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娘”鼓励各位单身朋友多参加线下的相亲活动,尤其是大型的相亲活动。
作为线上交流的一个补充,在线下的交流中,人们会淡化“现实标签”。
如线上交友中,人们会搜索有学历有车有房有身高有样貌的异性,但在现实交往中人们会更注重感觉和第一印象,哪怕对方在“硬件”上没有达到要求,感觉良好的话,也不会排除发展的可能性。
/在客观条件(涨工资,买房,买车等等)无法立即改变的情况下,主观上要积极主动才能争取到幸福。
如果你的相亲活动约在下班后,尽量不要以不修边幅、懒散的形象出现,第一印象很重要。
对男生来说,整洁得体很重要,大部分女生都不喜欢邋遢的男生;对女生来说,温柔、妩媚是男生很看重的特质。
要准备充分,尤其是参加大型交友活动的时候,要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
在几百个人的相亲活动上,一张只写着名字和联系电话的卡片有时无法让别人记得你是谁。
红娘透露,曾经有位男士参加一些网站的相亲活动时,打印了非常详细的个人资料现场派发,提高了配对成功的几率。
红娘网务实的人更容易找到幸福,不要好高骛远。
如果在一个相亲交友派对上,你的个人条件在同性参与者中排行100,追求排名20的异性的话,成功几率则不会很高。
林黛玉与简爱的爱情观比较作者:朴英爱作者单位: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吉林延边,133002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2010,(2)被引用次数:0次1.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简爱 20012.李迎新从《简爱》看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 2000(6)3.赵勇怀疑与追问--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能否成为可能 1997(11)1.期刊论文纪朝锋.JI Chao-feng农村青年事业观爱情观的嬗变——高加林和谢永强形象比较-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0世纪80年代路遥著名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和近年来涌出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主人公谢永强,都生活在农村,都不满足于生活现状,为事业和爱情不懈奋斗,同样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却有着不同的结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农村青年完成了由"高加林"到"谢永强"的嬗变,其爱情观、事业观也更加成熟.2.期刊论文陈欣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比较-文教资料2010(1)中西方的传统爱情现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西方人重视恋爱,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其背后有深刻的原因,如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社会开放程度等的迥然不同.中国的传统爱情观已经逐渐落伍僵化,时代要求结合中西爱情观的可取成分,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爱情观.3.学位论文孙娈论路遥的爱情观2004该文从路遥爱情观的生成背景入手,探讨其爱情观的表现及其实质,力图从整体上对作家的爱情观作一比较明白、详细的阐述.路遥爱情观的成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是客观的社会地理环境以及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内因则是作家独特的情感经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路遥传统母性意识和现代女性意识相扭结的悲剧性爱情观.在其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亲情爱情观,体现着浓厚的传统母性意识,它以土地情结为特征,表现出爱情主人公对土地和母性情怀的无限依恋;二是理想爱情观,体现着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它以现代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为特征,表现出爱情主人公对精神和自我价值的追求;三是悲剧性爱情观,体现着痛苦的理性意识,它以美好爱情的夭亡为特征,表现出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撞.路遥的这种爱情观实质上乃是作家对传统道德的留恋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正视.作家的文化意识与创作思想在依恋乡土文化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对现代文明由渴望与追求陡变为否定与排斥,再渐变为肯定与接纳的过程.传统文明是作家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里的共同情感纽带,现代文明则是作家在渴望又痛恨、恐惧又追求的过程中,逐渐认识、熟悉和接纳的,但是对路遥来说,这种认识和接纳不是源于情感的需求,而是源于理性的认知.因此,在作家以乡村为基点,向城市进军的道路上,其爱情指向与价值取向同他的作品一样显示为一种由非理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轨迹.4.期刊论文鹿忆《一朵红红的玫瑰》与《上邪》的爱情观比较-科教导刊2010(2)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而诗歌又是赞美爱情抒发感情的最好的文学形式,古往今来出现了无数经典的爱情诗.爱情又是跨越国界的,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的,全世界的人都在赞美追求爱情.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是中西方诗人们共同孜孜追求的不朽主题.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和中国古代汉乐府民歌<上邪>就是中西方经典爱情诗的代表.文章以这两首经典爱情诗歌为例具体的分析了中西方爱情观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形成中西爱情观不同的原因.5.学位论文刘萍试论池莉小说创作中的爱情观2008在当代文坛,池莉小说创作中的爱情观因其独特性而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在解读池莉小说的基础上对其爱情观进行了分析和闸释。
首先是对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爱情观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释。
