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课件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课件


2016全国 白 寿 彝 主 编 《 中 背 景 类 、 唐 朝 , 高 仙 芝 、
乙卷 国通史》
评述类 功过
民国初年,蔡
2016全国 周 天 度 《 蔡 元 培 原 因 类 、 元 培 、 北 大 校
丙卷 传》
评价类
务改革
命题特征分析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 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 的暗示作用。 (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 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 评价的原因(因素)。 (3)从时间上看,以唐代、宋代、晚清与近代重要历史人物 为主。从内容看,主要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 的联系、评价人物。 (5)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 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高考研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
题规律总结
[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
试题来源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关键词
2012 全国卷
《上谕档(道光朝)》 (1823年、1829年、
1838年)
认识类、 措施类、 评价类
晚清,道光帝、 禁烟政策
2013 全国卷Ⅰ
卞孝萱等 《韩愈评传》
背景类、 唐代,韩愈、
作用类
古文运动
一、人物定位 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 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 能做到“史论结合”。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 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 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卷Ⅱ 通史》
评价类 戊戌变法
2015全(意 义)类
元代,丘处机、 成吉思汗
2015全国 卷Ⅱ
孙炳辉、郑寅达《德 国史纲》
背景类、 措施类、 评述类
近代,德国、 俾斯麦、《非 常法》
试题来源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关键词
2016全国 白 寿 彝 总 主 编 特 点 类 、 清 代 , 郑 板 桥 、 甲卷 《中国通史》 背景类 艺术风格
白寿彝总主编《中 评价类、
2013 全国卷Ⅱ
国通史》;梁启超 《王荆公》(1908年)
原因类、 目的类
宋代,对王安 石的评价
试题来源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关键词
2014全国 卷Ⅰ
漆侠主编《辽宋西夏 金代通史》;徐忠民 《包公叙事》等
原因类
宋代,包拯 (包青天)
2014全国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 措 施 类 、 晚清,光绪帝、
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
[例1] (2016·全国甲卷)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 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 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 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 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 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 书、画、印完美结合。
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近代世界杰出人物
[例3] (2015·全国卷Ⅱ)材料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 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 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 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 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 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 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 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
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对近代杰出人物的评价
[例2] (2016·全国丙卷)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 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 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 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 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 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 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 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