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西方文论2.英文名称Western Critical Theory3.课程编号4.开课学期 15.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6.学时学分 54/37.先修课程8.考核方式课堂发言、读书报告、课程论文9.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主讲教师史汝波教授、丁兆国副教授11.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西方文论》主要介绍自古希腊至今各个时期西方文论发展的概况、主要流派和理论家,阅读有代表性的理论文本,讨论其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与文学文化研究的关系、对人文思潮发展的影响、及其自身矛盾或不足之处。
该课程旨在通过西方文论概况和基本原理的讲授,培养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和研究文论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西方文论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基础课,该课程对于文学、翻译、语言学等方向的研究生提高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专业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
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讲授和答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采用读书报告形式考查学生章节专题读书情况,内容包括:该理论的起源、发展历史轨迹、发展现状和趋势;个人对该理论优缺点的思考;读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读书报告应提前提交任课老师,当堂作专题发言。
例如,课堂教学程序可包括3个环节:学生口头报告(如人数较少,可逐人报告,如人数较多,可轮流研究专题);学生讨论;教师讲评。
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包括:掌握理论流派的背景和文章主旨,课后扩大阅读,完成思考题和讨论题,认真准备报告,开展课堂讨论;注重各篇文章间的联系,力求融会贯通;尽量融入中国的文化背景及批评视角,力求中西古今融会打通;最终成绩评定由课堂发言15%+读书报告15%+课程论文70%构成,论文要求符合规范的行文格式(摘要,关键词,注释,引文出处等),思想清晰,条理清楚,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整体上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准。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古希腊时期本章重点和难点:柏拉图的文艺思想,理念,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净化说第一节柏拉图一、柏拉图文艺思想概述二、《理想国》第十章选读第二节亚里士多德一、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概述二、《诗学》选读第二章古罗马时期本章重点和难点:贺拉斯、郎加纳斯的文艺思想,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第一节贺拉斯一、贺拉斯及其文艺思想二、《诗艺》选读第二节郎加纳斯一、郎加纳斯简介二、《论崇高》选读第三节普罗提诺一、普罗提诺简介二、《论智能美》选读第三章中世纪时期本章重点和难点:阿奎那的文艺美学思想,奥古斯丁的文艺思想第一节阿奎那及其《<圣经>的性质和范围》选读第二节奥古斯丁及其《忏悔录》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本章重点和难点:锡德尼论诗歌的功用,培根的诗歌观第一节锡德尼及其《诗辩》第二节培根及其《学术的进展》第五章新古典主义时期本章重点和难点:高乃依的戏剧思想,伯克的美学思想,约翰逊的文学批评第一节高乃依及其《关于情节、时间和场景的统一》第二节伯克及其《关于崇高美和秀丽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第三节约翰逊及其《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第六章启蒙运动和前浪漫主义时期本章重点和难点:莱辛的美学思想,歌德的美学思想,席勒的美学观点第一节莱辛及其《拉奥孔》选读第二节歌德及《歌德对话录》选读第三节席勒及其《美育书简》选读第七章 19世纪末文艺思潮本章重点和难点: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尼采的美学思想,马克思的文艺观点第一节阿诺德及其《批评在目前的作用》选读第二节尼采及其《悲剧的诞生》选读第三节马克思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选读第八章俄苏形式主义本章重点和难点:陌生化,文学性第一节俄苏形式主义概述第二节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法的艺术》第三节穆卡若夫斯基《标准语言与诗歌语言》第四节艾享鲍姆《“形式方法”的理论》第五节托洛茨基《形式主义诗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第九章英美新批评本章重点和难点:意图谬误,情感谬误,反讽,张力第一节英美新批评概述第二节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第三节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误》第四节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情感谬误》第五节