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2017、6、28项目名称:******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 证书等级甲级项目成员:项目负责人 *** 规划设计师编制人员 *** 规划设计师*** 助理规划师目录第1章概述1.1项目概况与研究目的 (2)1.2工作依据与研究方法 (2)1、3 项目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确定 (3)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2、1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 (4)2、2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系统现状与规划 (4)2、3 项目周边交通现状评价 (5)第3章项目交通影响评价3、1 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分析 (8)3、2 公共交通影响分析 (8)3、3 非机动车影响分析 (8)第4章项目配套设施分析4、1 项目影响区规划道路条件分析 (9)4、2 项目区内停车设施供需分析 (9)4、3 住宅区交通组织分析 (10)第 5章结论与建议5、1 分析结论 (10)5、2 相关建议 (11)第 1 章概述1、1 项目概况与研究目的*****位于**市**区,南侧为***路,东侧临 ***路,西临***大道,北侧顺堤河绿化带,靠近***,其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如图1-1 所示。

该项目已经于2011年投入使用,项目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较好,通行便捷;周围生活、市政公用设施有一定配套,已经建成几个高档居住小区,对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图1-1 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项目规划总用地276、3亩,调整前设计容积率0、45,计容建筑面积83650平方米,建筑密度37%,绿地率34%,机动车位53辆,非机动车3168辆。

此次将西侧原规划的体育馆调整为5000平方米,新增两幢教学楼,共40间标准教室,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

调整后设计容积0、47,计容建筑面积85890平方米,建筑密度39%,绿地率35%,机动车位81辆,非机动车5440辆。

目前在校师生5600人,预计规划新增学生1600人,预计将来在校生7200人。

项目地块现状如图1-2,原规划总平面如图1-3,原规划鸟瞰如图1-4,调整部分局部规划鸟瞰如图1-5,调整后规划平面如图1-6。

该项目属于学校建筑,建设规模较大,建成投入使用后引发的交通量会对周围交通系统产生多大的交通影响,就是否处于路网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尚缺少专业的分析及评估。

*图1-2 项目地块现状*图1-3 原规划鸟瞰图*图1-4 原规划总平面图**图1-5 局部调整地块规划平面及效果为了保证项目调整部分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与外部交通环境,同时也使项目建成后对周围路网的交通影响减至最小,建设单位委托****公司进行该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与建议。

1、2 工作依据与研究方法1、2、1 工作依据(1)**市城市总体规划(2)**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交通影响评价相关技术要求(4)项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与法律法规1、2、2 研究方法本项目将根据以上依据及要求,按照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与步骤,运用交通工程的理论与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评价。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区域背景资料分析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的非项目交通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交通系统情况等,通过这些背景资料与由于项目建设引发的变更数据对比分析,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改善措施。

(2)项目交通预测预测目标年项目产生的交通影响包括以下内容:交通生成,交通方式分担,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

(3)非项目交通预测除项目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状况外,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她项目以及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也会产生影响。

未来交通需求包括项目交通、区域内其她已审批同意建设项目的交通以及区域现状交通乘以自然增长率的总与。

(4)项目影响评价评价项目交通影响并制定交通改善方案应包括如下方面:①交通总量预测与荷载能力分析将项目交通量与非项目交通量叠加,得出交通总量,通过对比路段、交叉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流量、负荷度等技术指标,评价交通系统能否满足增长的交通需求。

②项目出入口与交通组织项目进出城市道路的出入口的设置应使进出车辆安全、有效,尽量避免影响非项目交通,出入口的大小要满足服务车辆的大小与运行的要求。

以此为标准评价现状出入口设计就是否满足要求,并提出必要的合理化建议。

③停车设施供需平衡分析项目要提供适当的停车位,满足项目产生的交通需要,并符合地区交通政策。

④交通安全分析区域内有无事故多发地点,找出原因,并在规划设计上提出改进意见。

项目的内部交通组织与外部出入口的设置要尽量减少与行人的冲突,从停车场与公共汽车站到建筑出入口的行人路线也要考虑安全问题。

1、3 项目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确定****建于2009年,除原规划体育馆未建设外,学校已经投入使用多年。

考虑到这次调整地块新增教学建筑的建设时序与投入使用周期,确定2020年为拟建项目的目标年。

交通影响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交通生成量及分布状况进行影响评价,包括对其周边连接道路与临近主要干道的影响。

根据本项目的位置、性质与规模,确定直接交通影响区为***路、***路、***与***路围成的区域。

项目影响范围如图 1-6所示。

*图1-6 拟建项目影响范围图第 2 章项目建设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2、1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从用地功能的分布、土地使用强度来瞧,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基本上以住宅区用地为主,北侧为*生态休闲风光带。

