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务员制度讲座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文法部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习专业: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1.公务员的权利:2.公务员的义务:3.职位分类:4.品位分类:(四)简答题1.在我国同时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作是公务员? 2.在实践中,认定公务员公务行为的标准有哪些? 3.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有何特点?(二论述题1.试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答:公务员制度讲座平时作业2(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录用制度:2.公务员考核:3.选任制4.职务晋升制度(四)简答题1、我国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为哪些等次?2、公务员培训的原则是什么?3、公务员降职与行政处分有何区别?(二)论述题1.试述职务聘任的重要作用。
2实行聘任制的意义。
3聘任制引进人才也有利于提高公务员一路整体素质4实行聘任制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作业3(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奖励:2.公务员纪律:3.公务员交流:4.公务员工资:(二)简答题1.简述公务员奖励的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公务员处分的原则有哪些?3.回避与交流两者存在哪些明显的区别?(三)论述题1.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回避制度有何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业4(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辞职:2.公务员辞退:3.公务员申诉:4.公务员控告:1.我国公务员辞职的条件有哪些?2.什么情况下,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引咎辞职?3、试比较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异同。
(三)论述题1.试述建立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的意义。
公务员制度讲座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的权利:是指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2.公务员的义务:指的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
3.职位分类:即以职位为分类对象,根据公务员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4.品位分类:即以人为分类对象,通常以人的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和应获得报酬的多少为标准对公1.在我国同时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作是公务员?答:(1)依法履行公职。
这是从职能上对公务员规定的条件,也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按照现行编制管理制度,人员编制与工资等诸多管理联系在一起,是干部人事管理的重要依据。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也即“吃皇粮”,由国家财政供养。
2.在实践中,认定公务员公务行为的标准有哪些?答:国外公务员公务行为的标准:1忠于国家、忠于宪法、忠于职守;2服从领导、捃行命令;3保持政治中立;4严守国家机密;5回避;6遵订职业道德、廉洁奉公;7申报财产;8对兼职的限制规定;3.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有何特点?答:(1)职位分类遵循“因事择人”的原则,分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2)职位分类依据的基本标准要素,是该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3)职位分类不是解决某一个职位具体应该干什么,而是通过对职位面临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进而确定每一个职位在全部职位分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4)职位分类旨在通过实行科学分类来提高公务员管理水平;(5)职位分类随着职位结构和组织职能、职位工作的变化而变化。
(二论述题1.试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答:(1)坚持党管干部,反对“政治中立”。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公务员队伍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务员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从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的范转。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非在野党。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组织国家政权,共同参与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3)不实行“两官分途”。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实行“两官分途”,而我国的党政干部根据管理体制可分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
在我国的政治理念中,无论是党政领导干部还是党政机关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作业2(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符合法定资格条件的公民中,择优录用担任某种职务的一种制度。
2.公务员考核:是指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各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所管理的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的了解、核实和评价。
4.职务晋升制度是指机关依据法定的条件、方式、程序,使得公务员得到职务晋升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四)简答题1、我国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为哪些等次?答:我国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2、公务员培训的原则是什么?答:公务员培训的原则是指培训公务员的全部规程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
它对保证公务员培训目标的实现起着约束和导向的作用。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学用一致的原则;(3)按需施教的原则;(4)讲求实效的原则;(5)注重能力建设的原则。
3、公务员降职与行政处分有何区别?答:1目的不同。
