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法规第二章

法律法规第二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 )施行。

A、2002年9月31日B、2002年10月1日C、2002年11月1D、2003年12月12、《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 )。

A、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B、国家领土范围C、不包括水域及其下层D、不包括上空3、《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是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B、伤亡事故C、安全生产事故D、各种事故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投资人B、法人代表C、主要负责人D、安全负责人5、下列( )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表述是错误的。

A、必须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决策人B、必须是能够承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领导责任的决策人C、必须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投资人D、必须是实际领导、指挥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人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6个方面的职责,下列( )不在6个职责里。

A、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B、组织对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D、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

A、全面负责B、负责监督检查C、负责日常检查D、负责指挥作业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 )的罚款。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C、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 )的罚款。

A、2万元以下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1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予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 )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两年B、三年C、四年D、五年1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 )的罚款。

A、2万元以下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5万元以下D、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1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 )日以下的拘留。

A、10B、15C、20D、3013、《安全生产法》对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 )作出了规定。

A、监督职责B、地位和权利C、应尽的义务D、安全管理14、《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工会D、县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15、( )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做出处理。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工会C、劳工组织D、职工代表16、()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B、工会C、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D、职工代表17、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 )。

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D、综合监察18、( )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各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1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D、综合监察20、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属于( )。

A、中介机构B、行政机关C、事业组织D、仲裁机构21、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的范围和主要业务不包括( )。

A、矿山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安全评价、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B、安全生产监督检查C、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D、安全设备、特种设备、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工艺、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22、《安全生产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这项制度不包括( B)内容。

A、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B、安全生产责任的监督C、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D、违法责任的追究23、( )责任主体是指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人员。

按照安全生产的生产主体和监管主体划分,其包括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员和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员。

A、法律B、行政C、事故D、生产经营24、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不包括( )。

A、处理的对象不同,行政责任处理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刑事责任处理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或者其从业人员;B、责任内容不同,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比负行政责任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大;C、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程序决定;D、负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常被处以刑罚;25、《安全生产法》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不包括( )。

A、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C、从业人员D、中介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26、按照现行国务院机构设置和职能,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是( )。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制定后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备案。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B、国家质检总局C、国家工商局D、国家发改委27、《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此款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 )标准。

A、一般标准B、强制性标准C、通用标准D、推荐性标准28、《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和可以自愿采用的推荐性标准。

有关保障人身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是( )标准。

A、强制性B、推荐性。

C、建议性D、合理性29、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D、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可以30、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不包括( )内容。

A、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支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得拒绝投入或者减少投入B、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已经投入的安全资金必须管好用好,不得不用、少用或者挪用C、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已经投入的安全资金必须按期收回D、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检查、监督安全生产投入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达到保障安全生产的预期效果31、在以下的单位中,除( )企业以外,都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矿山B、交通运输C、建筑施工D、危险物品生产、经营32、《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200C、300D、40033、下述4个企业,( )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甲企业从事机械加工,员工328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乙企业从事建筑施工,员工268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C、丙企业是一个甲醇转运站,员工52人,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D、丁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员22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34、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由( )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安全监察部门C、行业协会D、有关主管部门35、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依照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 )负责。

A、工程技术人员所在单位B、本单位C、工程技术人员D、双方单位36、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

A、安全生产管理资格B、安全生产管理学历C、安全生产管理经验D、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37、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的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由( )安排。

A、生产经营单位B、从业人员C、政府财政部门D、培训单位38、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都经过( ),否则,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

A、思想教育B、特种作业培训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D、上岗前教育39、《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关于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要求不包括( )方面的内容。

A、学习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B、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C、掌握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D、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40、《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许可B、操作资格C、安全D、合格41、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42、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 )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