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

浅谈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

浅谈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
摘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工程,目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近年来桥梁工程中不断出现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的背景下,加强桥梁施工管理,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了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从当前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问题出发,讨论了其关键工艺环节的控制方法,并就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1 影响桥梁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工程,目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桥梁工程中涉及的材料、结构多样,技术工艺要求复杂,且具有周期性长、协作性高、易受外界影响等诸多特点,因此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成为了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问题,尤其是在近年来工程实践中不断出现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的背景下,加强桥梁施工管理,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了基础建设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影响桥梁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与机械设备。

建筑材料是整个桥梁工程的物质基础,一旦出现材料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整个工程的质量就无从保证。

而机械设备是现代化施工必备的工具,工程中设备的缺失或养护不及时造成的设备运行状
态不理想等问题都会直接给工程质量和进度造成不利影响。

(2)管理与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的主体,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都是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与安全施工的最重要因素。

(3)施工环境。

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对桥梁工程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建设者应从设计环节开始,重视施工环境对工程的作用,对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及时制定处治对策,尽可能消除其对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

2 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相应的控制要点
目前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混凝土灌注桩、承台与系梁,以及预制箱梁等方面。

具体表现及控制要点如下。

2.1 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一旦出现断桩等严重的质量事故,就可能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风险。

施工中应针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诱因进行重点控制。

首先,应准确定位钢筋笼的初始位置并使其固定,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端时,必须放慢浇筑速度,并尽可能保持连续灌注以缩短时间,避免钢筋笼的上浮。

必要时应掺入外加剂防止混凝土流动性变小。

其次,必须严格控制导管埋置深度,一般保持在2~4m为宜,不应大于5m或小于1m。

应正反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居钻孔中心;为防止混凝土初凝,除适当
加缓凝剂外还应振动导管;拔起过程中应正反摇动导管,使其易于拔起,并注意防止出现拔漏导管的现象。

再次,灌注时流动性差、坍落度过小及拌合不均匀等问题都可能引发导管堵塞导致断桩,因此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与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为宜;并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应在0.6~1.0MPa,以避免导管进水。

如果已灌注的混凝土厚度在3m以内,出现卡管又无法补救到继续灌注时,应停止浇注,拔出导管并重新清孔再灌注。

2.2 承台和系梁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
承台和系梁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钢筋骨架焊接不合格,砂浆垫层不平整,模板板面接缝不严以及基坑回填土不符合质量标准等方面。

施工中应做到:首先,应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使用空压机带动风镐破碎清除混凝土时,注意不损伤钢筋。

钻孔桩需经无破损检测,强度应符合标准且无断层或夹层。

其次,承台和系梁模板应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覆膜竹夹板,模板拼装必须确保其几何尺寸和平整度。

钢筋制作前应进行原材料试验与焊接试验,按下料单进行钢筋制作、分类堆码,墩台身预埋钢筋定位采用钢管支架固定,预埋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以拌合站集中拌和的方式分层灌注,使用输送车、输送泵浇筑和机械式捣固,并覆盖洒水养生。

最后,混凝土达到2.5Mp以上后方可撤除模板,进行回填。

回填土前应割除对拉螺栓头,排除积水,清除淤泥,并做到分层回填,分
层夯实。

2.3 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
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注意包括伸缩缝预埋筋、防撞墙、通气孔、泄水孔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浇筑中发生跑模、漏浆、顶杠松动、内模上浮等现象,预拱度未达标或表面不光洁,外型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等。

因此施工中必须使侧模、端模连接严密无错台,各条棱角线型顺直,端模角度须与设计锚垫板角度一致,对拉螺栓预留孔须与模板位置一致。

底板应清洗干净,接缝处用腻子打平。

腹板、底板钢筋应重点检查正弯矩波纹管定位,确保浇筑过程中不移位。

内模支设牢固,底部支垫钢筋凳,侧模要有顶挡,顶部压杠间距不超过1.5m,紧压内模;底板、端板、翼板谨防跑模、变形,并检查钢筋加工尺寸偏差、钢筋焊接质量、钢筋网和钢筋骨架的偏差、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实现工程效益目标的前提,因此必须引起施工各方的充分重视。

管理者应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制定以预防为主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在实现安全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职业素质的培养。

安全管理培训可安排在因极端气候条件不利于现场施工的间歇期进行,培训虽然会产
生一定的费用成本,但与处理安全事故的费用相比,这部分开支显然更有价值和效率。

另一方面,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实现安全施工的重要途径。

必须严格遵守各工艺环节中的安全管理制度,重视对安全设施的检测和对现场设备的维护,如大型吊装设备的工作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吊装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焊接工艺中对自带的柴油或汽油发电机等设备进行严格管理,避免焊接中产生的火花飞溅而引燃柴油,重视火、电相关工艺中设备、原料的存放管理。

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避免工程中可能形成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 赵民东.小议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4).
[2] 江祖德.浅谈桥梁钢筋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6).
[3] 郑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多元成因与应对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2011(3).
[4] 黄明贵.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