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10-27-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015-10-27-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三、毕业生的几种就业去向
五、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 2、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
3、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影响到就业水平
4、区域经济格局调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导致劳动力流动新变化 5、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导致供求双方难以对接
史上更难就业季
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 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新增岗位 总量的22%。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 为412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 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 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而2006 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年实际 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三 个22%”,一个“19.9%”不但充分显示出2006 年高校毕业生十分严峻的就业寒流,而这股寒 流,还将持续影响2016年毕业生的就业,并可 能再度“降温”。
6、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150万人就业,经济下行势必会影 响到就业。我国处于结构调整重要时期,传统行业面临困境,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岗位增长 的支柱。 李克强总理在多种场合提到:就业是一切的基础;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万众创新都要先靠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政策从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预计2016年,政策方面将力保就 业。 除了大环境,社会人为因素也对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毕业生要求两极化,本科以上学历以 及有专业技能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较受欢迎,普通大专生遭遇就业尴尬;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 单位的要求差距依旧存在。
2、劳动力供求矛盾将继续对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
• 一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率高已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 处流”,每到年底,人力资源市场员工跳槽、另觅高就的现象十分普遍,节后企 业一般都需要进行补充式的招聘;二是农民工“返城流”和企业“招工流”错位导 致“招工难”加剧;三是技术人才供求失衡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企业对技术、 高级技术等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 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01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
——王平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2、应届大学生 毕业规模超大 3、毕业生就业
1、社会需求相
对疲软
“质量”和就
业稳定性下降
僧多粥少, 南辕北辙
201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近几年,国内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社会需求有限。
预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没有找 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就业难!难在何处?
劳动部门数据表明:
毕业生扎堆大城市;就 业已成热门话题。
——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研究生专场,一万多学生争抢4000岗位。 本科生专场,2万学生争抢3000岗位
关键是要大力改革用人制度和转变择业观念
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有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毕业生的 就业机制有待改革, 就业政策有待完善
第二,大学毕业生的 就业渠道亟待畅通
第三,大学毕业生的 就业服务有待加强
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提高职业 素质,增 强就业力
认清就业 形势,切 勿盲目悲 观
调整就业 观念拓展 就业领域
响应政府 号召,抓 住机来!
就业形势不乐观任务依然艰巨
1、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 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 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 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 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特点:
5 4 3 2 1
• 就业竞争 越来越激 烈
• 公招性 (含公务 员、事业 单位)工 作岗位招 聘大量
• 国家及省 级公务员 选拔偏重 基层、百 万英才齐 挤独木桥
• 用人单位 对大学生 毕业生的 需求标准 更加刁难
• 中小(民 营、外资) 企业以及 省内三线 城市事业 单位是毕 业生的主 要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