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线和机位

轴线和机位

第四节 轴线与机位
1.轴线与机位
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 以及他和对象人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一条假 想中的直线。 轴线有三种:视线方向的轴线(a),运动 方向的轴线(b),人物关系方向的轴线(c)。
视听语言
视线方向的轴线(a)
视听语言
运动方向的轴线(b)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8
9
⑧与⑨正反打机位:可用作主观镜头。 视听语言
10
11
⑩与⑾外侧正反打:远端的人物完全被挡住,很少用。 视听语言
判断是否跳轴的标准:
同一人物或运动的方向要始终处于屏幕的同
一侧(左或右)。
跳轴与否只对相邻的两个镜头而言。因此不
存在靠两次跳轴来弥补的做法。
轴线上的正面或背面镜头,属于中性镜头,
轴线特征不明显,可与任意轴向镜头相接。
轴线不明显且不重要时,也有硬跳轴组接。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人物关系方向的轴线(c)
视听语言
轴线c是关系线,无方向性,而a、b具有方
向性,镜头的衔接要注意方向的统一。
视听语言
反跳轴原则(轴线原则):在同一场景中拍
摄相连的镜头时,为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 中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 结构,从而正确、清楚地理解场景内容须在轴 线一侧的180度之内设置摄像角度。
视听语言
2.反跳轴与跳轴 (1)反跳轴原则中的11个机位:
108Βιβλιοθήκη 91146
7
5
2 1 视听语言
3
1
①顶角机位:交代环境与人物关系,通常用于开始或结束。 视听语言
2
3
②与③平行机位:用于并列表现不同对象。 视听语言
5 4
视听语言
④与⑤外反拍机位:做前景,分主次,边线位置关系。
6
7
⑥与⑦内反拍机位:常用于对话的“三镜头法”。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1 2 2 3 5 视听语言 1 2 6 3 6 2 1 4 3 4 1 1
2
1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轴线。
视听语言
(3)硬跳轴 两个明显跳轴的镜头直接组接在一起。 有意的硬跳轴组接,一般是为特殊的内容需
要,如表现人物间的对立、冲突、心情的焦虑、
愤怒等等激进状态。
场面宏大,角色众多,或远景、大全景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