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课堂总结:❖ 秦陵兵马俑
生动形象 致广大,尽精微
❖ 霍去病墓前雕塑
简练概括 粗犷 与山野相容
❖ 唐代陵墓雕塑
气势庄严 变化中求统一
❖汉
唐的俑
生动 夸张
有感染力 色彩绚丽
秦始皇兵马俑具有
。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
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
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
征。陶俑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
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
的烘托:或展现山野川林的荒蛮艰苦,或体现战斗的激烈残酷,或表
现西汉军旅的英勇矫健等等。
唐昭陵六骏石刻六骏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 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该雕刻线条流畅,刀法圆润, 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
作者为突出马的这一情感中心,着力刻画马的头部,而马鬃的刻画上则极为简 练。这种强烈的对比较好地体现了马头这一主体。
目 录
一、陵墓雕塑
二、宗教雕塑
一、陵墓雕塑
快速浏览陵墓雕塑部分,自主分析以下问 题:
1.什么是陵墓雕塑,主要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俑,具有什么用处?俑的出现具 备什么意义?
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 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 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 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 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 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 各种陶俑。
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中国人怎样 的文化观念?
凝神造像
——中国传统雕塑
学习目标
• 了解中国传统雕塑中陵墓雕塑与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 了解其题材内容与形式语言,能够从功能、色彩、造型、 风格样式、环境与场域等方面赏析中国传统雕塑,感受 传统雕塑艺术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图像识 别能力。
• 能运用相关知识对中国传统雕塑作品加以分析并表达自 己的感受与理解;主动探究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六骏马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其雕法是将石分刻如屏,每方石屏四周留下边 框,且大小间距相等、位置设置左右对称,连续排列,营造出纪念碑式的效果。 在有限的空间中塑造形体,与其他的陵墓雕刻拉开了距离,通过形态紧张的形 象描绘表现出空间的张力,使观者的感受不只局限于四方之内,四周的边框更 是加强了石屏装饰感,与外部区别,更为明确地彰显主题。
• 这些石雕采用了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按照石材原有的形
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
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给我们留下了一组年代最早、数量
最多、风格
的陵墓石雕艺术珍品。这些石雕从形
式到内容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其中“马踏匈奴”为主题
雕像,其余则围绕这一主题,与坟墓所象征的环境结合起来作全面性
兵马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
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
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
的武士佣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100匹。
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
现“形似”而且还达到“ ”。
汉代杰出工匠所遗下的艺术品上所体现 的风格,表明这一时期艺术家对神韵的 理解与追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刻划精 神,以形似求神似,这一创作理念在说 唱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家截取说唱艺术最精彩的说唱举动, 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 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 身材比例失调,但恰恰如此,其丰富的 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艺成功 者的自然流露,被刻划的惟妙惟肖,恰 到好处。
这些都属于陵墓雕塑。
乾陵神道 萧景墓前辟邪
昭陵六骏之一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 始皇陵东侧,发掘了史无 前例的惊人宝藏-------秦 陵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
其数量之多、规模之 大,堪称世界雕塑群之最。
秦始皇兵马俑的种类
小组合作鉴赏陵墓雕塑作品,并探讨以下问题(与鉴赏作品相关问题):
➢ 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什么艺术特点? ➢ 汉代俑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 唐三彩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 霍去病墓石雕群局有什么艺术特点?为什么这样布局? ➢ 唐代“昭陵六骏”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 陵墓雕塑如何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丧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