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目录一、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建设方案简述 (1)1.3项目依据 (2)1.4研究方法 (3)二、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的界定 (4)三、区域道路交通及用地条件分析 (5)3.1现状道路条件 (5)3.2项目区域公共交通现状 (6)3.3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 (6)3.4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特征 (7)四、设计方案交通评价 (9)4.1项目建筑总平面交通评价 (9)4.2项目停车设施交通评价 (11)五、项目生成交通量预测 (12)5.1 项目评价时段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12)5.2 背景交通量预测 (12)5.3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 (16)5.4 交通分配 (18)六、交通影响程度分析 (20)6.1 主要路段交通负荷分析 (20)6.2 对邻近交叉口交通运行的影响 (21)6.3 对路段交通运行的影响 (22)6.4 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24)6.5 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4)七、小区交通组织设计 (24)7.1 小区内部交通组织设计 (24)7.2 小区外部交通组织设计 (25)7.3 停车交通组织设计 (25)7.4 交通标志设置 (25)八、结论与建议 (25)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一、概述1.1 项目背景浪琴湾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项目小区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西距未央路(迎宾大道)约1350m,东距太华北路850m,距离市中心(钟楼)约9.5km,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32342。

用地范围为:西起小区西规划路(规划路西为长庆油田住宅区),东至小区东规划路,南至凤城五路,北至常青二路。

小区现状用地主要为农田和两个小企业(宏远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和庄稼汉食品有限公司,其用地为租用当地村民土地,现准备搬迁),小区内北部是红色村耕地(61 亩),南部是西十里铺村耕地(48 亩)。

周边主要道路有未央路、太华北路、常青二路,其余均为村道,宽度小,等级低,尚未按规划建成。

目前小区的西侧与长庆油田住宅区(已经基本建成)为邻,小区东侧、北侧、和南侧基本为农田,无大规模住宅用地。

小区具体位置见图J1 所示。

根据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至2020 年),其周围用地均规划为城市用地,主要是居住用地(如图2 所示)。

按城市交通影响评价试行规定,城市区域内部如此建筑规模的住宅小区应该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以保证项目建成后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交通环境,将项目建成后对周围路网的交通影响降至最低。

因此,根据西安市规划局对新建项目的要求,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作出该项目实施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和优化建议,以满足城市结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要求。

1.2 项目建设方案简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3234 m2,除代征道路用地外,实际用地为518982。

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居住户数为1571 户,人口为5498 人,建筑住宅以高层住宅为主,功能较为一。

根据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本小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表1-1 所示。

--2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表1-1 浪琴湾住宅小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编号名称数量单位1 用地面积2 居住户(套)数1571 套3 居住人口(以3.5 人/户计)5498 人4 总建筑面积4地上建筑面积177685 m2其中高层住宅面积163220 m2商业及配套用房面积14464 m2社区用房1420 m25 地下建筑面积6 建筑密度25.1 %7 容积率3.42 ——8 绿化率35.2 %9机动车泊位786 位其中地下停车位360 位地上停车位426 位10 非机动车停车位1.3 项目依据浪琴湾居住小区项目设计方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5)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10)--3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公安部、建设部联合颁布1988.10)交通工程手册《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修编西安市规划局《关于对新建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通知》(市规发【2002】78 号)1.4 研究方法本项目将根据以上依据及要求,按照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运用交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评价。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区域背景资料分析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的非项目交通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交通系统情况等,通过这些背景资料与由于项目建设引发的变更数据对比分析,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改善措施。

(2)项目交通预测预测目标年项目产生的交通影响包括以下内容:交通生成,交通方式分担,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

(3)非项目交通预测除项目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状况外,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他项目以及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也会产生影响。

未来交通需求包括项目交通、区域内其他已审批同意建设项目的交通以及区域现状交通乘以自然增长率的总和。

(4)项目影响评价评价项目交通影响并制定交通改善方案应包括如下方面:①交通总量预测与荷载能力分析将项目交通量和非项目交通量叠加,得出交通总量,通过对比路段、交叉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4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流量、负荷度等技术指标,评价交通系统能否满足增长的交通需求。

