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学习本课程应具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同时需具有一定的旅游业实践经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做好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
三、课时分配表:
二、学时分配表
模块 章 节 内 容 总学时 讲授学时 演示 实验 仿真
第一章
§1—1
§1—2
§1—3 导论
休闲与旅游
旅游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第二章
§2—1
§2—2 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旅游者的决策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 1
第二章
§3—1
§3—2
§3—3
§3—4
§3—5
§3—6
§3—7 旅游知觉
知觉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旅游者对距离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2
第四章
§4—1
§4—2
§4—3 学习与旅游行为
学习
旅游行为的学习
旅游者的学习过程 2
第五章
§5—1
§5—2
§5—3
§5—4
态度与旅游行为
态度
态度理论
态度与旅游决策
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2
大纲 第六章
§6—1
§6—2
§6—3
§6—4 态度与旅游行为
态度
态度理论
态度与旅游决策
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2
第七章
§7—1
§7—2
§7—3
§7—4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个性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2
第八章
§8—1
§8—2
§8—3
§8—4
§8—5 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群体与参考群体
群体与旅游角色
家庭群体与旅游行为
文化、亚文化与旅游行为 2
第九章
§9—1
§9—2
§9—3 个体差异与管理
能力差异与管理
性格差异与管理
气质差异与管理 1
第十章
§10—1
§10—2
§10—3
激励
激励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的应用 1
第十一章
§11—1
§11—2
§11—3
§11—4 压力
压力
组织中的压力因素
压力的反应
组织减少压力的策略 2
第十二章
§12—1
§12—2 劳动心理
疲劳
饭店工作环境研究 1
第十三章
§13—1
§13—2
§13—3 群体的形式与结构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影响群体形成和保持的因素
群体结构及其影响 2
第十四章
§14—1
§14—2
§14—3 群体过程
群体如何影响它们的成员
遵从
社会化 1
大纲 §14—4 群体的内聚力
第十五章
§15—1
§15—2
§15—3
§15—4
§15—5 沟通
沟通
沟通的形式
沟通的网络
沟通的障碍
有效的沟通 2
第十六章
§16—1
§16—2
§16—3
§16—4
§16—5 冲突
冲突
冲突的原因
冲突的过程
冲突管理策略 1
第十七章
§17—1
§17—2
§17—3
§17—4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社会知觉
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需求类型
人际关系的调节 1
第十八章
§18—1
§18—2
§18—3
§18—4 领导
领导
领导理论
领导功效与领导者影响力
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2
第十九章
§19—1
§19—2 组织变革和组织开发
组织变革
组织开发 1
第二十章
§20—1
§20—2 旅行社服务心理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状态
导游服务心理 1
第二十一章
§21—1
§21—2
§21—3 旅游交通服务心理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心理需求
旅途中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及改进旅游交通服务的对策 1
第二十二章
§22—1
§22—2
§22—3
§22—4 饭店服务心理
旅游者的住宿心理
前厅服务心理
客房服务心理
餐厅服务心理 1
第二十三章
§23—1
§23—2
旅游企业售后服务心理
旅游者的挫折与投诉心理
售后服务心理 1
32
大纲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休闲与旅游、旅游业与旅游科学,明确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了解旅游产品及其特点,掌握旅游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休闲与旅游
一、休闲活动与旅游
二、旅游与旅游业
三、国际旅游与旅游科学
第二节 旅游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产品及其特点
三、旅游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术语
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旅游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决策方式,影响旅游行为的诸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的决策
一、常规决策与广泛性决策
二、旅游者的决策方式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
一、作为个体的旅游者
大纲 二、作为决策者的旅游者
三、文化与亚文化群体
教学重点:旅游者的决策方式;影响旅游行为的诸因素
第三章 旅游知觉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旅游者的知觉过程,探讨旅游者对距离、旅游地及旅游交通的知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
二、感觉系统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一、刺激因素
二、个体因素
第三节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
二、理解
三、选择性保持
第四节 旅游者对距离的知觉
一、距离对旅游者的阻止作用
二、距离对旅游者的促进作用
三、距离的知觉失真
第五节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一、影响旅游地知觉的因素
二、旅游者评价选择对象的标准
第六节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一、旅游者对航空公司的知觉
二、旅游者对其他交通工具的知觉
教学重点: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旅游者对距离、旅游地和旅游交通的知觉
教学难点: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第四章 学习与旅游行为
大纲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定义,了解行为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掌握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习
一、学习
二、学习理论
第二节 旅游行为的学习
一、旅游动机的学习
二、态度的学习
三、对减少觉察风险和购买后疑虑的学习
第三节 旅游者的学习过程
一、经验和信息
二、信息的寻觅
教学重点:旅游行为的学习
教学难点:学习理论
第五章 旅游动机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动机的产生过程及其强度和方向,熟悉人的基本需要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能够分析旅游者的动机与行为,旅游者动机的多源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机
一、动机与动机过程
二、动机的强度
三、动机的方向
四、需要的分类
第二节 旅游者动机与行为分析
一、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二、旅游行为分析
第三节 旅游动机的多源性
一、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二、基本智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