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实务第七讲PPT课件

公共关系实务第七讲PPT课件


信息传播的特点: 1、社会性 2、普遍性 3、工具性 4、互动性 5、符号性 6、共享性
(二)传播的要素
1、传播者 2、传播内容 3、编码、 4、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人体、符号和实物媒 介 5、传播对象:也称为信宿、受传者或受众 6、译码 7、干扰:干扰是传播过程中放大或缩小信息量使 信息失真的因素 8、共同经验范围:共同经验范围是传播者与受传 者之间必须有的”共同语言“ 9、反馈:也称为传播效果 10、环境
印刷传媒的优缺点:
优点:
1、便于选择,可以任意选择阅读内容,在时 间、空间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余地
2、便于保存和查找,可以摘录、复制,作为历 史资料和专门知识重复使用。
3、信息内容详细深入,适用于进行深入报道或 详细阐述某个新闻事件或者问题
缺点:
1、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读者数量有一定的限制
2、杂志、书籍的专业性强,更需有专业知识才 能阅读
导盲犬
三、传播的类型与方式 (一)、传播的类型 1、自身传播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4、群体传播 5、大众传播
(二)传播的方式 1、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 3、循环传播 4、螺旋型传播 5、多级传播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与选择
一、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种类与特点
(一)、印刷传媒:
印刷传媒是指以文字和空间因素来组织信息 的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
B、同一国家的同一民族因地区的不同而造成的语音 不同,也造成严重的传播障碍。 C、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地区的人的信息传播 会遇到语义障碍 (2)、符号障碍 (3)、观念障碍 (4)、心理障碍 A、感情失控导致传播障碍 B、迷信权威的心理会导致传播障碍 C、不调和心理会造成传播障碍 D、两极化心理也会造成传播障碍
3、生动性、及时性差,特别是杂志或书籍发行 周期长,所以信息传递不及时。
海德堡印刷媒体学院(PMA)
公元1041-1048年间, 毕昇
(二)、语言传媒:
语言传媒包括有声和无声语言媒介
有声语言媒介:交谈、演讲、谈判、讲话、报 告等。
信息反馈及时,效果显著;
无声语言媒介:各类文字材料、报刊、杂志、 书籍、照片、图画、商标、徽章。
互联网代表着一场无处不在的重大传播革命。
网络技术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参与网络传播。当 然,正是由于这一平等参与性特点,使网络传媒 具有了不可控制的特点。
二、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选择 (一)传播对象: 1、公众文化层次 2、公众年龄的架构 3、公众生活、工作习惯 4、公众经济状况
(二)、传播内容: 1、传播信息的难易程度 2、传播信息的价值大小 3、传播信息内容详细程度和趣味性 4、传播信息内容的性质 三、经济因素 四、媒介本身的特点
(四)、电视传媒: 电视是20世纪50年代后兴起的现代大众传播媒 介。它能够集音响、图像、动作、色彩于一身, 在传播信息过程中,能同时诉诸人的听觉、视觉, 形象生动,真实感强,最易激发人的兴趣和抓住 人 注意力。
受时空限制和投入费缺点用高等缺点。
(五)网络传媒:
利用互联网技术并以此作为传播媒介的传播。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是传播学 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被誉为“传播 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 究机构和第一个传播院系,编撰了第一 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 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 学教授头衔的人。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国当代著名 历史学家。1913年生于加拿大 温哥华。 文明究竟是不是线性传播的
二、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即将传 播过程确定为以传播者为起点,经过 媒介,以受传者为终点的单向直线运 动。
另一类是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是美国著名传 播学专家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他引进了反 馈机制,讲反馈过程与传受双方的互动过程联 系了起来,使传播成为一种互动的循环往复的 过程。
编码(制作)

解释
译码(还原)
译码(还原)

解释


编码(制作)
韦伯尔-施拉姆控制论传播图----
编码 解释 译码
信源 信宿
传者
传播 反馈
信息 信息
传播 反馈
信源 信宿
编码 解释 译码
受者
(二)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研究传播规律,分析信息障碍,既要考虑人与社会 系统,也要考虑人与机械系统。 1、人与机械系统的障碍 主要指不能维持传播通道畅通无阻的因素 2、人与社会系统的障碍 主要指个体之间的不同的经验范围造成的 (1)、语言障碍 A、不同国家、民族的传播沟通会遇到语言障碍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是荷兰,于1927年10月24日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座永久性的对外广播电台,向其殖民地爪哇等地进行广播。
(三)广播传媒: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就 是广播
信息传递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传递种 类丰富、投入费用低、渗透性强等优点。但由 于广播媒介无法达到信息的形的认知、色的认 知、味的感觉等。
20世界影响世界的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鲁亚克《在路上》 霍金《时间简史》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 萨特《存在与虚无》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
5W理论----

(传者)
说什么
公共关系三要素(之二) ---公共关系传播
导言:传播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公共 关系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传播原理
一、传播的概念与要素
(一)传播的概念:
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信息 的传播和分享。信息交流就是信息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信息交流的过程就 是传播沟通的过程,重视信息就必须重视传播。
(信息)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
对谁
(受者)
取得什么效果
(效果)
修正补充后的“5W理论”---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在什么情况下? 为了什么目的? 取得了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
香农-韦弗模式示意图----
信 信息 发射器 信号

(传者) 制成
符号
信 信号 通 还原受 信源自 者目 的 地噪音
宣伟伯对香农-韦弗模式示的修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