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上行干扰排查方法及典型优化案例湖南移动网优中心2012年7月目录一、前言 (3)二、干扰排查分析大致流程 (3)三、典型干扰分析鉴别方法 (5)(一)、通用干扰分析方法 (5)1、无源互调干扰 (5)2、网内同邻频干扰 (5)3、直放站干扰 (5)4、外部干扰 (6)(二)、华为设备干扰分析方法(利用burst测试辅助分析) (7)1、无源互调干扰 (7)2、CDMA网干扰 (7)3、网内同邻频干扰 (8)4、上行网外干扰 (8)四、典型干扰排查优化方法 (10)(一)、CDMA干扰排查 (14)1、CDMA干扰排查方法 (17)2、CDMA干扰优化方法 (19)(二)、直放站干扰排查 (14)1、直放站干扰小区排查方法 (14)2、直放站干扰优化方法 (16)(三)、天馈系统互调干扰排查 (10)1、无源互调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10)2、互调干扰初步筛选定位 (12)3、非现场式的互调干扰定位方法 (12)4、互调干扰现场测试与定位 (13)(四)、保密器干扰排查 (22)1、内部排查 (22)2、外部扫频 (22)五、典型干扰优化案例 (23)1、天馈互调干扰优化案例 (23)2、同邻频干扰优化案例 (24)3、直放站干扰优化案例 (24)4、CDMA干扰优化案例 (24)5、外部强干扰优化案例 (24)一、前言通过对上行干扰小区进行定位,有针对性的对现网产生上行干扰的直放站类设备和天线、无源器件等天馈系统设备进行排查,实现全网上行干扰的降低;二、干扰排查分析大致流程上行干扰可通过小区的干扰数据予以分析,进行初步定位。
上行底噪为信道在空闲状态下接收到的噪声电平值,反映了整个系统上行干扰水平。
在话务网管中以干扰频带1-5方式进行统计,方法如下:当干扰带4和干扰带5的占比之和大于30%时,即判定该小区为高干扰小区。
常见干扰类型归纳主要有互调干扰、网内同邻频、直放站干扰以及其它外部干扰四类。
大体分析优化思路如下:➢通过跟踪和分析上行干扰带话统,梳理连续存在高干扰的小区;➢检查小区告警,通过对单板、小区、基站硬件告警排查,如如驻波告警、误码告警等告警等,优先处理故障或找出有可能引起高干扰问题的器件进行替换;➢通过忙闲时干扰带指标对比,结合话务与4、5级干扰带的相关性、邻近小区干扰情况以及是否下带直放站,初步判断是互调干扰、直放站干扰、同邻频干扰或外部干扰;➢若判断互调干扰,需上站逐级排查天线、天馈性能,如有需要,应更换天馈;➢若判断直放站干扰,应逐个将可疑直放站关闭后观察干扰变化,如确定直放站为干扰源,因及时拆除或替换为BBU+RRU设备;➢若判断为频点干扰,需进行频点优化,若因区域频率复用度高无法避免同邻频,应完成结构优化后再进行频率优化;➢若判断为外部干扰,应现场扫频,确定是否存在外部干扰及定位干扰源。
三、典型干扰分析鉴别方法(一)、通用干扰分析方法1、无源互调干扰无源互调(PIM),通常是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
在大功率条件下,无源部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不同材料金属的接触;相同材料的接触表面不光滑;连接处不紧密;存在磁性物质等。
无源互调干扰具有以下两大特点:A.互调产物的大小决定于输出功率大小,功率越强互调越明显;B.互调产物电平随阶数升高而降低,越靠近发射带内互调干扰产物电平越高;因此,无源互调从干扰带话统上看,一定是忙时干扰高而闲时干扰带低,即干扰带等级比例忙闲时有较大差距;此外,各载频的干扰带等级还有差异,大致趋势应该是频点配置高的载频干扰带相对较高。
2、网内同邻频干扰网内同邻频干扰从干扰带上观察与无源互调干扰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忙时干扰带高,闲时干扰带低。
可利用小区频率分布地图及MR数据检查小区是否存在同邻频干扰。
闭塞周围小区的同邻频频点配置的载频,干扰带会有所下降。
3、直放站干扰直放站干扰一般是由于直放站上行增益设置不当,造成直放站信源小区GSM上行频段低噪抬升,用频谱仪测试时,可以观察到上行频段低噪整体抬升。
A、假如小区直接耦合的直放站,一般只会干扰信源小区,假如是无线直放站,那么附近同方位的小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干扰。
B、在频谱上看,频段上会有持续居高不下且波动幅度缓慢的宽频干扰信号(选频直放站一般为多个宽带尖峰,宽频直放站一般为整个上行带底噪抬升C、关闭直放站后底噪马上就会有改善。
无线直放站在发生自激等故障时,将产生强烈干扰,影响区域较大,表现为宽带干扰,不随时间和话务量变化,具有通常系统外干扰的特征。
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受影响区域各小区的被干扰程度,可以初步估计出干扰源的位置,从而提高现场查找干扰源的效率。
光纤直放站在耦合器发生故障时,容易对施主小区造成严重干扰,在排查时,可以通过断开直放站链接。
如果在断开链接后,干扰带明显消失,说明是直放站形成干扰。
4、外部干扰外部干扰一般是由于CDMA干扰网外干扰源(大功率电台、模拟基站、私装直放站、保密器)干扰造成。
CDMA干扰:又分为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
杂散干扰由CDMA基站(或直放站)在其规定频带外的杂散波引起,将导致GSM基站接收系统信噪比下降,从而使GSM系统通话质量的下降。
阻塞干扰产生是因为CDMA的载波功率大,天线相距较近,又由于接收机滤波器的非线性,导致接收机通带外抑制,产生饱和而无法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如果小区上行频段低端频点收到的干扰较强,而高端频点收到的干扰较小,则可能是存在CDMA干扰。
