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A2卷)
(20 年至20 学年度第学期)
考试时间:年月日(120分钟)课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本科)教室签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运输一致性
2.物流信息
3.JIT
4.功能别物流成本核算
5.QR
二、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5分)
1.物流的构成要素包括功能要素及活动要素。
()
2.物流战略实施主要涉及:建立年度物流目标;制定物流政策;配置物流资源;外部资源运用;组织配合与结构调整;利益分配及文化认同。
()
3.运送代理型物流战略适用于物流市场中的运输提供者。
()
4.仓库定位是对仓库内部过道大小、货架位置、配备设备及设施等实物布局进行决策。
()
5.按物流活动分类,可将物流信息分为物流系统内信息和物流系统外信息。
()
6.按物流范围进行分类,可将物流成本分为商品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和物流管理费。
()
7.企业物流组织大体上经历了2个发展时期:物流职能分散阶段、物流职能集合阶段。
()
8.物流职能结构组织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
9.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方法有讨论法、案例研究法、职位扮演法和管理游戏法等。
()
10.利用会计方法进行核算,提供的成本信息比较系统、全面且准确真实,但方法比较复杂。
()
11.机械手是一种能够自动定位控制、可以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设备。
()
12.商品出库作业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发货前准备和发放商品。
()
13.20世纪90年代以后,推动物流发展和物流地位改变最主要环境要素是服务的高要求。
()
14. Hoover方法包括①以市场定位的仓库选址;②以生产制造定位的仓库选址。
()
15.1956年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以后,日本社会各界开始把物流作为一个运输与保管系统来看待。
()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物流强调生产、销售、()是企业经营的三大支柱。
A. 财务
B. 物流
C. 管理
D. 人
2.物流绩效若有偏差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般说来主要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机会本身不符合客观、()。
A. 执行过程中发生
B. 人员误差
C. 机器故障
D. 流程障碍
3.按仓库的功能分类,可将仓库分为储存仓库和()。
A. 流通仓库
B.固定仓库
C. 流动仓库
D. 配送仓库
4.有效的“先进先出”的主要方式:贯通式货架系统及()等。
A. 科学管理
B. 设备自动化
C. 计算机存储系统
D. 流程优化
5.按照包装的层次和防护要求可以将包装划分为个包装、()和外包装。
A. 中包装
B. 小包装
C. 内包装
D. 大包装
6.按照支付形态分类是以财务会计中发生的费用为基础,将物流成本分为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以及其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
A. 上游企业支付的物流费
B. 采购物流费
C. 销售物流费
D. 外购或委托物流费用
7.物流成本效用系数的计算公式是:物流成本效用系数=()。
A. 物流成本变化率/销售额或利润额变化率
B. 物流功能成本/物流总成本×%
C. 物流成本/(销售费用+一般管理费)×%
D. 物流成本/企业总成本×%
8.关键时刻模型包含两部分,即()、客户和员工行为模式。
A. 服务背景
B. 服务圈
C. 客户心理状态
D. 员工心理状态
9.物流战略管理由三个阶段构成,即物流战略制定、()、物流战略控制。
A. 物流战略机会
B. 物流战略实施
C. 物流战略监督
D. 物流战略评价
10.运输方式选择可以使用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
()
A. 价值功能法
B. 成本费用分析法
C. 成本效用比法
D. 单位贡献法
11.如果企业有多个仓库,就要做出如下决策:是否所有仓库都储存全部产品线、是否每个仓库具有某种程度的专用性、()。
A. 是否将专门存储与通用存储相结合
B. 是否取消多余仓库
C. 是否将安全库存与流通库存结合
D. 是否租出一些仓库
12.ABC分类管理法的一般步骤:(1)数据收集;(2)();(3)绘制ABC分类计算表。
A. 数据整理
B. 数据处理
C. 数据分析
D. 数据筛选
13.按物流信息的作用分类不同,可将物流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及()。
A. 语言信息
B. 数据信息
C. 文字信息
D. 语用信息
14. 物流成本定量分析的方法有:(1)对比分析法;(2)()。
A. 会计方法
B. 连锁替代法
C. 统计方法
D. 会计与统计结合方法
15.存货可分为:基本储备与()。
A.安全储备
B.预留储备
C. 流通储备
D. 加工储备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物流对环境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等。
A. 减少耗费
B. 交通拥挤
C.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D. 噪音与大气污染
2.企业无形资源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
A.活动(功能)
B. 人力资源
C. 组织资源
D.技术资源
3.我国物流的发展经历了物流概念产生以前的时代、()等阶段。
A. 物流概念的引进与试验
B. 物流合理化时代
C. 物流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复兴与发展
D. 物流高度化时代
4.可供参照的装卸搬运作业绩效的基本评价指标有以下几项:()、费用率、人员劳动效率。
A. 设备利用率
B. 人均产出比
C. 业务完成额
D. 差错事故率
5.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码制是()。
A. UPC条码
B. EAN条码
C. 交叉二五码
D. 三九码
6.物流服务的三要素是()。
A. 备货保证
B. 输送保证
C. 品质保证
D. 质量保证
7.按照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挪动移位作业及()。
A. 堆垛拆垛作业
B. 装货移动作业
C. 检查检验作业
D.分拣配货作业
8.一般而言,进行配送网点布局的常用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A. 模拟方法
B. 解析方法
C. 三维方法
D. 启发式方法
9.仓库分区分类的方法有①按货物种类和性质分区;②按不同货主分区分类及()。
A. 按物货流向分区分类
B. 按货物品种分类
C. 按货物危险性质分区分类
D. 按仓库位置分类
10.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有:迂回运输、倒流运输、运力或托运方式选择不当和()。
A. 运输车辆的空驶
B. 重复运输
C. 过远运输
D. 对流运输
11.盘点的方法有()。
A. 一齐盘点法
B. 分区盘点法
C. 循环盘点法
D. 日常循环盘点法
12.包装标志是说明被包装商品的性质和物流作业安全提示、理货分运提示的文字和图像。
具体包括:()、国际通用装卸货标志和国际海运危险品标志。
A. 识别标志
B. 指示标志
C. 牌号标记
D. 警告性标志
13.一个全新的物流信息系统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功能要求有:数据能被控制和分析、大范围及()。
A. 数据可交换
B. 算法的优良性
C. 演示
D. 实用性
14.物流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方法有()。
A. 民意测验法
B. 因素评分法
C. 综合考评法
D. 180度反馈评价法。
15.提高仓容利用率的方法有采取高垛的方法及()。
A. 缩小库内通道宽度
B. 减少库内通道数量
C. 采用”先进先出”出货
D. 采用”五五堆码”方式
五、简述题(每题4分,共16分)
1.按照物流竞争态势不同,可供企业选择的物流战略类型有哪些?
2.自营仓库在选址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因素?
3.如何实现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4.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的功能与技术要求是什么?
六、计算题(共6分)
某公司欲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
以R、T、S分别代表铁路、公路、水路,F1、F2、F3、F4分别代表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为评价因素,且各指标的权重均为0.25。
相关数值如下表,请采用综合评价法帮助该公司决策。
七、案例分析(共8分)
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我国某汽车制造厂,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在是一个联合企业集团,包括各个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组装,产品运输均由各子公司承担,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但是品种单一,汽车销量小。
分析该物流系统及其特点,并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