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诊断与治疗
猪链球菌病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 吴晓玲
概念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
病,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C、D、E及L群链球
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猪链球菌感染不
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
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少数患者发生中
毒性休克综合征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
病原学
临床表现
潜伏期:2小时到7天,典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例基本 是数小时发病 畏寒、发热,伴有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出现腹 痛、腹泻 皮肤出血点、淤点淤斑 休克表现: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 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重者可出现昏 迷 听力下降,视力下降 关节炎、化脓性咽炎、化脓性淋巴结炎
临床分型
普通型: 起病较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 全身不适、乏力,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表现,无休克、昏迷表现。外周血白细胞 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休克型: 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头昏、全身不适、 乏力,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皮肤出现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 缩小,末梢循环障碍。
2.3 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2.4 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患者发 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中性粒 细胞比例升高。 3 .实验室检测:病例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 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形态学、生化 反应和PCR法检测猪链球菌特有的毒力基 因(cps2A、mrp、gapdh、sly、ef)鉴 定,为猪链球菌。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
据卫生部05年8月20日通报 从6月24日
四川省共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4例, 其中:
死亡38人
治愈146人
病例分布在12市.37县(市.区).131乡镇(街道).195村
(居委会)
另外,广东省潮洲市也发现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陕西省
四 川 省
人感染猪 链球菌病 中心疫区
发病机理
建议加用大剂量青霉素 400万单位 q8h
二、抗休克治疗 1.扩容治疗 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存在严重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问题, 积极扩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最重要的手段。即使没有休克 的患者,也应注意其血容量问题。 (1)晶体液:林格氏液1000ml,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1000ml,静脉滴入。其中可以加入50%葡萄糖液40— 80ml,VitC 1—2g。根据血清钾及尿量情况,适当加入 氯化钾。 抢救休克,以先快后慢为原则。第1小时可以输入1000— 2000ml,随血容量补充,速度减为500ml以至更低。 (2)胶体液:白蛋白30g,血浆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静脉点滴,与晶体液配合使用。每10g白蛋白可 与500ml晶体液联合使用,每100ml血浆可与200ml胶体 液联合使用。 2.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入,24小时 可使用2次。最好有血气分析结果指导治疗。
诊断
1.疑似病例 1+2.1+2.4
2.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均可诊断 (1)1+2.2+2.4 (2)1+2.3+2.4 3 .确定诊断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3
一、一般治疗 体位:一般采取平卧位。 吸氧:鼻导管给氧,效果差者可面罩给氧或使用呼吸机。 饮食:进食易消化流质饮食,对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患者, 可以禁食。静脉补液,保证水、电解质及能量供应。 退热:发热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慎用解热镇痛剂。 预防应激性溃疡: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 支持治疗:对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丙种球蛋白30g静 脉滴注。
四、DIC的处理 患者有出血表现,血小板减少或进行性下降,PT 延长3秒以上,应高度怀疑DIC存在。本案之DIC 的治疗原则:原发病治疗(抗生素),支持替代 治疗,必要时肝素抗凝治疗。 替代治疗:每天至少输注新鲜血浆400ml,至PT 恢复正常;如果患者血小板数小于50×109/L, 先输注单采血小板1单位;血小板数小于 20×109/L时,1次性输注单采血小板2个单位。 肝素抗凝:如果经过以上积极替代治疗1天后出血 症状不改善,血小板数和PT不能恢复正常,在继 续替代输注治疗基础上可以给予肝素抗凝治疗。 方法:(1)普通肝素钠25mg,皮下注射, Q12h;或者(2)低分子肝素:60 IU/kg(如用 速避凝0.3~0.4 ml),Q12h。肝素使用期限为出 血明显改善,血小板数和PT恢复正常。
