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学期课内阅读

五年级上学期课内阅读

洼垤乡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度秋季学期五年级语文课内阅读【1】课内阅读(15分)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写的《》,课文原题是《_______________ 》。

(2分)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仍然()恭恭敬敬()3、照样子写词语。

(2分)恭恭敬敬:娓娓动听:4、按要求写赞美教师的四字词语和格言。

(2分)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言:5、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和之情。

(2分)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用“”勾画出“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的句子。

(1分)8、谈谈你对“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理解。

(3分)【2】课内阅读(15分)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1、用“”画出选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2、这段话选自《》,文中的陶校长指我国知名教育家我还知道他的一句名言: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根本一坏”中的“根本”指:(2)、“讲究‘公德’”中的“公德”指:(3)、“讲究‘私德’”中的“私德”指:(4)、“学习做‘真人’”中的“真人”指: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两句话的含义。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5、陶校长从、四方面要求我们问自己,他为什么要这样问?6、按要求改写句子。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5、给短文分层,并写出各层意思。

【3】课内阅读(15分)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去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1、短文选自《》,是一篇。

2、课题的含义是。

3、这段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4、第三节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5、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和,想像到的丰收和的场面,领略了的美好景象。

6、“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请仿照写一句。

说:吧,,!【4】课内阅读(15分)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也不动□“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你别看它可以连续几个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也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捉昆虫。

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获食物。

”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

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呢?”“真的,不信,马上试试看。

”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叶色。

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棕色的泥土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绿色变为棕色。

再把它放在水泥板上,又从棕色变为浅灰色。

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朋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

于是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1、短文选自《》,本文通过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第一自然段加标点。

3、短文第一自然段按、、的顺序来观察变色龙。

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变色龙()的头()的尾巴()地窥探()地介绍5、用“”划出文中的两个过渡句,用“=”画出变色龙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变色龙捕食快的句子。

6、短文写出了变色龙的和的特点。

7、文中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意思是,具体指;“凶相毕露”的意思是,具体指。

8、文中最后,我们把变色龙放归大自然,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5】课内阅读(15分)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

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

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又黑又亮(ABAC):依依不舍 (AABC):3、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个比喻句用比喻4、金蝉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5、用“﹋”画出金蝉脱壳时你认为最有趣的部分。

6、请找出金蝉脱壳时尾巴出壳时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

7、写出刚出壳的蝉儿身体颜色的情况。

【6】课内阅读(15分)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

()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友人家门没有闩,()不能莽撞推门,敲们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贾岛犹豫不决是因为,韩愈认为用“敲”比“推”好是因为3、读了片段,我认为贾岛是个的人,韩愈是个的人。

【7】课内阅读(15分)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

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

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

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

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

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

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

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

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植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

“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

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给短文□处加标点符号。

2、把短文画“﹋”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短文选自《》,是一篇。

我知道的这样的故事还有《》、《》、《》等,本文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嫦娥,的后羿,的逢蒙。

4、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

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重阳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新春佳节5、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

,。

6、乡亲们为什们想念嫦娥?【8】课内阅读(15分)“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少愉快呀!□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1短文选自(国家)伟大作家,写给的信,题目是《》。

2、给文中最后一段加标点。

3、“栽”字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去部首有几画,你知道的形近字有:。

4、用“无论……都……”造句。

5、文中两次出现“美好的东西”,第一次指:,第二次指:。

6、第三自然段中的“给”指;“拿”指。

7、读了这封信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9】课内阅读(15分)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纤弱),随时可能死去。

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要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平静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可恨)的艾滋病。

他一边(顽强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虚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1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分)()的身体()的声音()地面对()地斗争3、用“不是……而是……”说一句话。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的了什么?5、每年的月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我们青少年是防治艾滋病的主力军,请为今年的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公益广告用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