惩戒是通过惩处违法违纪人员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以达到维护法纪,预防违纪行为发生的目的。
2原因不同。
惩处工作人员的原因是有违法违纪的行为,对公务员实施降职的原因是公务员不称职。
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排除因公务员违法或违纪而导致降职的情况,但是在这里,违法违纪实际也是不称职的表现,行政处分和降职是依据不同的原因来决定的。
3实施的后果不同。
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公务员受处分,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就是说,某些权力是被限制的。
而公务员降职作为职务关系的正常变更,以上方面都不受影响。
(二)论述题1.试述职务聘任的重要作用。
答:1实现聘任制有利于健全公务员用人机制、增强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这是从完善公务员制度角度看聘任制的立法意义的。
2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满足机关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适应行政管理发展的新要求。
这是从机关工作需要来看聘任制的立法意义。
3聘任制引进人才也有利于提高公务员一路整体素质,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水平。
实行聘任制,一方面可以增加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渠道,即可以吸引多样化的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也可以发挥聘任制公务员的“鲇鱼效应”,激活公务员队伍,为机关创造有序的人才竞争环境,引导公务员合理流动和树立正确的职业凤。
4实行聘任制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
对于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辅助性工作,随时从社会上直接招聘人员来做。
例如,书记员,资料管理员,数据录入员等职位。
成本比较低,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增减,因此,可以降低行政成本。
作业3(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奖励:是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工作业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给予一定荣誉或者物质利益以示鼓励。
2.公务员纪律:是指机关为保障实现其组织机能,维护机关的工作秩序,制定的要求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遵守的行为规范。
3.公务员交流: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者公务员个人的愿望,通过调任,挂职锻炼等法定形式,4.公务员工资:是国家根据安劳分配的原则,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给公务员个人的劳动报酬,是公务员劳动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二)简答题1.简述公务员奖励的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类型,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关系:它们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后一种比前一种的奖励级别更高,奖励法度更大,相应的奖励待遇也更好,公务员奖励的每种奖励都可以单独使用,而且同一机关不能同时给统一对象两种以上的奖励,但是,不同机关可以同时给同一名公务员授予两种以上的奖励,或者同一机关在不同的时间也可以授予统一公务员两种(次)以上的奖励。
2.公务员处分的原则有哪些?答:1、事实清楚的原则,是指违反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必须清楚。
2、证据确凿,是指据以认定违纪行为人处分:证据必须是能够充分证明违纪行为的存在及程度,性质等。
3、定性准确指对违纪人员或违纪单位所犯错误的事实性质的认定确实无疑。
4、处理恰当指根据违纪行为性质、情节、后果、态度一贯工作作风等依据给予违纪行为人恰当的处理。
5、程序合法,调查处理违纪行为的整个过程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不合法的无效。
6、手续完备,是指查处过程中必须是备书面材料要完整、全面、准确。
3.回避与交流两者存在哪些明显的区别?答:1、两者的目的各不相同,交流的目的相对比较宽泛,但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公务员的培养使用,回避是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公务员的公正履行职责,防止公务员的利用职权为个人和亲朋好友某私立。
2、涉及的范围不同,从管理的对象来看,交流涉及的人员很多,除特殊情况外,可以说绝大数公务员是潜在的交流对象,而回避涉及的人员很少,只有情况比较特殊的可数公务员需要回避。
3、管理的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交流时一种灵活性很强的管理措施除少数情况外,对时间,人员的要求是非强制性的,可根据具体地方和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而回避则是一种刚性的公务员管理制度一般情况下,对时间、场合和人员的要求都带有强制性,机关必须履行公务员回避制度,公务员本人必须服从回避的规定。
(三)论述题1.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回避制度有何积极的促进作用?答:回避作为公务员管理的一个环节,在公务员管理中发挥着防范,保护,监督等功能,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回避制度,对促进机关的廉政建设,帮助公务员摆脱各种亲属关系的羁绊,公正履行职责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社会的公正、公开、正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对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公务员的公仆,只有自觉履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擅自为私人谋取私利的权利,公平、公正、正义是美国公务员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要使这一准则得到彻底的贯彻,除了道德教育外还应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规范公务员的行为,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回避制度,对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有利于发挥全社会的公务员的监督作用,公务员回避制度明确规定了公务员任职和执行公务时必须回避的适用范围,使公务员可以避开本人及亲属利益的活动,脱离多种关系的干扰,秉公办事,对结帮拉派的不正之风起到防范作用,同时以法律形式确定回避制度,就是要将公务员任职和执行公务员情况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3、有利于造就公务员健康成长的环境,通过回避制度,可以有效地回避亲像关系,地域等问题给公务员履行职责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公务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证公务员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