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34张ppt)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34张ppt)
结合课文和材料,说说清朝手 工业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
清代花楼木质机
表现: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代表:江宁;佛山镇
LOGO
二、商业的发展
表现:1.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 全国性市场。
《盛世滋生图》涉及 人物1.2万人,有中国 最美丽的园林、建筑 2000多栋,各种船只 400余艘,描绘的是苏 州的盛世场景,官场 、民俗文化、杂耍等 应有尽有。
表现:①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LOGO
执照上写明了 沙立目一家开垦干 地八亩,其坐落于 打麦冲;四至范围 :东到河、南到□ (这个字漫漶不清 )、西至树林、北 至山脚,对这块地 永远免收赋税。
云南布政使司发给 沙立目的开荒执照
LOGO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②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
材料描写的是清朝时期的哪两大商帮?
山西的票号商 两淮的盐商
晋商 徽商
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晋商主 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乾隆时在全国各 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其贩运销售活 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 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
徽商与晋商齐名,一代代的徽州人主要从事食 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 营活动,徽商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 、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 ,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 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 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LOGO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④经济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康熙帝万寿图
清康熙年间(1662~1722) ,福州城区有烟丝店十几家 ,年产烟丝约3.6吨。在福建 永定县,条丝烟作坊曾达到 千家以上。山西曲沃的烟丝 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由此推动和促进了其他相关 行业的兴旺发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商业的发展 表现:2.工商业市镇的繁荣
下列文字描述的是哪里的繁荣盛景泽象镇?
吴江县盛泽镇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湖北的汉口镇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乾隆时期的苏州 ---“十万烟火”,财富"甲于 天下“,”地值寸金“
二、商业的发展 表现:3.大型地域性商帮的兴起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 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 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 号称数千万两。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原因: 清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阅读P97,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内容1 耕地面积 内容2 兴修水利 内容3 庄稼种植 内容3 经济作物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0
1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LOGO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材料一: 江南地方,据洪承畴报:“明季 赋税繁重,官兵坑害,百姓极为困苦……伤 残最苦之州县,人民逃亡,田地荒芜”。 材料二: “清角行营人迹断,哀笳彻底 鬼磷吹。”
黄河筑堤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从“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 ”
③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 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
莆田人陈鸿在《国初莆变小乘》中说: “番薯亦天启时番邦载来,泉入学种, 初时富者请客,食盒装数片以为奇品。 ”钟桐山湖北《武昌县志》说:“高宗 纯皇帝特饬中州等地给种教艺,俾佐粒 食,自此广布蕃滋。”
三、人口的增长
LOGO
观察下列表格,结合课后活动-1,从中你得出了哪些信息?你怎么 看待这样的问题?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 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 重,地力下降。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至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 到三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经 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农业收益世界第一(用 最少的耕地养活最多的人口);中国对外贸易出 超量世界第一;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意 义
壹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 贰 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
动的作用。
叁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0
2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LOGO
《丝织十景图》描绘了丝织过程中10道工序:胰炼、染色、络丝、牵经、摇纺、接经、挑花 、倒花、织绸和提花,不同的工序产生泡丝工、染丝工、整经工、接头工、倒花工等不同的工 种。《丝织十景图》中出现了60多个人物,为清一色的男性。这些男性主要是从事丝织业生产 的操作工,画面上偶尔出现头戴红顶帽的,则是官府所派的管理人员。
——邱象随《过新城东平侯旧府》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LOGO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阅读课文P96-97,回答清初农业生产的三个问题:
原因表现Biblioteka 意义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LOGO
《雍正耕织图》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 ,共有图46幅,其中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并盖有“雍亲王宝”和“破尘居 士”两方印章。画册用笔精到、设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描绘了劳动者辛勤耕作的场景。
商帮的影响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 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徽商代表--胡雪岩
0
3
人口的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发明展末,人国口力锐增减强,社会安定 清初人口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表现
乾隆末年,人口达到3亿, 占当时世界的1/3
康熙时期,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
LOGO
二、手工业的发展
据《大清会典事例》所载:“乾隆 十年奏准,江宁现设机六百张,机 匠一千七百八十名。苏州现设机六 百六十三张,机匠一千九百三十二 名。杭州现设机六百张,机匠一千 八百名。外江宁现留摇纺、染匠所 管高手等匠七百七十七名,苏州挑 花、拣绣所管高手等匠二百四十三 名,杭州摇纺、染匠、挑花及所管 高手等匠五百三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