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据运用技巧

论据运用技巧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
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1/2/7
11
陶渊明尽管有“猛志逸四海”,有大济苍
生之志,但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在那样的
握;
B、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深刻内
涵和 文化意义;
C、有典范的甚至诗意化的表述可资
借鉴,易于操作;
D、经典材料的叙述容易书面化,能
有效避免语言口水化;
E、经典材料的阐释空间较大,因而
具有“百变通”的可能,方便你在作文
中普遍运用。
2021/2/7
7
“经典材料”能同
A、首先分析这材
料的用途;
B、其次要学会变
换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头
脑变得圆通一点。
2021/2/7
9
经典材料通用示范: 以“陶渊明”的材
料,来应对一些高考作 文题目的写作。
2021/2/7
10
(1)2006年全国高考卷1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有些同学为写议论 文没有论据而苦恼,有 没有简便的方法、可靠 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2021/2/7
1
经典材料百变通 以一当十出佳作
——论据运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2021/2/7
2
训练题: A、我们熟悉的事例:中考高考
这个事例可以论证什么观点(或表现什么样 的主题):
1、转折;(这场考试的结果如何,就是自己的一个 重大的转折。)
不明明就是扣住了话题中的两个“问”吗?
陶渊明的归隐,就是自问不能“为五斗米
时代,他的才能还不足以在那条路上走通,
所以就归隐田园,做他的诗,采他的菊,喝
他的酒去了。陶渊明没有像这个题目中的乌
鸦那样,行也要行,不行也要行——他没有
因为渴望政治上的成就,就像屈原那样上路
走到天黑,投汨罗江而死;也没有像杜甫那样,
明明只有诗才,却偏偏自诩有能力“致君尧
舜上”。这就是陶渊明明智、通达、可爱的
2021/2/7
13
(2)08天津卷 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800字。
2021/2/7
14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追求名利,有的
人追求物质享受,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都是
人之常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
明也曾出仕为官,幻想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
2、选择;(面对学生的出格,老师可以有引导、宽 容、温和批评、刻薄等等的不同选择。)
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老师和学生都 移植注入宽容、大器的记忆。)
2021/2/7
4
从以上两例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便可用于不同的作文题;同一主题, 由于各人的感悟不一,可通过不同 的事例来展现!
是人之常情嘛。而陶渊明一身傲骨,不低头,不
苟且,做不合常情之举,做不违心之事,这是何
等202的1/2/7潇洒,何等的洒脱。
15
(3)2006四川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 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 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 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 无处不在。
这是人之常情,试想哪个读书人不想“学而优则
仕”呢?哪一个有志之士不想为“帝王师”呢?
名与利,功与禄,取之有方,用之无愧。人之常
情,实不为过。但当他的人格尊严收到侮辱之时,
他能坚守理想、信仰,当官场污秽不堪之时,他
能毅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的可贵在于他突破了人之
常情,面对浊世,多数人选择的是同流合污,这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不得抄袭。
2021/2/7
16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思”
与“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的反省,不都是陶渊明反躬自问而求得的
领悟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选择;(能参加高考,是三年前“读普高还是读 职高”选择的结果。)
3、诚信;(考试是否作弊、高考移民等都体现出了 我们的诚信度。)
4、20知21/2/识7 改变命运。
3
B、我们熟悉的事例:老师训斥学生过于刻薄 这个事例可以论证什么观点(或表现什么样的主 题):
1、转折;(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成为 学生学业成绩、性格爱好的转折。)
普通的事例尚且可以这样使用, 那么,经典的材料能不能做到以 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地使用呢?
2021/2/7
5
为什么要用“经典材料”? 1、运用“经典材料”的优
势: 有利于你写出有文化内涵
的、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有一 定文采的考场作文。具体地说 有以下优势:
2021/2/7
6
A、任何程度的学生,均有了解和掌
地方。
2021/2/7
12
陶渊明不善于写那种字句华丽的诗,与他 那个时代崇尚藻饰的诗歌风格格格不入。他 没有铺陈华藻的才能,但他却善于开掘题材, 开创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田园诗风。 他的诗风质朴醇厚,这是另一种才能。陶渊 明很明智,他没有忘记自我而去盲目模仿别 人,因了不求其同,反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 价值。如果天空上飞翔的都是捕捉小羊的鹰 群,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具有相同能力的一 种生物,这个单一的世界将会非常可怕。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
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
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一个材料完全可以运用于不同的话题、不
同的观点的作文之中。这是因为:经典材
料,无论是历史文化名人,还是经典思想,
还是形象化的经典意象或经典场景,都具
有很强的普适性。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
他们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他们的性
格和生平中,能够提炼出丰富的思想,几
乎能够对应所有的考场作文。
2021/2/7
8
如何使用“经典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