②项目出入口与交通组织项目进出城市道路的出入口的设置应使进出车辆安全、有效,尽量避免影响非项目交通,出入口的大小要满足服务车辆的大小和运行的要求。

以此为标准评价现状出入口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提出必要的合理化建议。

③停车设施供需平衡分析项目要提供适当的停车位,满足项目产生的交通需要,并符合地区交通政策。

④交通安全分析区域内有无事故多发地点,找出原因,并在规划设计上提出改进意见。

项目的内部交通组织和外部出入口的设置要尽量减少与行人的冲突,从停车场和公共汽车站到建筑出入口的行人路线也要考虑安全问题。

二、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的界定浪琴湾住宅小区预计将于2008 年建成,考虑到住宅区销售和房屋装修等因素制约小区内住户完全入住还需一段时间,故确定2010 年为拟建项目的目标年。

交通影响区域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项目的地点、工程规模以及周边交通设施状况。

一般应包括开发工程所在地区和交通影响较大的周围地区。

本项目处于城市北郊新建地区,小区交通集散大都需要经过未央路、太华北路及凤城五路,由于项目开发规模大,因此可以认为本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将对小区周边道路以及主要交叉口节点产生影响。

目前凤城五路只有部分地段投入使用,常青二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根据实际交通观测显示并没有实际交通量。

两侧规划路尚未开始修建,也没有实际交通量。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报告对浪琴湾项目小区交通影响的范围界定在:未央路、凤城六路、太华北路、凤城四路所围合的区域以及产生影响的主要道路交叉口(见项目区位图J1)。

--5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图2-1浪琴湾住宅小区在西安市用地规划中的位置三、区域道路交通及用地条件分析3.1 现状道路条件由于现状项目周边用地除西侧的长庆油田住宅区外,大部分尚未开发,以农田居多,有个别小企业。

小区周边现状道路主要有未央路、太华北路、常青二路,其余均为村道,道路密度低,宽度窄。

主要情况如下表所示:--6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表3 现状道路的等级、断面布置及功能小区及周边现状实际图像可参见图J9~0。

3.2 项目区域公共交通现状由于小区处于城市北郊新建地区,现状周边路网条件差,交通需求较低,故小区周边配套的公共交通设施不够完善。

但因未央路和太华北路为城市主干路,仍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该区域。

3.3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道路名称等级、断面布置及功能未央路为西安市主要的南北方向主干路,其连接北二环及绕城高速,是南北中轴,既是交通干线及迎宾景观大道,又集中了城市多项职能。

道路红线宽60m,其中机动车道为双向四车道16m (中央无设施隔离),两侧通过的分隔带与非机动车(每侧)分离,人行道每侧面设有公交专用线路,路面状况很好。

太华北路为城市南北向主干路之一,与北二环以及环城路衔接,与自强西路等城市次干路相交,是连接北郊与东郊的交通干路,双向四车道16 m (中央无设施隔离),道路红线宽40m,两边分设非机动车道(每侧 6 m),有设施隔离,人行道每侧5 m。

凤城五路为城市次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具一定生活服务设施的绿色景观轴,双向四车道,道路红线宽40m,双向四车道16 m (中央无设施隔离), 两边分设非机动车道(每侧6 m),有设施隔离,人行道每侧 5 m。

位于未央路以西的路已经建成,但未央路以东、小区以南的凤城五路尚未修建。

常青二路目前为部分为水泥混凝土路,宽7m,但路面破损严重小区东规划路尚未修建,目前为农田小区西规划路目前为农田机耕土路--7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用地功能的分布、土地使用强度来看,现状用地周边主要为农田用地,根据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见图2-1)。

其中,小区西面为已建成的长庆油田家属区,东面、南面为农田,北侧有部分废弃的厂房。

小区内现有陕西宏远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庄稼汉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及部分农田和坟地。

临近拟建项目的建筑多为住宅建筑,拟建项目也多为小高层和多层住宅,根据西安市总体规划(图2),从用地性质来看,目前的用地匹配及规模不具备产生和吸引高强度交通量的能力。

但是,随着周边用地的相继开发,将导致周边道路交通量的增加,如不加以科学理性的分析与控制,交通问题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会影响以后周边地区的发展及交通出行。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充分分析各种条件的基础上,以区域交通合理分担为原则,进行该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

3.4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特征为了解拟建项目交通影响范围内的道路交通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交通影响分析报告项目组在既有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于2006 年6 月8 日(星期四)对与拟建项目密切联系的路段及主要交叉口进行了一个交通高峰小时的实地补充观测,取得了真实可信的交通数据,为进一步分析项目周边的交通条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由于项目目前所在地为农田,无大量交通量,因此,选择在其周边的城市主干路进行交通流量调查,调查地点见图5-1。

A.未央路与凤城五路交叉口拟建项目规划用地位于未央路与凤城五路交叉口的东北约1350m 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