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的

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的

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的探讨□裴艳【摘要】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在扩大了企业产品销售量,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给企业资金的回收和占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本文论述了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管理措施【作者简介】裴艳(1972 ),女,湖北汉阳人;株洲市三三一医院财务科科长、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审计企业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货款、增值税销项税额或代垫的运杂费。

它是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

当前,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一)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1.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

如果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既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有效利用还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和为催收欠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企业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随着销售的增加,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而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会导致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从而夸大企业的经营成果。

3.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

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没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费用,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

企业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致使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

被占用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也就是赢利机会,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原因。

1.企业内部管理因素。

一是企业重视不够和缺乏风险意识。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没有明确要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意识,他们所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对如何理财还缺乏意识和经验。

企业经营者认为清理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事,与经营本身没有直接关系。

甚至于有的企业连财务部门也对应收账款心中无数,更谈不上管理和清收了。

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章,放任自流,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

有些企业虽然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

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内部激励机制也很不健全。

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

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是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

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没有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这就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

四是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单一,办法不多,力度不够。

首先,没有定期对账,造成时效中断;其次,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最后是有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收回收不回不关自己的事,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2.商业信用不发达因素。

由于全民信用意识不普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不可靠,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

3.企业商品质量因素。

商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及品种规格是否齐全均会影响客户的付款愿望。

一些企业销售的商品价格高、质量差,或规格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客户购·722·买此类商品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最终导致了客户延期付款,甚至拒付。

4.市场竞争因素。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

赊销作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它除了能够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外,还在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资金。

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起码与他的竞争对手所提供的相等,甚至更优一些。

货币信用政策使其获得了竞争上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

二、防范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措施(一)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与动态管理。

一是对应收账款实行计划管理,有助于应收账款能够按着企业希望的目标逐渐回收,达到减少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

因此企业在下达每年的年度预算时,对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和回收期都设定了一个相对积极的计划数,使企业的销售策略和回收策略都围绕这个计划数进行,即在产品走俏时,赊销规模从紧;产品疲软时,从宽;资金紧张时,从严;当赊销规模接近警戒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

二是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是企业对应收账款实行随时跟踪,并根据应收账款发生时间长短,定期对欠款客户、欠款金额、逾期时间等进行列表排队、账龄分析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收账策略与方案,达到减少坏账损失目的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级管理,有利于清晰地了解每笔应收账款的实时状态,使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应收账款的额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

一是建立应收款挂账审批制度,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明确责任人。

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情况,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

二是建立营销责任制,引入激励机制,实施奖惩措施。

企业可以将欠款回笼作为考核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与营销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三)加强各部门协作,建立联合制度,明确分工。

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属于综合管理的范畴,不仅与财务管理联系紧密,而且与销售管理、经营管理密切相关。

因此,经营部门、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改变过去认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账务不清也是财务部门责任的观念。

要加强协作意识和整体观念,制定相关制度,促使职工协调一致地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推动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工作。

同时要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哪个环节、部门出了问题,追究哪个环节、部门的责任,从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司其职,以此监督、检查、考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及清理情况。

(四)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政策,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

一是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客户,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量;相反,则会使企业损失大量的客户,造成产品销量的下降,如若赊销成本的增加大于所得的收益,将会削减企业的利润。

因此,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等衡量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关比率,以此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正确估量应收收款价值,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和信用标准。

二是引入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对拟赊销的客户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

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信誉等级差别,结合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需求状况及趋势变化等,合理确定每一个客户的销售政策。

对于资信差的客户采用现款交易,对资信一般或者较好的客户在现款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于资信好的客户则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计金额上要有明确的规定。

(五)监督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组织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一是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刚刚发生,有的已经超过信用期限很长时间,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细致的核算和严密的监督。

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比较直观,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有多少账处在信用期间内,这部分欠款未到偿还期,是正常的;至于到期能否收回还要待时再定,但及时的监督仍是必要的。

有多少账超过信用期,超出多长时间,超过信用期较短的这部分欠款收回的可能性较大;超过信用期较长的这部分收回的困难较大;超过信用期很大的,这部分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应引起高度警惕。

二是当企业通过账龄分析,发现账款被客户拖欠时,首先应当分析现有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的客户重新进行资信等级调查与评价。

将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从信用名单中删除,催收拖欠账款。

为了提高应收账款的催收效果,企业不仅要加强日常的催收工作,把贷款回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出营销策略,探索出一条加快货款回收的新路子。

企业可以实施承包催收责任制,定出催收目标,派专人催收,划定重点催收对象。

对于过期较短的客户,不要过多打扰,适当提醒即可,以免失去客户。

对于过期稍长的客户,可措辞婉转的催收。

对于过期很长的客户,很可能由于客户无法偿还,致使全部或部分账款形成呆账,给企业造成极大的还账损失。

这时企业应转化应收账款的形式,减少企业的呆坏账损失。

(六)实施积极风险转移机制。

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可实行风险转移:首先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即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和索取权更强的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帐损失的发生;其次是对象上的转移,以其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为担保品,在规定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金融机构,这样就将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最后还可以实行方向上的转移,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我们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作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