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公司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

2020年公司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

**煤矿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2020年是**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决胜之年,**煤矿在集团公司的安排部署下,从各个环节强化管理,深挖内潜,促进管理新提升,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较好地完成了主要经济指标,现将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如下: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产量:累计生产原煤55.14万吨,完成公司55万吨生产计划;较上年同期56.8 少生产1.66万吨。

上半年共入洗原煤52.92万吨(其中外购观矿原煤0.77万吨)。

累计生产精煤16.64万吨,较公司计划22.25万吨少生产5.61万吨;较上年同期少生产 5.01万吨。

精煤产出率31.44%,较上年同期38%下降6.56%。

累计生产煤泥15.72万吨,基本完成公司15.8万吨计划,较上年同期少生产1.9万吨。

2、开掘进尺:实际完成总进尺1711米(开拓402米),较公司总进尺计划1560米(开拓400米)多掘进151米;较上年同期2614米少掘进903米。

3、销量:累计销售精煤16.29万吨,较上年同期21.48万吨少销售洗5.19万吨。

累计销售煤泥12.14万吨,较上年同期20.41万吨少销8.27万吨。

4、售价:累计精煤售价691.15元/吨(75%售价),将上年同期923.98元/吨(每吨扣5元)折算为75%售价为754.07元/吨,同比下降62.92元/吨.煤泥累计售价70.76元/吨,较同期83.64元/吨,下降12.88元。

5、完全成本:上半年报表为308.28元/元(其中洗加工成本为吨煤27.66元),考虑因素(土地复垦费183万元、村庄搬迁费349.98万元、工资增量1038.66万元、处理以前年度暂估材料380万元等因素共计1951.64万元),实际完全成本343.42元/吨,较公司376.42元/吨节约33元/吨。

6、利润:上半年报表利润-1598.85万元,考虑因素后,上半年实际利润-3365.68万元,较计划-3582.65万元减亏216.57万元。

二、上半年主要成本项目分析1、材料:材料费使用2366万元,较去年同期2305万元升高61万元,剔除洗煤厂材料费208万元后,为2158万元,同比减少147万元,降幅6.4%。

较公司计划26元/吨下降7.99元/吨。

主要是强化材料费过程管理,严控材料费支出。

加大修旧利废,减少新材料的投入。

材料费今年上半年和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2、职工薪酬:上半年发生职工薪酬10520.19万元(含洗煤厂薪酬),其中:工资7136.89万元,劳务工工资804.21万元,较上年同期9360.2万元增加1159.99万元,其中:工资增加1184.35万元(含洗煤厂工资471万元),人均功效较去年提高13.6%。

劳务工工资减少55.08万元。

制造成本列支薪酬6524.01万元,吨煤118.32元,较上年同期119.09元/吨下降0.77元/吨。

3、电力:上半年发生电力费用936.61万元,较上年同期1144.82万元下降208.21万元,吨煤15.19元/吨,较上年同期17.14元/吨下降1.95元/吨。

主要原因:(1)、机电运输科对井下二区、三区供电系统、电气设备进行优化。

(2)、机电运输科对机电队开展了水泵避峰填谷工作,严格控制压风机在交接班期间的开机台数及副井提升次数。

对井下有关单位皮带空载率也细化了考核标准,落实奖惩兑现,又根据电力市场契约化管理制度,把电量进行定额分配,具体分解到各单位和个人,并加强了监督和检查力度。

4、修理费:上半年发生修理费330.17万元,主要是井下皮带机、绞车、链轮等机电设备与矿区零修发生修理费较多,总体较上年同期38.81万元增加291.33万元,吨煤5.99元,较上年同期0.68元/吨增加5.31元/吨。

5、其他制造成本:上半年实际发生费用1819.09万元,较上年同期2145.08万元减少325.99万元,吨煤32.99元,较上年同期37.77元/吨下降4.78元/吨。

其中:去年土地复垦费入账785.25万元,今年上半年未发生。

上半年发生租赁费829.58万元,较去年同期709.82万元增加119.76万元。

原因是去年13090悬疑支架回撤不及时,加上今年新增14060综采工作面租赁设备较多,导致今年上半年设备租赁费增加。

三、上半年所做主要工作(一)管理提升工作进展及效果1、制定方案,保障管理提升工作有序开展2018年是义煤公司的“管理提升年”,我们按公司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管理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并按专业分为16个专业工作组,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提升内容、要达到的效果和时间节点。

同时利用各种会议、横幅以及电视报道等方式进行管理提升宣传,营造深厚的氛围,树立全员提升意识,确保管理提升活动的有序开展。

通过各单位对各单位、各系统的工作进行认真排查和评估诊断,共列出226条问题,最终确定55项管理提升项目,其中7项由义煤公司考核。

2、将管理提升和契约化管理有机结起来我们把契约化管理做为管理提升的一个手段,在全矿范围内从区队科室管理人员到副总师全面实行契约化风险抵押金制度,将产量、进尺、完全成本、利润、全员效率、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总指标以及材料、电力、影响时间等分指标共计31项纳入契约化考核。

