中国与东盟以及多区域合作交汇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
将南宁市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已经成为省、市两级政府共同的发展目标。
南宁东盟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城(简称“东盟物流城”)位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沙井片区中心。
与越南有着直接的陆路交通联系,2小时飞行时间能抵达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
4小时飞行时间能抵达东盟及国内主要城市。
区位优势明显。
三、次区域分析东盟物流城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沙井片区中心,交通条件优越。
物流城距南部南宁火车南站仅3公里,距南宁吴圩机场仅半小时车程。
沙井大道以及规划中的站前路穿城而过。
由于毗邻城市主要的交通性干道,使得基地与城市交通枢纽的联系更加紧密。
物流城周边环境优越。
物流城东部为沙井大道,南部为规划的城市工业园区,西面为罗文大道和规划的城市居住区,北部为规划的邕江南岸城市生活中心区。
四、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现代物流园区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于一体,面对的客户广泛、服务辐射半径较长,规模较大,配套服务的综合性较强。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国家(区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衡量一个国家(区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地区等,大量涌现各种类型的现代物流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然而,在我国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仍然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
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工商企业朝专业化方向的发展,增加了企业发展的成本,不利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作为企业间的纽带,其潜力市场和发展空间都非常巨大。
南宁作为中国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窗口,其突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经济发展背景推动了其发展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的趋势,广西省政府和南宁市政府已高度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提高南宁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涉及南宁经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
南宁东盟物流城作为立足南宁、面向东盟、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基地,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和区域自由贸易经济的推动,以及地方政府的发展意识和政策的支持,都充分显示了南宁东盟物流城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五、现状分析六、规划的东盟物流城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沙井片区中心,东侧为城市快速环道,用地自东向西呈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3.1公里,南北长约0.7公里。
现状用地平整,以空置地及园地为主,用地内分布有一定量的临时性建筑,建筑整体质量一般;沿沙井大道西侧,有部分临时性建筑厂房,主要为木材加工及堆砌用地。
用地中部分布有一定量的村民住宅用地,包括集中分布的3层砖混结构房屋以及零星分布的少量单层、质量较差的村民住宅建筑。
七、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南宁市沙井分区规划》八、规划理念及规划原则1、规划理念物流园区要求能快速及时地提供物流的各项服务,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各功能衔接高效快捷,因此合理的组织物流流线及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安排,是实现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的基本要求。
东盟物流城概念规划结合基地形态、现状交通条件及周边设施分布状况,总体设计概念采取“集成”的理念,将物流城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将物流园区不同功能区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最终达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自东向西,滚动开发具体表现为:1)结合基地形态与周边用地功能,采取带状布局方式,2)流线组织采取东西贯通、南北呼应的格局,3)建设各时序均应考虑商住、物流商务综合服务配套、工业原料及产品展示展览交易中心的合理配置“集成”——建筑集成工业原料及产品展示展览交易中心是物流城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集成工业原料及产品展示、采购、临时储藏及配送一体的综合功能区,通过大体量的建筑形式集中设置,有利于加强各个功能之间的衔接,发挥高效、快捷的整体效能。
“集成”——流线集成渠化物流流线。
展示展览交易中心内形成水平方向的展示人流与垂直方向的物流相分离;展示展览交易中心外部人流及车流形成地面与地下的相互分离,通过流线集成,减少相互干扰,提高交易中心的环境和效率。
“集成”——空间集成通过城市景观道将物流商务综合区、商住区和产品展示展览交易中心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景观道路的步行化与商务中心的广场集合,形成完整的步行开敞空间体系,提高物流城的整体空间环境。
2、规划原则1)经济合理性原则现代物流园区按性质划分的标准不同,其类型差别也较大,因此规划建设应坚持经济合理性原则,对园区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合理确定规划建设的各项内容、规模,结合园区类型合理安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交通合理性原则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物流对周边居住、商业等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物流园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物流园区规划应遵循交通合理性原则,合理组织物流流线,减少大量货运流线与一般日常生活中人流、物流的相互干扰,从而实现物流输入、转换、输出的快速及时。
3)高起点现代化原则由于现代物流园区是一个具有关联性、整合性、集聚性和规模性的总体,投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建成后能长期辐射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其规划建设应坚持高起点、现代化的原则,瞄准世界物流发展的先进水平。
4)弹性化原则现代物流园的建设普遍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人们对物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物流园的规划建设应强调弹性化的原则,突出规划中持续改进机制的确定,确立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和采取分期实施原则,保证规划项目最终的实现。
5)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内容繁杂的长期任务,其规划建设同其他类型规划一样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为避免盲目以及不切合实际的所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因坚持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好规划建设的突破口和前期启动项目,通过示范性影响推动整个园区的建设发展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6)环境友好性原则物流园区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和谐统一,创造宜人的商业、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的以内部小庭院为主,强调其一定的私密性,且与外部开放空间紧密结合,形成多层次的居住景观环境;商业环境以广场为主,为开放性空间,作为商业建筑与外部空间的过渡空间,各种功能类型与规模的开放空间结合,更好的赋予景观的层次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