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以及心理的实质
2.掌握基本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初识幼儿心理学,萌发对心理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教PPT
教学重难点:
掌握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导入
1.提问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你知道哪些心理现象?
(2)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二、新授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1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能力
个性气质
性格
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例1:用手拉砝码实验 p5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要体现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
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
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
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
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
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
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
例2
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
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
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三、总结复习,抽查学生识记情况
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3.心理的实质
四、作业布置
1.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2..心理的实质
教学反思:
第二节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导入
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
概括起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
一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二、新授
(一)讲解重点,构建知识框架
遗传和生理成熟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环境和教育因素
幼儿心理和幼儿活动
(二)分点详讲概念,结合案例分析
1.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例: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Cyril Burt)的同卵双生子的研究
研究材料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而有血缘关系的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的表现在发展的方向顺序和发展速度上。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
3.环境和教育
【案例分析】“印度狼孩”
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4. 幼儿心理和幼儿活动
幼儿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
(三)教师总结
(四)练习巩固,教师抽查重点
(五)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第三节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一、案例导入
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心理学?
例:一位年轻老师刚到幼儿园工作,她很快就和孩子们亲近起来,孩子也很喜欢她,但一次组织活动时,需要拉手围成一个圈,顿时,许多只小手争着伸向老师,谁也不肯让开,圈圈拉不成了,为什么这样?
这需要我们了解幼儿心理
二、新授
(一)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1.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
了解幼儿心理,有助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
2.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4.掌握幼儿心理学,有助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
(二)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4.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三、小结
1.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2.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抽查
五、作业布置
第四节怎样学习幼儿心理学
一、复习导入
1.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2.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二、新授
怎样学习幼儿心理学?
1.抓住幼儿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1)学习心理学要明确对象
(2)了解和把握学科的结构特点
(3)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观察,实验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
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重要辅助方法。
三、内容小结
四、完成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
2.简答
教学反思: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