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元化

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评价不再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素质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就像本人在教学实际操作中,采用了网络评价系统,这个学期还想办法将网络评价系统放到校园网上,从而达到学生互评、其它学科老师评价、学生家长也参与评价,使得评价更多元化、更全面性,但现在还没实现,相信效果会更好!
一、激发学生热情,进行多元化评价
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和评价对象的多样,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也相应的趋向多元化发展。
1、多元化评价及其原则
多元教学评价自90年代以来已成为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并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学科领域。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应致力于整体性评价,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被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和自主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差异,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增强其自主评价的积极性。
③事先确定评价的规则和标准。例如,学生作业表现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表现属一般或不好,表现的哪些层面属主要评分点,这些规则和标准事先也应给学生一些反馈,以增加评价的有效性。如在上《贺卡的制作》一课可以制定这样的评价标准:
《情感的升华——贺卡的制作》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设计
设计新颖、有创意,让人看了耳目一新,会给人留下温馨的感觉,体现“礼物”的独特设计。
2、从主体的多元和内容的多元进行多元化评价
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而新课程理信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其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我们尝试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以及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等等。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进而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为了操作的方便,可以采用简化的记录方法,也就是把学生可能的表现(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列成一张表(各个学校在实施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的简洁实用性来设计列表),每节课(或一定时间段)后,对含有这些表现的学生作出记录。
(2)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3、开展实作评价,有效推进多元化评价
实作评价是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它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信息技术实作评价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①评价的作业能与现实生活产生关联。这表现为平常信息技术的教学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作品,如:制作母亲教师节贺卡、设计班级网页、制作全校各班人数统计表等,都取材于生活。当然教学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不能泛泛而谈。
※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及时反馈评价信息,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以指引学生发挥优势、克服弱点,为达到发展目标而作不懈的努力。
※激发学生内在评价的需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变“贬损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以克服因评价而带来的“消极效应”。并以不断的“激励性评价”唤醒学生“我要评价”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元化、发展性、全面性—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探究与思考
[ 2006-7-13 17:55:02 | By: jffjff ]
0
推荐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郎遇春
【摘要】
本文主要从评价趋于多元化、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讲求全面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特征,从而指出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而全面的,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
地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怎样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希望本人的实践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师来探讨、研究这个问题。为了能形成最有效、最合理的评价方式与手段,是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以真挚的评价鼓励学生,友善的评价靠近学生,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
□优秀□良□不错□尚可□再加油
总评
□优秀□良□不错□尚可□再加油
就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实作评价等多元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来带动教学和课程改革。多元评价将会对传统评价体系提出挑战,它的出现将为重问题解决、重创造能力的教学带来生机。
二、提高学生的教学评价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征。这是由于评价对象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建立一种动态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教学更好的适应学生。所谓发展,是指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优秀□良□不错□尚可□再加油
内容
突出主题,内容丰富,能把“礼物”制作的客观实在,有条理,体现“礼物”的价值性。
□优秀□良□不错□尚可□再加油
版面
布局合理,文字、图片搭配得好,版面美观新颖,体现“礼物”的欣赏性。
□优秀□良□不错□尚可□再加油
技术
多种工具能使用到作品的设置中,进行技术上的处理,体现“礼物”的精美性。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问题的提出】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要有读、写、算之后必须具备的第四项基本能力。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与激励功能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注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发展性,提倡学生与课程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另外,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
例如:在上《制作旅游宣传卡片》Powerpoint设计一课中,教师通过放映安徽黄山、云南昆明、广西桂林、新疆呼伦贝尔盟四个旅游景点的录像,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旅游的气息,把学生更好地吸引到‘设计旅游宣传卡片’的教学氛围中来。在学生互评时,有的同学会取笑他人的旅游景点不好玩,尤其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的作品,教师通过这样的课堂评价:“生活中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可能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想去旅游的景点,关键就看你是否为你的旅游景点而努力。虽然这位同学的作品跟很多同学相比旅游景点并没有介绍到位,但是老师相信他会喜欢自己制作的旅游卡片的制作,老师希望每位同学的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旅游圣地。”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评价应有的价值取向。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对他们的评价也应是全方位的。教师应以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因素、努力程度和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提高,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
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与学生多元;
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法
从单纯地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结合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制定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试行)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项内容组成。
(1)情感态度(平时成绩):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基准分上加分或扣分的方法。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5%左右。对于评定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在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3)技能技巧:采用作品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平时作业)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期末综合作业)。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最终利用三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三部分内容的比重,建议情感态度占30%、基础知识占20%、技能技巧占50%。评价的方式要做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②评价的重点是过程和作品。重过程是小学信息技术实作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一个主要区别。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如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都必然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及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课堂即时评价辅以课后延伸评价(可以将作品上转至校园网,采用网络评价),促使作品评价多元化、全面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