4月份起,将各单位管理提升工作完成情况(包括报送的时间、质量、效果)也纳入契约化考核。

以“管理提升”来促进“契约化”目标的完成,以“契约化”来保障“管理提升”的有效运行。

3、不定时抽查,促进提升目标的实现每月不定时抽查管理提升情况,并要求按管理提升计划报送当月提升工作总结,有进展,有亮点,有成效。

截止6月30日,由公司考核的7个项目均在按目标计划有续提升;由矿上考核的55项已完成17项,其余38项正在按计划实施中。

(二)作业成本法开展情况及效果1、将作业成本法延伸到班组,找准节支降耗点作业成本法做为管理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对成本控制,特别是材料费投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还停留在科室区队层面,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作用,我们遵循“算账搞生产、算账搞经营”的理念,将作业成本法延伸到班组,通过现场了解每班投入与产出,找准节支降耗点。

5月份以来,矿长亲自组织召开3次作业成本法动员、推进会,并对科室管理人员、区队长、技术员、班组长、办事员、材料员、验收员进行分批培训,明确班组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明确推行作业成本法的重要性。

2、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工作进程为促进该工作的有力开展,我们适时制订下发了《**煤矿作业成本法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各职能科室、各区队、班组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并配套有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奖罚标准,按月考核、逐月兑现,形成较为完备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各区队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罚措施,对班组进行考核、兑现。

做到“算账搞生产,算账挣工资”“干明白活,得清楚分”。

3、对作业成本系统进行完善,满足精细管理需要针对前期不能每天掌握班组每班数据,不能适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过程控制和事前控制的问题,我们安排专人专职对原有作业成本法系统进行切合实际的开发和完善,力争使系统可以更精细更宽泛,做到每班可以及时将详细材料投入、电力消耗、人力投入以及每工所得工分准确上报至成本管理系统,以便适时掌握。

6月份,我们在区队调研,实际开发、现场商讨、不断修正的基础上,已经完成对材料和工分模块的开发,并分两次在财务科会议室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实操培训。

6月中旬已经试运行,做到每班投入产出数据化,根据各队各班的投入产出,进行对标分析,基本实现功能需要。

下一步,将完成对电力和租赁费模块的开发工作,并投入使用,发挥作业成本管理的精细管理与降本增效功能。

4、全矿上下齐努力,作业成本法效果初显一是通过班组作业库数据,能更加清晰看到成本费用在个作业环节的分布,便于对标分析,发现差异、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帮助作业单位改进管理水平,实现精细管理,降本增效,2018上半年,实际完全成本343.42元/吨,较公司计划376.42元/吨下降33元/吨。

二是促进成本管理创新的积极性,拓展视野,引入业财融合理念,使得管理人员要和工程技术人员主动加强沟通,了解企业生产过程,探讨节支提效途径,同时工程技术人员也会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使企业员工的业务互相渗透,共同提高,更好地服务企业经营管理需要。

(三)优化生产设计及推行新工艺的成效为优化成本,逐步建设成为安全高效矿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简化生产系统,优化生产布局,推行新工艺,从源头进行成本管控。

1、优化设计,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将14采区轨道上山由原来的在煤层顶板中施工调整为沿煤层顶板施工;将14采区皮带上山断面由原来的14m2调整为10m2;优化13162工作面上巷设计,减少了上巷片盘80米岩巷工程量;优化工作面设计,提高工作面服务时间,加大工作面的倾斜长度为200-260m,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为实现矿井高产、高效提供保障。

2、科技创新,优化工艺,提高效率首次在14060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在14060工作面上下巷、13012工作面上下巷采用矿自己加工的自移式液压抬棚,加强了工作面端头支护强度,解决了端头压力大、支护难的问题;在13162工作面上巷掘进巷道正头使用“折叠式”安全防护网,使用方便,有效防止了煤墙片帮事故。

加大“锚网索”支护和“壁后注浆”技术在我矿的应用,减少巷道维修率。

在13012工作面改造巷掘进过程中,采用沿底掘进技术,减少后期压棚量,减少人工和材料投入,效率明显提高。

4、提高机械化程度,提升单产水平在全矿煤巷施工巷道中,积极采用挖掘式装载机;积极推广应用采煤机械化及自动化作业,提升单产水平,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选用技术先进、可靠性强的综采设备,优化工作面斜长、截深、采放比、煤壁加固等技术参数,不断提高工作面单产水平。

(四)强化洗煤、销售管理的措施及成效厂矿合并后,我们由生产车间变为利润中心。

我们的重点由组织原煤产量和提高煤炭质量转变为提高精煤产出率、扩大精煤销量和提高售价并重。

1、优化机构,促进管理提升一季度,成立煤质中心,整合矿煤质科和洗煤厂化验中心职能;二季度末,将洗煤厂机修车间和运输车间合并成为机运车间,进一步明确职责,避免推诿扯皮,提高工作效率。

2、调整工作面,减少硫份影响为减轻硫份对煤质的影响,4月份,对井下工作面进行调整,控制高硫工作面产量。

14060工作面夹矸多,根据煤层情况做好分采分运工作,煤仓进煤,矸石经副井出,每天产量控制在680吨以下,及时做好排矸工作,每班可排出矸石70车左右,月可排出矸石11340吨,减少对原煤煤质的影响。

3、加强生产过程管控,确保原煤质量为确保煤质达标,我矿要求以抓安全的思想和力度来严抓煤质管理,从井下生产源头做起,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督查:一是优化工程设计保煤质,要求生产技术部门在设计中,要对影响煤质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情况、煤层厚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使工程设计达到煤质最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