治疗
临床救治-病原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建议经验使用三代头孢 菌素治疗 头孢曲松钠,2.0g,加入5%葡萄糖液体100ml中, 静脉滴入,每12小时一次。或头孢噻肟,2.0g, 加入5%葡萄糖液体100ml中,静脉滴入,每8小 时一次。
对有病原培养报告的患者,根据药敏报告结果调 整治疗。治疗2天效果不佳者,考虑调整抗生素, 治疗三天效果不佳者,必须调整治疗。
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在扩容基础上,对血压仍无上升的患者,可以使用血管活 性药物。多巴胺每分钟5μg/Kg。升压效果不佳,可以继 续加量至每分钟10μg/Kg。必要时加用间羟胺(剂量为多 巴胺的一半)。 在充分扩容基础上,对微循环障碍患者(四肢凉,口唇发 绀,甲床紫绀),可以使用654—2 10mg,加入100ml 10%葡萄糖液体中静脉点滴,必要时可以重复。 4.强心药物的使用 心率加快、升压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以使用洋地黄类强心 药物。西地兰0.4 mg,加入10%葡萄糖液体20ml中,缓 慢静脉推入。可以重复给药,视病情每次给与0.2~0.4mg。 5.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发病前3天,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mg加入10%葡萄糖溶 液中静脉滴入。一般每日1次,严重患者可以给予2次/日。 6.利尿剂的使用 无尿或少尿的患者,给予速尿20mg,效果不佳可以加大 剂量。
常是本病在猪中流行的因素。
猪感染猪链球菌2型常引起猪的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脑 膜脑炎、肺炎、猝死等。 狗、猫、牛、马、羊及兔、鼠等动物均可感染猪链球菌2型。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死猪。目前没有发现人—人的传染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病死猪、猪肉(宰杀、切割、清洗),尤
其是手部皮肤有损伤的人员
脑膜炎型: 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 昏、呕吐。重者可以出现昏迷。皮肤没有 出血点及瘀点瘀斑,无休克表现。脑膜刺 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混合型: 在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基础上,出现化脓性 脑膜炎表现。
临床表现
重要脏器损害 间质性肺水肿 肝脏损害:ALT升高,AST升高,部分患者 TBil升高。 肾脏损害:肾功能一般轻度异常,个别休克病 人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猪链球菌与猪
猪链球菌2型可以存在于50%正常猪中及100%屠宰场的猪中。但
发病率通常不超过5%。是否发病与感染的细菌株含有的毒力因 子有关。
猪链球菌荚膜2型菌株可感染任何日龄的猪,但多在3—12周龄
的仔猪中流行。
口腔和鼻腔是细菌感染猪的主要通道。从外地引入带菌的猪常会 引起本地感染的流行。拥挤、通风不良、气候骤变、混群、运输
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乳类、人和动物肠 道以及皮肤病灶中均存在。能使多种动物发病,排在首 位的是猪。链球菌可以分为很多个群,猪链球菌属于其 中的化脓性链球菌群。 按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力分类,猪链球菌属于a溶血性链球菌; 按抗原结构(C抗原)分类(兰氏分类法),属于链球 菌D群。
(一)病原 1.猪链球菌为G+.球菌成对.短链状排列 2. 共有35个血清型群,主要感染人类致病 血清型溶血性链球菌2型,其次为1型 3.主要感染猪的有D.L.R.S.T.U.V群 4.猪链球菌毒力因子 荚膜多糖 溶酶菌释放蛋白 细胞外蛋白因子 溶血素 5.链球菌
病原学
根据菌体荚膜抗原特性的不同,猪链球菌包括可以分为
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2型,其次为1型。 猪链球菌2型又分为致病力不同的株,各菌株含有的毒 力因子不同。
1956年-1963年间de moor,首次通过生化和血清学方
法,对猪败血性感染的新的a溶血性链球菌进行了鉴定, 属于猪链球菌荚膜2型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计数升高(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病早 期可以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 重患者血小板下降,继发DIC的患者血小板可以 严重降低。 脑脊液检查: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尿常规:蛋白(+),部分患者酮体阳性。 肝功能:ALT升高,AST升高,白蛋白降低,部 分患者TBil升高。 肾功能:部分患者Cr、BUN升高
临床救治-ARDS的治疗
1.吸氧
2.无创机械通 气
预防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不杀、不食用死猪。 切断传播途径:人防护,猪舍消毒。 保护易感染人群:自身防护。
易感人群:屠夫、宰杀自家病死猪的农民,洗切病死猪 肉的人员 15个科学或实验室人员及27名辅助人员罹患猪链球菌
据J.R.Walton报告,每10万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中,
感染。
人类感染猪链球菌案例
1960年,丹麦,3例 1968—1982年,荷兰,26例 1987年,英国,9例。 美国、法国、爱尔兰、加拿大、安哥拉等国家也 有病例报告 我国1998年7月20日至8月8日,25例患病,其中 16例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3例死亡),9 例表现为脑膜炎(1例死亡)。
三、脑膜炎的处理 1.颅内高压的处理: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 快速静脉注射,每4—8小时一次,病情好转改为 12小时一次。严重患者在注射甘露醇的间歇可以 使用速尿20—100mg,或50%葡萄糖注射液40— 60ml, 静脉注射。 2.抽搐惊厥的处理:对抽搐惊厥患者,可以使用 苯巴比妥钠100mg,肌肉注射,8—12小时一次。 也可使用安定10mg,缓慢静脉注射,注意患者 呼吸。必要时10%水合氯醛20—40ml,口服或灌 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