这里又从四个方面切入分析,即女性被欺凌与被损害的现实地位、爱情不在时的残酷斗争、对男权话语的屈服与消解、成熟女性的觉醒。
这四个方面展现了池莉小说创作中对女性在婚恋中天生的弱者地位的关注和关怀,并对女性的觉醒怀有热切的希望。
同时池莉坚信:由于漫长的封建父权制文化的淬炼,女性锻造出了更加坚毅柔韧的品质,她们在卸掉旧的精神镣铐之后,必然焕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其次是从非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爱情观进行书写,具体又可分为认同物质实利,消解精神追求、世俗人生与浪漫爱情的对立、理智与情感的二难选择、婚姻的自主性与开放型四个方面。
池莉一步步化解了笼罩在爱情字眼上的重重虚幻色彩,使爱情走下神坛,走出诗的氛围,回归于平凡的生存状态,而不是飘荡于高空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妙情感。
池莉小说中的爱情婚姻观与另一位婚姻写手王海鸰的婚恋观颇有可比性,具体可从第三者的类型和作家所持的态度、女性对家的守望和对男性的依附、婚姻在世俗面前的尴尬、婚姻的类型和出路四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
通过对两位女作家的创作理想进行深入的开掘,可以更加深刻地发掘池莉作品中纷繁表象背后的深刻内涵,从而展现当代女性婚恋的现实和超越的理想。
因此,通过对池莉小说中的爱情婚姻观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婚恋文学更加关注现实和人性,通过婚恋现象和婚恋伦理道德,在探索爱情婚姻上有所创造、有所突破,开辟了我国婚恋文学创作更加宽广的道路。
在文学多元化的今天,关于爱情婚姻的写作是当代文学一种主要的存在方式,它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为文学创作的前行和繁荣在审美上提供具体参考和形而上学的理论参考。
6.期刊论文任重远外语教学中东西方爱情观比较-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本文从分析东西文化的异质性入手,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观进行了比较.7.学位论文程兆军个价值的构建与实现----于连、拉斯蒂涅、杜洛瓦之比较研究2000于连、拉斯蒂涅和杜洛瓦这些"来自外省上的年轻人",不甘自身生存现状,分别以 才智、门第和相貌为资本,以伪善攀附与欺骗利用为手段,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巴黎为战场,为争得一席之地而与上流社会展开抗争和周旋,可谓是一本共生的"同宗兄弟".该文首先对三者进行了人生价值观、爱情观、宗教观8.期刊论文许艺萍简·爱和现代女性爱情观比较-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4)<简·爱>中,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中表现出的对爱情执着而朴素的追求,成为世代流传的佳话.现代女性在面临压力和竞争,在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时,她们对爱情的选择是怎样的呢?本文通过讲述简·爱和现代女性对爱情的选择和追求,来分析她们爱情观的差别.9.学位论文LANG LANG A CONTRASI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AND WESTERN VIEWS OF LOVE2002爱情是由爱的情感和性的欲望组成的。
它是人类由野蛮时期步入文明时期的产物。
在封建道德观念的长期影响下,华夏大地培养了自己独特的爱情观。
西方文化也是如此。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两种文化所揭示的爱情观在历史中的发展和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来探求它们的异同。
中国的传统爱情观最能体现这最后一种感情——浓厚的好感和善意。
中国伦理道德和教育的奠基人孔子认为爱的本质,确切的说是他的“仁”的概念,即根据伦理规范去爱和关心他人。
孔子的更进一步阐述说明他承认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
他的思想受到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反对。
他们认为欲望是所有苦难的根源。
因此他们声称人应该根除包括爱在内的一切欲望,过一种无为的生活。
在西方,柏拉图的《会饮篇》是第一部具体探讨爱情本质的作品。
它为西方传统爱情观奠定了基础。
《会饮篇》的重要主题之一是爱情建立在一个人要由另一个人来完整自我的需求的基础上。
每个原始人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两个男性,两个女性,或一男一女。
他们强大的生命力威胁神灵,于是他们被一分为二。
只有当两个部分找到自己最初的真爱,重新合二为一的时候,人类才会幸福。
上述两种文化的爱情观有异同之处。
它们都从远古时代获取源泉,分别成为两种哲学,即儒家哲学和柏拉图哲学的来源。
两种哲学对爱情的阐述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但不同的是孔子侧重于对他人无私的爱,而柏拉图则更看重爱情的升华。
10.期刊论文刘静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林黛玉和现代女性的爱情观之比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3)爱情是从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话题,<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大观园的理想环境中,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成为世代流传的佳话.她坚贞不贰的爱情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成为女性追求的理想爱情.而现代女性生活在既进步、繁荣,有时又略显浮躁、喧闹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种种压力和竞争,在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时,她们对爱情的选择是怎样的呢?本文主要是通过林黛玉和现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和要求上,同时通过面临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时,她们的选择来分析她们爱情观的异同.本文链接:/Periodical_xxb-xsb201002069.aspx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492b3262-d04d-47b3-866b-9e790128e651下载时间:2011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