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家具设计
h
21
案足很矮,似托盘,案边有拦水线。h 是典型的汉代案。
22
东汉时期胡床进入中原,给中国传统起居方式带来了第一次冲击. 在西汉末到东汉初这一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大地,民族大 融汇,又给我们汉民族的起居方式带来了第二次大冲击。
家具的装饰,一改孝子、祥瑞四灵等纹样和内容,代之的是与佛教 有关的莲花、飞天、缠枝花等纹样。
h
55
h
56
h
57h58源自h59庋具:
收藏 储物
柜、橱
h
60
橱柜类:
橱柜类家具的主要用 途是储藏物品。柜的形体 较大,有两扇对开的门; 橱的形体较小,在橱面之 下有抽屉。明清家具中的 柜橱的形制很多,有亮格 柜、圆角柜、方角柜、博 古架、闷户橱等。
h
明代黄花梨万历亮格柜61
明代榉木圆角柜
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社会经 济发展很快。由于大兴宫室和贵族府第,家具业也得到 了空前的发展。
h
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时期—25—隋唐
1.造型上宽大、厚重、浑圆、丰满
唐代家具在造型上独具一格,大都是宽大厚重,显得浑圆丰满,具有博 大的气势,稳定的感觉。
2.装饰上追求华丽
唐代,在家具形态上崇尚富丽华贵。如在月牙凳的小小凳腿上,在桌案 的四腿,在床榻的腿足无处不以细致的雕刻和彩绘进行装饰。
h
45
坐具:
席 : 席地而坐
h
46
坐具:
椅子、凳子、墩 等
h
47
h
48
h
49
h
50
h
51
h
52
h
53
清乾隆年间制的紫檀 五屏式靠背太师椅。 两侧背板及扶手,都是透 雕拐子纹,线条粗壮。 座面宽大,下有束腰,束 腰上有炮仗洞的绦环 板。腿下有四面低枨,四 只方墩形足。
h
54
承具:
桌、 案、几
h
23
1.高型家具的出现 2.床与榻的封闭形式
3.与佛教有关的装饰
北周佛像所坐的藤墩。 此墩较高,分三层,上层和
底部都是莲花瓣图案,中部为环 形图案。这种高墩不太合乎人体 比例,所以后世比较少见。
h
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时期—24—魏晋
隋朝虽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但是由于立国时间太 短,看不出独立的风格,只能说它是前代的延续。
h
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时期——五2代8 十国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屏风床,三面 围素屏。前面两侧各有一块护板,此 护板只有围屏一半的高度,中间留口 以便上下,床上形成一个较严密的空 间。床的四腿下部有枨,并有牙板装 饰。
《重屏会棋图》中的平台床。图中原绘二人坐在 此床上下棋,李璟在上方观棋。此床简洁无饰, 腿较矮。六朝以后,床和榻有时难以区分,原因 是榻体增大,已打破那“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 的古训,人们常常以床榻统称了。
中国历史朝代: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h
6
席——床榻之始
先民在筑巢而居的远古时代,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 这就是最古老的家具--席。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谓床榻之始祖。
俎、几——桌案之始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牲和陈牲之用具。俎的历史最久,其对后世家具的影响也最深。 据文献记载,在传说的远古部落有虞氏时代,便有了俎。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 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黄花梨圈椅,背板上部两侧有挂牙扶持、 背板上部有一圆形镂雕为饰。扶手两端 向外翻卷,在扶手两端与鹅脖的交角处, 有牙子。座面之下的前腿与座面交接处, 又有云纹托角牙子。两侧是替木牙子。 前腿底枨下有罗锅枨,两侧也是罗锅枨。 底枨为“步步高”作法。此椅的设计者, 很重视耐久与坚固。
h
家具鼎盛时期—33—明代
h
70
现代家具的发展
1 荷兰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
-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 国际艺术运动,它是一场松散 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
h
71
红蓝椅 该椅子扁形的矩形剖面和
纵横交错的构架具有典型的风 格主义设计特色。框架的构件 呈矩形或方形,黄色的终端将 这一点强调出来。所有构件看 似独立,但由主心部件连接起 来像副骨架;在这里,脊梁部 分是扁平斜角的椅背和椅座。 这一设计被简化到最低限度, 极其适合大批量生产,甚至都 可以在家组装。
禁——箱柜之始 禁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扆——屏风之始
