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5)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5)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5)说明:前三题为必做题,第4题和第5题为选做题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______(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____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______。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工业上利用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吸收液制取电解锰,并利用阳极液制备高纯碳酸锰、回收硫酸铵的工艺流程如下(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硅、铁、铝的氧化物和少量重金属化合物等杂质):(1)一定温度下,“脱硫浸锰”主要产物为Mn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而不使用Na2S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时用惰性电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0℃碳化”得到高纯碳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碳化”时加入过量NH4HCO3,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6)已知:25℃时,K W =1.0×10-14,K b (NH 3·H 2O)=1.75×10-5。

在(NH 4)2SO 4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NH 4++H 2ONH 3·H 2O+H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CO 、NO x 、2SO 等的处理方法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1)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 和CO 转变成2CO 和2N ,其反应为:222NO(g)2CO(g)2CO (g)N (g)++€催化剂-1ΔH=-746.8kJ mol ⋅①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进行下表三组实验,测得不同时刻NO 的浓度(c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

1、2、3代表的实验编号依次是________。

(已知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温度NO 初始浓度O 初始浓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催化剂用量编号(℃) 实验编号 温度 (℃) NO 初始浓度 ()1mol L -⋅ CO 初始浓度 ()1mol L -⋅ 催化剂比表面积 ()21mg -⋅ 催化剂用量 (g ) Ⅰ 280 31.2010-⨯35.8010-⨯ 82 50 Ⅱ 280 31.2010-⨯ 35.8010-⨯ 124 50Ⅲ350 31.2010-⨯ 35.8010-⨯ 124 50②图2表示NO 的平衡转化率(a )随温度、压强变化的示意图。

X 表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Y 表示的是________,且Y 1________Y 2(填“>”或“<”)。

(2)一定温度下,将2NO 与2SO 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NO (g)SO (g)SO (g)NO(g)++€,达到平衡时3SO 的体积分数为25%。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反应可实现2NO 的无害化,总反应为23226NO 8NH 7N 12H O ++,电解质溶液为碱性。

工作一段时间后,该电池负极区附近溶液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铁被称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1)铁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___摄取铁元素的原子光谱。

(2)FeC1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

由此可知FeC13属于____晶体。

FeSO 4常作净水剂和补铁剂,SO 42-的立体构型是____。

(3)铁氰化钾 K 3[Fe(CN)6]是检验Fe 2+的重要试剂。

①基态N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

②写出一种与铁氰化钾中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

③铁氰化钾中,所涉及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④铁氰化钾中,不存在___(填字母标号)。

A .离子键B .σ键C .π键D .氢键E .金属键(4)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二茂铁[(C 5H 5)2Fe]是汽油中的抗震剂。

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表示,其中m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66Π ),则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5)羰基铁[Fe(CO)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

1molFe(CO)5分子中含__mol配位键。

(6)某种磁性氮化铁的结构如图所示,N随机排列在Fe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其中铁原子周围最近的铁原子个数为___;六棱柱底边长为a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该磁性氮化铁的晶体密度为____g/cm3(列出计算式)。

5.有机物J 是我国自主成功研发的一类新药,它属于酯类,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D生成 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H自身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X的分子式为______。

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已知:碳碳叁键或碳碳双键不能与羟基直接相连)。

A.除苯环外无其他环,且无一O—O—键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5)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以甲烷和甲苯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流程图(其它试剂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答案(2月25号)1.【解析】【分析】A 装置制取氨气,B 装置干燥氨气,C 为反应装置,D 装置吸收反应产生的水,E 装置防止F 中的水分进入D 装置干扰实验结果,F 装置测量生成氮气的体积。

答案选BC ;2.【分析】由流程可知,“脱硫浸锰”环节:二氧化硫与软锰矿浆作用生成硫酸锰和少量的硫酸铝、硫酸亚铁等,二氧化硅不反应经过滤成为滤渣Ⅰ;氧化环节:双氧水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5~6把铁离子和铝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加硫化铵把重金属转化为沉淀除去;通过电解得到金属锰;在阳极液中加碳酸氢铵得碳酸锰和硫酸铵等,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脱硫浸锰”生成MnSO 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SO 2=MnSO 4或H 2O +SO 2=H 2SO 3、MnO 2+H 2SO 3=MnSO 4+H 2O ;(2)加入氨水沉淀金属阳离子,“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OH)3、Al(OH)3;(3)“除重金属”时使用(NH 4)2S 而不使用Na 2S 的原因是加Na 2S 会引入钠离子,增大回收的(NH 4)2SO 4中Na +含量;(4)“电解”时用惰性电极,阳极应该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H 2O-4e -=O 2↑+4H+或4OH --4e -=O 2↑+2H 2O ;(5)“50℃碳化”得到高纯碳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 2++2HCO 3- MnCO 3↓+CO 2↑+H 2O ;原溶液显酸性,且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故“50℃碳化”时加入过量NH 4HCO 3,可能的原因是NH 4HCO 3与H +反应,防止MnCO 3沉淀溶解损失,以及防止NH 4HCO 3受热分解损失;(6)根据方程式NH 4++H 2O NH 3·H 2O+H +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14103232+-544(H )(NH H O)(OH )(H )(NH H O)10=5.710(NH )(OH )(NH ) 1.7510W b c c c c c K c c c K +--+===⨯⨯⋅⋅。

3.【分析】(1)①根据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平衡的移动,结合图象和表格来判断; ②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结合反应的焓变分析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设NO 2与S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 、2mol ,容器体积为1L ,则NO 2(g )+SO 2(g )⇌SO 3(g )+NO (g )开始 1 2 0 0转化 x xxx平衡 1-x 2-x x x达到平衡时SO 3的体积分数为25%,则100%25%12x x x x x⨯=-+-++ 解得x=0.75mol/L ,结合K 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计算。

(3)正极上是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是氨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结合电极反应分析判断。

【详解】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状态,由图1可知,反应3的速率最快,反应1的速率比反应2的速率快,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相同,图表中反应Ⅲ的温度最高且催化剂的表面积最大,则反应3为Ⅲ,而Ⅱ与Ⅰ比较温度相同,但Ⅱ催化剂的表面积大,即Ⅱ的反应速率比Ⅰ快,但平衡状态相同,可知反应1为Ⅱ,反应2为Ⅰ,故答案为Ⅱ、Ⅰ、Ⅲ;②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反应焓变△H<0,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当反应逆向进行时,NO 转化率降低,则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因此条件为温度,则Y 表示压强,控制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NO 转化率越高,则Y 1<Y 2,故答案为温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α(NO)降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α(NO)增大;压强;<;(2)设NO 2与S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 、2mol ,容器体积为1L ,则NO2(g)+SO2(g)⇌SO 3(g)+NO(g)开始 1 2 0 0转化 x xxx平衡 1−x 2−x x x达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5%,则100%25%12x x x x x ⨯=-+-++,解得x=0.75mol/L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0.750.75 1.80.25 1.25K ⨯==⨯, 故答案为1.8;(3)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极总反应6NO 2+8NH 3=7N 2+12H 2O ,可知正极上是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NO 2+8e −+4H 2O=N 2+8OH −,该电池正极区附近溶液pH 增大,故答案为变大; 2NO 2+8e −+4H 2O=N 2+8OH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