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第六节泰特《诗歌中的张力》第十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章重点和难点:意识形态,批判现实主义,多重决定论,政治无意识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概述第二节伊格尔顿《文学与历史》第三节卢卡契《批判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四节威廉姆斯《斯决定论》第五节詹明信《叙事是社会象征行为》第六节詹明信《语言的牢笼》第十一章精神分析批评本章重点和难点:本我/自我/超我,释梦,镜像阶段第一节精神分析批评概述第二节弗洛伊德《意识的结构》第三节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第四节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第五节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第六节特里林《弗洛伊德与文学》第七节拉康《镜子阶段》第十二章神话原型批评本章重点和难点:原型,集体无意识,《批评的剖析》第一节神话原型批评概述第二节荣格《主要原型》第三节荣格《集体无意识概念》第四节弗莱《文学原型》第十三章结构主义本章重点和难点:能指/所指,神话素,可写文本/可读文本第一节结构主义概述第二节索绪尔《语言符号的性质》第三节列维一斯特劳斯《神话的结构研究》第四节巴尔特《结构主义活动》第五节托多罗夫《诗学的定义》第十四章读者批评理论本章重点和难点:隐含读者,期待视野,阐释权威第一节读者批评理论概述第二节姚斯《文学史作为对文学理论的挑战》第三节伊瑟尔《阅读行为》第四节费希《为什么无人害怕沃尔夫冈·伊瑟尔?》第五节霍兰德《阅读和身份:一场精神分析的革命》第六节布莱希《批评阐释的主体特色》第十五章解构主义本章重点和难点:延异,解构修辞学,误读,逻各斯中心第一节解构主义概述第二节德里达《结构、符号、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第三节德里达《延异论》第四节米勒《作为寄主的批评家》第五节德比基《新批评与解构:诗歌教学中的两种态度》第六节艾布拉姆斯《解构的天使》第十六章女性主义本章重点和难点:双性同体,克里斯蒂娃,性别政治第一节女性主义概述第二节莫伊《性/文本政治》第三节萧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第四节萧瓦尔特《再现奥菲丽娅:女人、疯狂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的责任》第五节克里斯蒂娃《关于中国妇女》第十七章新历史主义本章重点和难点:知识/话语/权力,自我形塑,再现暴力第一节新历史主义概述第二节福柯《惩罚的结构》第三节格林布拉特《权力的即兴运作》第四节汤普金斯《情感的力量:<汤姆叔叔的小屋>和文学史的策略》第五节阿姆斯特朗、特林豪斯《再现暴力,或“西方是如何取胜的”》第十八章后殖民主义本章重点和难点:霸权,他者,再现,杂糅,属下第一节后殖民主义概述第二节葛兰西《狱中札记》第三节法农《黑皮肤,白面具》第四节赛义德《东方主义》第五节维斯万纳森《征服的面具:文学研究和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第十九章性别研究本章重点和难点:性取向,怪异论/酷儿理论第一节性别研究概述第二节布洛《同性恋性史》第三节杰戈斯《怪异论导言》第四节威蒂格《女人并非天生》第五节塞奇威克《壁橱认识论》第六节巴特勒《性别困扰》第二十章文化研究本章重点和难点:情感结构,《文化与社会》,布尔迪厄第一节文化研究概述第二节霍格特《有文化的作用》第三节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例》第四节威廉姆斯《文化研究的未来》第五节高迪内《迪斯尼乐园:一个乌托邦城市空间》第六节赖特《学校教科书中的种族主义》四、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1.张中载、赵国新:《西方古典文论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
北京:三联书店,1986。
4.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姚乃强:《西方经典文论选读》。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 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7. 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8. Abrams, M. H.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Beijing: Peking UP, 2004.9. Adams, Hazard, and Leroy Searle, eds.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3rd ed. Beijing:Peking UP, 2006.10. Adams, Hazard, and Leroy Searle, eds.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Tallahassee: UPof Florida, 1986.11. Culler, Jonathan . Literary Theory. Oxford: Oxford UP, 1997.12.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inneapolis: The U of MinnesotaP, 1996.13. Leitch, Vincent B. et al, eds. T 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2nd ed.New York: W. W. Norton, 2011.14. Seldon, Ramo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 2004.五、授课方式及课时安排。