扆,斧扆,或写作“黼依”,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它以木为框 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另外, 周天子在冬至祭时,背后"设皇邸"--即屏风。此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
2. 装饰纹样的神秘化
商周家具的装饰纹样,多用饕餮纹、夔纹、蝉纹等。
h
矮型家具时期——1商0 周
饕餮纹
一种想象的怪兽纹,是有首无身、凶猛 吃人的怪兽。它的形象是:正面中心为鼻梁, 有一双巨目,大口,头上有似牛的双角。饕 餮纹有时变化为两个相对的夔纹。饕餮纹凶 猛异常,显示出一种强悍狰狞的美。
蝉纹
蝉纹被看成是商代的图腾。
西安法门寺地宫所藏的唐代素面银香案。
案面两端卷翘,两只板状腿弯成一个S形的流畅曲线, 在板腿的下端,前后各有一条横枨托住板腿,好似托泥的形 式,以此加固板腿。此种弯曲的板腿形式,比较少见。是对 板足案的变化、美化与发展。
h
矮型与高型并存时时期——26隋、唐
唐、五代,在家具发展的历史中,也算作具有特色 的过渡阶段,是高型家具和矮型家具并存的历史时期。
h
矮型家具时期——家具之7始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漆食 案。此器甚大,有拦边, 可能是聚餐用的大食案。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一号墓出土的铜方案
h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雕花大木案
8
彩绘漆木床
古老典型的凭几。
禁 :承尊之器,如同箱形方案。
h
9
1. 装饰上的等级制度
在等级森严的商周,家具的形制、使用要按照严格的等级与名份行事。
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这是战国漆木家具的又一特点。
3. 装饰功能和观赏价值 作为家具,不单一地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兼有欣赏价值和观
赏功能同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开始具备 欣赏价值。战国时代,已经出现点缀起居生活的家具工艺品了。
h
矮型家具时期——春18 秋战国
秦朝 建立时间短,没有遗留家具。 汉代 厚葬之风盛行。
h
11
h
12
夔纹:如龙,一足,从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h
13
h
14
h
15
h
16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此时很多漆器已经取 代了青铜器,漆家具的品种有明显的增加。
h
矮型家具时期——春17 秋战国
1. 绘漆 在家具上髹漆和绘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家具的首要特色。这时
的彩漆家具,色彩艳丽,黑地为主,配以红色彩绘图案,朴素而又华 美,是汉代家具的序幕。 2. 雕刻
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造型上雄伟、浑
厚,装饰上富丽、豪华,表现出强悍与富贵的气派, 成为与众不同的独有风格。
在清代家具中,有苏作、广作、京作的三种作法,或 称为三种风格。
h
家具末期—38—清代
中国家具的基础分类:
卧具 坐具 承具 庋具
h
39
卧具:
榻 卧榻之侧
罗汉床
架子床
拔步床
床,安身之坐者
灯挂椅,搭脑两端向上翘起, 搭脑中部宽大并略向后倾, 有动势。座面下是罗锅枨 (中间高、两头低的形状), 单矮老(枨子上小立柱), 四腿下端的横枨是“步步高”式, 并有托角牙子(枨下镶有牙条、 牙头),体态秀丽,造型简洁, 是典型的灯挂椅造型。
黄花梨木的方桌。 无束腰,罗锅枨,单矮老。 通体素洁,造型简练挺拔
格,被世人誉之为 "明式家具"。
h
家具鼎盛时期—32—明代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 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 当我们看一件家具,判断其是否是明代家具时,首先要抓住其整体感觉,然后逐项分析。只看一点 是不够的,只具备一个特点也是不准确的。这四个特点互相联系,互为表里,可以说缺一不可。
h
29
1.高型家具品种齐备
最根本的特点就是:高型家具品种齐备。桌、椅、案、几、 床、榻、柜、箱、橱、凳、墩,以及架、台、屏风等。
2.造型挺秀装饰简洁
从五代开始转变唐风,唐代家具的圆形体特征逐渐减少。 宋在五代基础上,又向前发展,呈现挺直、秀丽的特点。
h
高型家具时期——宋、辽30、金
h
31
我国家具经过不断地变化、演进和发展,到 了明代,进入了完备、成熟时期,形成了独特风
中国古典家具设计思想
h
1
静夜思
低 举 疑床 头 头 是前 思 望 地明 故 明 上月 乡 月 霜光
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h
2
h
3
h
4
起居习惯: 席 地而坐 → 垂 足而坐
h
5
→ 魏晋
→
宋元 →
流人行们起方,魏清这席居面席晋代个地宋作日至地以家时而息元臻明坐后具期坐用时成代与,体,,家期熟,垂高受家量具,,中足型文具增的垂而国坐家化均大主大足家两具和较,要放具坐种渐生低注形异在的方多产矮式彩工高重式。力。。,艺型雕交至的至进、家饰替唐限此入造具而消代制,一型普自长,,中个、及成。高家国辉结民型一具传煌构间家格都统时、,具。很家期装成日简具,饰为趋陋的并等人。造们 型在、世结界构家基具本史定上型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