周边已经与正在建设的住宅区有:**花园、**美地、***、****城、***花园、***城等。

地块周边目前的用地匹配及规模目前还不会产生与吸引高强度交通量的能力。

*图 2-1 项目周边土地开发现状随着项目所在区域正在开发建设,周边土地利用性质与强度将发生变化,项目目标年土地利用规划如图 2-2 所示。

对比图 2-1 与图 2-2 可知,项目性质与规划的用地性质相符。

*图 2-2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规划2、2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系统现状与规划项目交通影响范围内的路网布局基本呈方格状,主要道路包括**路、**路、**大道、**路、**道、**道、**道、**路、**路等。

其中**大道、**路为快速路,**大道、**路为主干道,**路、**路、**大道规划为次干道,**大道、**路为支路。

**路为城市畅通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路为**市城市东西贯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道将**湖景区直接与**市核心城区连接, 对促进**湖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状道路网状况如图 2-3 所示。

*图2-3 项目周边道路网现状图2、2、1 项目周边交通系统现状项目周边道路状况如下所述,实地踏勘调查道路现状如图2-4 所示,道路等级、断面布置及功能见表2-1。

(1)快速路**路(2)主干道**大道**大道**路(3)次干道**路**路**大道(4)支路**大道**路*图2-4 项目周边路网路段现状图表2-1 现状道路的等级、断面布置及功能规划路网如图2-5 所示。

(1)快速路**路(2)主干道**大道**大道**路(3)次干道**路**路**大道(4)支路**大道(**路)**路*图2-5 项目周边路网规划2、3 项目周边交通运行特征及现状评价为了充分了解拟建项目交通影响范围内的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交通问题,项目承担单位在已有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与项目相连接的主要路段及项目周边干道相交的主要交叉口分别进行了多个小时的实地补充观测,取得了真实可信的交通数据,为进一步分析项目周边的交通条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拟建项目交通影响范围内交通现状评价如下:(1)由**大道与**路交叉口处非机动车早高峰出现于7:30~8:30,而机动车出行高峰则较之晚1小时,这说明拟建项目影响范围内的机动车出行多为过境非工作出行。

(2)与拟建项目密切联系的交叉口,受南北方向左转非机动车辆以及部分过街行人通行的影响,致使直行与左转机动车辆顺畅运行受到一定干扰。

(3)与拟建项目相邻的三条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优良,这使得拟建项目诱发交通量的适度增加具备可行性。

第 3 章项目交通影响评价3、1 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分析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重点在于评价拟建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对未来路网影响的大小,以及影响就是否处于路网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使交通影响降至最低。

其中,主要部分为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分析,即通过交通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测评,计算出拟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影响范围内主要路段及交叉口的影响程度。

3、1、1 主要路段交通负荷分析通过对拟建项目生成的交通量在影响范围内路网上的分配结果,并与背景交通量进行叠加,得到项目建成前后相关路段高峰小时交通量及交通负荷见表3-1,路段服务水平详细对比见图3-1。

项目建成后**路-**路交叉口机动车交通量见图3-2。

***(a)建成前(b)建成后图3-1 项目建成前后路段交通服务水平对比图表3-1 项目建成前后主要路段高峰小时机动车交通量及交通负荷由表3-1可以瞧出项目建成前后**路、**大道的负荷度(V/C)变化较小,而**大道上承担了较大的分流交通量,但由于本身道路已经承载了较大的流量,所以V/C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路交通负荷度变化也不就是显著。

根据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口服务水平划分标准(见表3-2),可以瞧出**路与**道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保持A级不变,**道保持原有B级服务水平,而**路也保持原有的A级服务水平。

根据预测交通增长幅度以及各路段的交通负荷变化来瞧,道路在满足较好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拟建项目新增交通量并未使道路系统服务水平降低。

表3-2 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口服务水平划分标准3、1、2 交叉口交通负荷分析通过对未来年交叉口进口道交通量的汇总,得到项目建成后相关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及负荷度,见表3-3。

表3-3 项目建成前后**路-**道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及交通负荷按照表3-2的划分标准,项目建成前后交叉口的交通负荷仍保持B级服务水平,交叉口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可以初步论断仅凭该项目的实施并不会对其周边道路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

*图3-2**路-**道交叉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流向图3、2 公共交通影响分析根据调查,拟建项目临近道路公交线路较少,附近共设置了*个公交站,高峰小时每路公交车平均发车频率就是 **次/小时,平均载客量为 **人/趟,实载率为**%,那么这些公交线路的高峰小时为区域提供的公交总运输能力为 **人次,但实际上还有**人次的公交运输能力没有被发挥出来。

根据报告上文分析,拟建项目公交需求为 **人次/日,高峰小时出行中公交需求为 **人次,取**人次作为拟建项目高峰小时采用公交出行的需求量,那么公交供给**人次远远大于项目生成的公交需求,因此该区域的公交运输能力完全满足拟建项目建成后的公交需求,并具备较高的公交服务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