网外干扰源干扰表现为干扰小区干扰带多在5级且一般为成片干扰,不随话务量变化,可能存在时间选择性。
这类干扰造成的是全频段干扰,使用频谱仪扫频时能发现底噪升高。
在统计上,若干扰带、接收质量与话务量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则判断存在网外干扰;否则判断存在网内干扰。
(二)、华为设备干扰分析方法(利用burst测试辅助分析)1、无源互调干扰在无话务的时候,例如凌晨,启动空闲burst测试,收集发空闲burst前后的干扰带话统。
在BSC6000和BSC6900上启动空闲burst的方法参考以下《配置空闲burst指导书.doc》。
配置空闲burst指导书.doc判断准则:有两种方法可以进行天馈互调的判断,一种是观察实时干扰带,第二种是分析干扰带话统。
(1)观察实时干扰带的方法:在话务量很小的时候打开实时干扰带监测,此时各个载波的干扰带等级都在1,2等级;按照指导书《配置空闲burst指导书.doc》发起空闲burst测试,在稳定一段时间后观察实时干扰带的变化,如果某个载频的在各个时隙上的干扰带等级都变成3等级以上,则该天馈系统存在互调干扰问题,如果各个载频的实时干扰带都不变化,仍然保持在1、2等级,则该天馈系统不存在互调干扰的问题。
(2)分析干扰带话统的方法:在发空闲burst前,3、4、5等级的干扰带话统小于10%;在发空闲burst后,3、4、5等级的干扰带话统大于10%,即认为天馈系统存在互调干扰,4、5等级的干扰带话统大于10%,即认为该系统存在明显的互调干扰,如果发空闲burst后的干扰带等级不变,则该天馈系统不存在互调干扰问题,2、CDMA网干扰上行频点扫描数据。
在BSC6900和BSC6000上执行上行频点扫描的步骤请参考《上行频点扫描观察带内底噪操作指导书.doc》。
上行频点扫描观察带内底噪操作指导书.判断准则:将得到的上行频点扫描的平均接收电平进行画图,如果接收电平随着频点增加而降低,且1~50频点内存在连续5个频点的底噪电平>-92dBm,说明存在CDMA干扰,如下图所示:3、网内同邻频干扰观察一天24小时的质量指标中6~7采样点的比例、干扰带指标4~5的比例与小区话务量的对应关系(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要求MR>200),若干扰带和接收质量与话务量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如凌晨01:00为闲时,4~5干扰带及6~7质量采样点比例明显低于忙时的比例,则判断存在网内干扰;如果凌晨01:00为闲时,4~5干扰带及6~7质量采样点的比例没有明显低于忙时的比例,则判断存在网外干扰。
利用地图工具导入该小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工参,观察是否有邻站或隔站的小区与该小区最差频点存在同频或邻频对打;4、上行网外干扰在BSC6000和BSC6900上使用上行频点扫描功能的方法,请参考上述《上行频点扫描观察带内底噪操作指导书.doc》判断准则:将得到的上行频点扫描的平均接收电平进行画图,如果接收电平在全频带内都很高,或部分频点的电平很高,认为存在上行网外干扰,如下面的上行频点扫描的结果所示:图6 网外干扰的频谱特征在某地用频谱仪扫描的截图如下:图7 用频谱仪看全频带受干扰时的特征从图形看,整个全频带的底噪都已经抬起很高,部分频点都干扰的特征类似,只是部分频点的底噪很高。
四、典型干扰排查优化方法(一)、天馈系统互调干扰排查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载频信号同时加到接收机时,由于部件本身非线性的作用引起信号互调,如果互调产物频率恰好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频率,落入接收频段所产生的通信干扰。
互调干扰分为有源互调、无源互调,分别是有源元件(无线电设备、二极管)、无源元件(电缆、接头、天馈线、滤波器)引起。
有源互调一般指信号在合路器进行合路时其互调交调产物落在接收带内,导致干扰。
无源互调(PIM)特性通常是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
通常认为这些无源部件是线性的,但是在大功率条件下,无源部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在射频路径上有劣质的机械接头、接点或安装松动;➢在射频原件的制造中使用了某种程度的磁滞材料(例如不锈钢等);➢在射频路径的接触表面或接头处有异质污染物,如残留的焊剂或材料加工的颗粒、接触面收到污染或腐蚀等。
1、无源互调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通信系统中的无源互调干扰(PIM)来自于两种无源非线性,即无源接触非线性和无源材料非线性,无源非线性将引起射频信号产生大量的谐波信号,通常我们说的三阶、五阶、七阶互调产物都是由于射频电路无源器件的非线性引起的互调谐波。
PIM受射频电路中的无源器件性能、馈线接头性能、天线性能影响,当无源器件采用材质较差,杂质较多的铝合金,或接头等镀层磨损氧化后,另外器件接头部分工艺粗造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器件的非线性性增强,从而引起较大的谐波互调信号。
中国移动互调分量干扰分析如下表:对于GSM系统来说,由下行信号产生的互调分量中三阶分量并没有落到上行的频段内,但是5阶分量却大量落到上行频段内,至于7阶和9阶分量由于其强度已衰减过大,在考虑对上行信号的干扰时可以忽略不计算,因此对于GSM900系统来说,无源器件的互调分量干扰主要来自于5阶互调干扰,5阶互调干扰也是造成GSM系统上行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