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渐超出了传统X线摄影的
范畴,已经具备了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
这些设备提供了巨大的信
影像信息,为临床提供大量的诊断数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学影像学科和临床
医疗水平。
本文谈了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史,归纳总结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260-02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应用工程学的概念及方法,并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
一种技术,其实医学影像技术还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
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DR、MRI 等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创新和突破。
借助
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对解剖结构的成像更为详细,对病变组织的
形态了解更为清晰。
本单位拥有的影像技术设备是西门子1.5tMRI、GE64排螺旋CT、上海DR、超声、核医学等。
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1.1X线发现伊始即用于医学临床,基于X线的物理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人体组织间的密度、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光屏或胶片的X线量有差别,就形成了黑白对比不同
的图像。
X线检查首先是用于密度差别明显的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以后又逐
步用于人体各部分的检查。
于此同时,各种X线设备相继出现[1]。
1.2计算机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
线摄影技术,在传统X线机上就可以操作。
它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使数
字图像数据可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突出感光趣
区的诊断信息,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
计算机体层成像,自从1972年英国工程
师Hounsfield发明了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并正式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近30年的时
间里,CT从最初每单层数分钟扫描、5~8分钟重建以及较小的象素、有限的图
像分辨率发展到今天的大容积多层螺旋扫描、每0.5秒旋转360度、实时图像重
建技术以及在轴、冠、矢状位上获得各向同性分辨率的图像,并从单纯的形态学
图像发展到功能性检查。
1.3后来基于人们对于质子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MRI设备用于临床。
其物理基础是磁共振技术。
他通过测量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的MR信号,实现人
体任意层面成像。
医学影像技术中的MRI图像,也可称为磁共振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此项技术借助电子计算机和图像重建的功能重新建立成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表现于灰度呈现度不同,反映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情况的数字化影像技术。
MRI 的
检查范围比较广,非常适合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位以及心脏血管等检查,但是
对于体内有磁性物质的病人则失去检查功能,而且MRI没有CT适合对钙化的效
果检查,对肺部和骨皮质的现实也比CT的检查效果差。
西门子1.5tMRI 的软组织
分辨率较高,无放射线,因而对人体的身体基本无害。
扫描过程中,检查对象平
躺在检查床上以得到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斜位的体层图像,还可以做无创
性全身血管成像、脑弥散、等功能成像,西门子1.5tMRI具备高分辨率胰胆管水
成像、输尿管水成像等优秀的影像学检查功能,为检查者提早发现病变情况。
1.4超声成像设备是利用超声波的透射和反射现象对人体组织器官形态结构
进行观察的检查设备。
1.5核医学设备是通过测量人体某一器官或组织对标记有放射性核素药物的
的选择性吸收、聚集和排泄等情况观察其代谢功能,实现人体功能成像的装置。
西门子1.5tMRI的影像技术具有强大的磁体,先进的相控阵线圈,开放式的
设计,大型的磁体空间,成像快速、图像质量和精确度高。
本单位西门子的配置,不仅能更好的满足医疗、科研工作的需求,更带动了单位医疗技术水平再上一个
新的台阶。
2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的医学影像技术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从单纯的放射诊断
科室发展到如今的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医学影像科室。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科
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在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的先进医学影像的技术中,最初的计算机X线摄影透
过人体放射于影像板上形成潜影,再将其放入激光扫描机上扫描,经过模数转换器,图像信号则生成图像。
随后发展的CT利用X线对人体某一范围逐层扫描,
获取信息,也是经由计算机处理得到重建的图像。
此外,CT的图像显示器、多幅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让探测器对X线有更为高度的敏感性,可将接收的X线转变
成模拟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器变成CT图像,再由多幅照像
机摄片提供诊断.随后逐步发展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记忆盘中储存造影、注射部
位的透视影像转变的数字,减去蒙片数字,将剩余数字转变成图像,成了较为清
晰的纯血管造影像,其技术更为简单、经济,更少引发并发症。
3 医学影像技术与通讯系统
Pacs系统的产生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下的产物,其标志着网络影像
学和无胶片时代的来临,pacs系统储存、管理、传输、处理数据,完成在放射科
和其他科室之间的影像传递,用高速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科室,利用海
量磁、光存储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存贮、管理、传送和显示医学及相关信息,具
有影像质量高,无失真存贮、传输和复制,传输迅速的特点,是医院实现影像信
息管理的重要条件。
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提供形态影像,还可以提供功能
影像,使医学影像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随着医务界对无胶片化诊断需求的不断
实现和具体化,PACS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实用阶段。
这种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当今医学影像技术影像资源的效率[2]。
现代的医学影像技术经过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的先进设备层出不穷,世
界医学界接受了利用医学影像帮助诊断治疗方式并不断研究并创新更高技术的医
学影像技术。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医学界的不断革新、科学医疗技术的不断
发展,新技术的研究会为影像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启更新的篇章。
4 对于放射技师的要求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那种仅靠临床医生就可以推
动医学进步的时代已经过去,各种医疗辅助科室在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方面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放射科诊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放射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放射技师所操作的机器可以说是医院最昂贵、科技含量最高的设备,因此,
就要提高放射技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使之适应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放射
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不能停留在放射技师只学会简单操作机器这一水平上。
考
虑到未来以及我国的国情,我们应在教学中开设医疗和与放射相关的数目多、涉
及面广的课程。
以便能让技术能用更完善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放射事
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完美的路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 结束语
当今医学影像技术计入了全新影像时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反应和引导着
临床医学在诊治以及随诊方面的进步。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
着医学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热点趋势,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展望21世纪,医学影
像技术必将得到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的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09): 16 -17.
[2]王骏.迅猛发展的医学影像技术-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概述[J].影像技术,2012,02(37):4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