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课件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PPT课件


所达到的程度以及目前研究动态。通过征询专家
或对自己研究内容有经验的教育同行的意见则可
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使
自己准备研究的课题具有. 实际价值。
16
(2)结合本职工作,选择课题要量力而行。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一方面实践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教育教学任
务繁重,难以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专业的科研活动。相对于专业 研究人员而言,经常广泛阅读教育理论著作的条件也不足。这就需要 扬长避短,尽可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实际,选择与实践 联系紧密的应用性课题、微观课题进行研究。开始参加教育科研的老 师还容易犯一个通病,常常认为大课题才有研究价值,往往把研究课 题选得过大,其结果就会事与愿违。如“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 研究”这一课题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使人难以下手。一者,“听说 读写能力”是一个内涵很大的概念,几乎包括了语文、外语等语言工 具学科的全部培养目标,要从哪些方面着重研究尚不清楚,也很难操 作。二者,它的研究对象是从一年级入学到小学毕业的全体学生,范 围相当大,研究周期也相当长,决非个人或小的研究群体所能承担。 如考虑到个人与团队的研究能力及研究条件,可将以上的课题缩小范 围,由“小学生”明确到“某一年级的学生”,把“听说读写的能力” 集中到其中的某一项能力,如“小学一年级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实验 研究”、“三年级学生默读能力养成的研究”等,就能保证课题研究 工作顺利进行,也容易获得成果。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必须充 分考虑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确定相适合的研究课题,以 此来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钱伟长
.
3
什么是课题研究?
.
4
课题研究是指作为教育活动“当事人”、“实 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 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 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
简言之:课题就是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问题解决”为目标。
.
5
课题研究的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 实施探索阶段 成果处理阶段
.
11
1.课题来源
(4)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去发掘课题。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尽管工作岗位不尽相同,但都有自己
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如何更好地完成本职任务与提高工作的
质量?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某些学校开展
的教研组活动存在着形式重于内容,费时费力且针对性差,
对教师业务提高产生的作用不大。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导处可
工善其事,先利其器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广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钱少珍 2017.11.17
.
1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 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 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 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 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
2
你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 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是必然的要求,不是充 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 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 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 教育。
的教育管理如何调整互补等。
.
13
1.课题来源
(5)从自身和他人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去发掘课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但往 往又是相对零碎的、不自觉的,因此也常常使这些宝贵经 验成为过眼烟云,自生自灭,难以运用与推广。只有用各 种方法加以科学总结,才能揭示出这些成功经验的本质特 征。第一线的教师们选择这类课题研究,既可与教育同行 的成功实践加以比较或再找角度深入探索,也可将自己的 经验与探索归纳整理,留精华、去杂质,使之条理化。
以针对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围绕“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开
展研究,着重研究教研活动的任务、活动方式、组织形式、
研讨内容类型等。最终既可以切实提高本校教研活动的质量
,还可以形成可推广、可应用. 的科研成果。
12Βιβλιοθήκη 1.课题来源(4)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去发掘课题。
再如,幼儿进入小学总会出现很多不适应,既有学习上 的不适应,更有生活中的不适应。针对这一情况,可进行“ 幼小衔接的研究与探索”。研究着重解决:幼儿园如何加强 入小学前的准备教育;小学起点课程如何降低坡度;一年级 新生教育教学方法如何适应初入学儿童;学校和幼儿园各自
.
6
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
















.
7
课题研究的实施探索阶段








.
8
课题研究的成果处理阶段








.
成 果 推 广
9
一、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1.课题来源
(1)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课题 。
(2)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问题中发掘课题。
我们老师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工作
.
14
选题是研究的第一步。选择研究课题的过程,是
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该选择什么研究课题,不该 选择什么研究课题,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是应该
遵循一些选题的基本原则。
2.选择课题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符合当前法规和政策 。
(2)价值性(实用)。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助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创新性。有新意,切中当前教改课改的热点。

以自创,也可以引进,但引进时必须融入自己的内涵、 自
己的特色。
(4)可行性。切合我县学校实际,适合教师的水平

.
15
同时,又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
(1)调查研究,从工作需要入手选题。课题始于
问题,只有找准问题,才能选准课题。同专业教
育理论工作者相比,一线的教师最了解教育教学
中也会被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困扰,有些还带有一定 的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有较大 的意义,就可以把这类问题和困难作为课题,认真研
究与探索,将会取得一定的实效。
.
10
1.课题来源
(3)从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中发掘课 题。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不断出现许多 新情况、新问题,也就会形成许多研究课题。例如,随着教 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对未来的 公民的要求是:不但要牢固掌握语、数、英等学科知识,还 要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科学教育。这时学校可确定“激发 和培养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课题。
的矛盾所在,最了解教育对象,这就为从教育实
践需要出发选择课题提供了条件。找到了教育实
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还需要通过调查研
究来作出判断:这个问题能不能作为研究课题,
有没有确立的必要,我们能不能承担这个课题。
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可采用查阅资料和专家咨
询这两种。一是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准备
确立的课题是否有研究价值;二是了解他人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