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装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2、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零件一般装配成合件、组件或部件后在装配到机器上。

3、合件也称为套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永久联接而成或联接后再经加工而成。

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4、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零件的精度越高,装配出的机械质量,即装配精度也越高。

零件加工的精度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5、产品的性能评定与质量标准
产品性能的评定包括: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指标。

产品质量的评定技术性文件:质量标准。

6、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质量:包括装配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
装配精度——装配的几何参数精度,包括:配合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7、装配尺寸链:装配过程中,由参加装配零件的相关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

8、装配尺寸链的类型
直线尺寸链:尺寸的环均为长度尺寸且互相平行。

角度尺寸链:尺寸的环为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平面尺寸链:尺寸链为处于同一平面内成角度关系的长度尺寸构成。

空间尺寸链:尺寸链由三维空间的长度尺寸组成。

9、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

10、装配的分类: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装配
11、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
12、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1)机械拆卸法
(2)液压法
(3)压油法
(4)温差法
13、齿侧间隙的检查:压铅丝检验法、百分表检验法
15、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联接、粘接、铆接、校正等。

16、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

17、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8、按照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类。

19、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
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20、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 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

(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
(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 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 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